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教案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上册静止和运动教案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7 18: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止和运动
课文名称
静止和运动
课时
1
使用意见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静止和运动。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小黑板
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谁是静止的,谁是运动的。
教师谈话,提出问题:课文中第一幅插图的物体哪些是静止的
,那些物体是运动的?(同桌角里看法)找5——8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开展激烈的争论),介绍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以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
生2: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两生说,其他同学参与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达成共识: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叫做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静止和运动。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汽车是--------。以座位为参照物,走向车门的人是-------。以座位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个正在走向车门的人是-------。以正在走向车门的人为参照物,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是-------。分组讨论3分钟。
活动过程设计
模拟实验,验证猜想。
模拟“乘客与行人”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5)
描述运动和静止A、讨论书中的插图师: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针对四幅插图,小组长提出问题,并组织同学讨论)生: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物体的运动状况就不同。B、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吗?师:强调指出: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一定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绝对运动的物体也是不存在的,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没有确定的参照物,你就不能判断物体是否是在运动。我们平常所说的“汽车在运动,汽车是静止的”都没有指明参照物,这是因为人们心里有个“惯性参照物”——地面,大家都习惯地以地面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回顾全课,评价总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略拓展延伸,动脑探究。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地球、月亮、同步卫星的运动情况。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