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7 18: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大有小、高低之分。
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锯条、小鼓、纸屑、课件
学生:水、小木棒、梳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生活切入导新课
老师有多媒体播放音乐,包括好听音乐和不好听噪音。
提问:听了以上的各种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动听的歌声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教师小结:既然声音有这么大的区别,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哪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生互动学新知
活动一:探究影响声音大小的因素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使物体发出的声音更响?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交流讨论并设计相应的验证实验
教师讲述:我给同学们设计了几个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实验一:将锯条放在桌面上,边缘伸出桌外,用一只手按在锯条上,保持锯条位置不变,另一只手用不同力度拨锯条,使锯条振动,仔细辨别声音并同时观察锯条的振动,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拨动力度
声音大小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音叉,观察乒乓球的振动幅度和听到的声音大小区别。
(用的力度越大,乒乓球弹的越高,声音越大)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声音的大小与所用的力度大小有关,用力越大,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用力越小,物体的振动越小,声音越小。
活动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教师讲述:声音不只是有大小之分,而且还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一:拨动锯条实验:把锯条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锯条四分之一长和四分之三伸出桌面边缘,用手按在锯条在桌面部分,拨动桌外部分,使其振动。注意的问题:拨动锯条的手的用力大小,要使锯条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
振动锯条长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
结论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实验,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讨论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教师总结: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生体振动的快慢,发生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活动三:了解听不见的声音
教师讲述:振动的能发出声音,但人耳的听觉是有一定的范围的。那么,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有哪些?(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相关知识)
教师总结:人耳能听到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当声音高于或低于人耳能听到声音频率就听不到声音了。
拓展应用:
课下调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超声波和次声波?
板书设计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的特点
: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
音调的高低:与发生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
次声波:低于20赫兹
教学反思:
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即使是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声音也有区别。在此基础上,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究声音的不同,以及引起这些不同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打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