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1.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亲历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注意保护植物,懂得珍爱生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观察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会记观察记录。
二、教学准备
活动前,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做好广泛交流,确定好探究的主要方向,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由于野外观察用时长,所以建议教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提早对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安全常识的教育,并事先选好野外观察地点,确保本次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由于本次活动是“植物的生活”单元的起始课,所以活动前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对植物世界进行长期探究的愿望,做好探究前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也要为自己做好活动前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观察用具的准备,力争和学生一起投入到这次观察活动中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究植物世界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安全。
为确保学生对植物世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建立植物角,并派专人予以管理,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植物的身体分哪些部分?”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但交流的重点不要放在获得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上。通过交流,学生对“植物的身体分哪些部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我们怎样研究它们?”,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
观察可以说是学生认识周围事物常用的方法,但对科学的观察方法,应该说学生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所以教师要借助“我们怎样研究它们”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将零散的观察经验整合在一起,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教材呈现的观察方法仅是一种提示,教学时,教师大可不必拘泥于此,要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从观察目的的确定,到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的选择,再到如何记录观察记录以及观察时的注意事项,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使学生对科学观察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利用测量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一方法,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观察活动。总之,这一活动一定要组织成真正的探究活动,不可蜻蜓点水,草草了事。
在野外观察前,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兴趣,自由组成观察小组,教师也可和学生共同组成观察小组。每个观察小组要事先做好分工,并依据不同分工,携带好相应的观察用具,以便野外观察时使用。同时要教育学生在野外观察时注意保护好植物,懂得要珍爱生命。
(二)活动二
野外观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给学生一次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亲身经历一次野外观察活动。不具备条件的城区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对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进行观察,还可以号召学生和家长组成观察小组,利用休息日,由家长带领,进行有目的的野外观察活动。切不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观察活动,也不要将有限的植物搬入教室,让学生进行一次室内观察活动。
在野外观察前,教师要慎重选择好观察地点,保证不同观察目的的学生找到合适的观察目标。由于野外观察学生比较分散,活动组织难度比较大,所以事先要分好观察小组,并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保证顺利完成观察任务。在具体的野外观察过程中,当学生的观察兴趣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临时改变原定观察方向和观察顺序的权力,只要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观察活动,就达到了这次观察的目的。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有困难的小组以帮助,帮助他们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为保证下一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督促每个小组做好分工,记好观察记录。在观察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能自觉保护植物。切忌有的小组因追求面面俱到而造成的观察不深入;更要防止观察目的不明确,活动没有实效。
(三)活动三
野外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回到班级,及时进行汇报交流。
在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观察记录汇报自己小组的收获,要给每个小组创造汇报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新发现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认可,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目的、观察方法、观察过程以及这次活动的感受,甚至反思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以及今后野外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
最后,在充分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植物的六大器官,初步了解某些器官的作用。
(四)自由活动
教师可按照教科书的活动指向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做一做”的活动,但具体的活动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选择;还可以完全放开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活动。如果因本次活动任务比较重,自由活动不能安排在课上进行,也可由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完成。
自我评价中设计的四项评价内容,可以结合课堂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自评、互评、集中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也可将自我评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体现评价活动的过程性。
(五)拓展活动
活动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进行长期观察,可以选择盆栽植物放在家中进行观察,也可以对教室里植物角中的植物进行长期观察,还可以选择校园里的一株植物进行观察,重点记录下它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养成对自然事物进行中、长期观察的习惯。植物的身体
课题
植物的身体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2、
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3、
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重点
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难点
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一、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幼儿思考1、
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将给大家听听。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2、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二、主动探究,自由建构1、
发现种子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那一部分?
一、7’
(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二15’(学生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提供植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签字人______
签字时间______
执教时间__8.27__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竹子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三、学生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评价。
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那一部分?四、拓展延伸同学们,知道了植物的组成部分。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
?
三10’四3’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
分层作业
AB:
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C:
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课后反思8、植物的身体
教材简析:本课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植物及植物体的各部分,掌握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养成写观察记录的习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2.技能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资料引用: 精品教案及教参
教具学具的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仙人掌、铁树、三色堇、王莲、肾蕨、蝴蝶兰、菟丝子、猪笼草)、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里或田野里采集植物标本)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回想一下你都见到过哪些植物?谁能尽量多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学生列举)教师随机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0000种左右)。同学们上面所列举的大多是绿色开花植物。其实像青苔、树挂、地衣……它们也是植物。世界上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教师可以随机利用课件展示搜集的一些特殊的、稀奇的植物图片。丰富学生对植物种类的认识。2、师:植物的种类繁多,但是它们的身体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们知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几部分构成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板书课题:8、植物的身体)二、猜想假设:让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对植物身体的构成进行猜想假设,并指名说。三、制定方案:1.教师引导: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用实验、观察、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上网等等诸多方法来研究,上节课我们到野外采集了植物标本,你觉得今天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比较好?2.学生回答:(指名说)3、师结:今天我们主要运用观察植物标本和植物图片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他方法,课下试一试,同时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四、实施方案:1、师出示凤仙花、苹果树的图片,以及学生采集的标本,提出问题:(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2)指名说各个部分的样子?(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并填写上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分组观察。五、展示交流:1、让各组的小组长上台用实物投影仪依次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对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六、拓展创新。1、教师补充材料: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有些成员的身体不是由6部分组成的。在这里教师搜集了一些个例。会走路的树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腰身一变,让整个身体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的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如果它又感到水分不足,住的不称心如意,它又继续的把起根来,再过旅游的生活了。卷柏就这样旅游着,有水就住下,无水就滚走,所以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游者”。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特殊植物。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板书设计:
8、植物的身体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练习设计:
一、填空:1、
植物的身体分(
)、(
)、(
)、(
)、(
)、(
)这几个部分。2、我们知道的世界珍稀植物有(
)、(
)、(
)
等。3、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
(
)
种。4、植物的种类很多,我认识的植物有:①树木(
)、(
)、(
);②花(
)、(
)、(
);③草(
)、(
)。二、小法官。1、到野外观察植物要注意爱护植物。
(
)2、凤仙花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
)3、所有的植物的身体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三、选择下列植物中,(1)我们食用的是它们根的是(
);(2)我们食用的是它们的茎的是(
);(3)我们食用的是它们的叶的是(
);(4)我们食用的是它们的花的是(
);(5)我们食用的是它们的果实的是(
);(6)食用的是它们的种子的是(
)。①地瓜
②萝卜
③藕
④蚕豆⑤芹菜
⑥西红柿
⑦黄瓜
⑧白菜
⑨金针菜
⑩花生三、生活中的科学。课外到野外观察植物,你怎样保护植物?(至少写出三种措施)参考答案:一、填空。
1.(根
)、(
茎
)、(
叶
)、(
花
)、(
果实
)、(
种子
)
2.
(水杉)、(木椰子)、(百岁兰)
3.
(
30多万
)4.
①树木(
桃树
)、(
苹果树
)、(
梨树
);②花(月季花
)、(凤仙花
)、(蝴蝶兰
);③草(
菟丝子
)、(
猪笼草
)。二、小法官。
1.
√
2.
√
3.
×三、选择。(1)①②;(2)③⑤;(3)⑧;(4)⑨;(5)⑥⑦;(6)④⑩四、生活中的科学。
答:1.不要随便损坏了植物。
2.想观察植物的叶时,不要乱摘植物的叶子,可以利用落
叶进行观察。3.观察根部时,可以用铲子将植物整株挖出,观察完毕后,要将植物重新栽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