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历史(理科)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历史(理科)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31 0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总理引张载此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了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关学是他在关中地区讲学而形形成的一个大的学派。比他稍晚的是程颢、程颐兄弟创立的洛学,(因是洛阳人而得名),再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了。关学和洛学是理学的学派之一,也是朱熹思想的先驱。
体会词语 蛮不讲理 天理何在
理所当然
天理难容 天理昭彰
同心同德
心领神会
心想事成
眼不见心不烦第3课 宋明理学[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江西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在此讲学湖南长沙的岳鹿书院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佛教兴盛一、魏晋隋唐时的儒学(背景)1、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魏晋南北朝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为何魏晋时期儒学受到挑战?1、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2、隋 “三教合归儒”;唐 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一、魏晋隋唐时的儒学(背景)儒学发展《三教图》(清·丁云鹏)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____、____儒 佛 道“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泰山名胜

红门宫“三教合归儒” 对儒学发展有何意义?儒学吸收佛、道精华,从而进一步确立儒学统治地位。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
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二、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1、理学由来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②宋代农业、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科技进步;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时代背景二、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3、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北宋南宋程 颐程 颢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二、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核心)“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格物致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理气论,心性论影响—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地位著作观点—蜚声海内外“二程”与朱熹的思想主张比较(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家观点4、影响 ②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二、宋朝的儒学:程朱理学三、陆王心学——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2、 陆九渊主要思想主张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既理也”;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3、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①、通过整治人心挽救封建统治;②、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的命题;③、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穷理只需反省内心“致良知”
“知行合一”主观唯心主义《赏花》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世界本原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父子关系》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德修养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五、如何评价宋明理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鲁迅作品《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的结局三人的诗句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操?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宋明理学的评价1、积极可取的之处——宋明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具有忧患意识。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注重气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④、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身体力行,自我约束,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方面: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②、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等等观念应该加以屏弃。一、产生背景二、理学创立程颢、程颐成熟朱 熹明朝王阳明三、影响(评价)宋明理学陆九渊发展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北宋南宋(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魏晋南北朝(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隋唐)(3)儒学体系的更新(两宋)本课知识结构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始创者练一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
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
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C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是:
A、朱熹 B、程颢、程颐
C、李贽 D、王阳明B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
A、理学 B、心性学
C、心学 D、理气论
C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A、本质上是相同的
B、内容上是相同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A课后练习:P15二、学习延伸(1)可取:
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可取: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第3课 宋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