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
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主义的概念humanism 哲学(philosophy)一词,起源于两个古希腊词语:“philo”(意为 “热爱”)和“sophia”(意为“智慧”)。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神自然人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依据对话内容,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
(2)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主要思想 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半费之讼 普罗泰戈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教他学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泰戈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
欧提勒士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学费。普罗泰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不管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学观点?参考答案:
①消极方面:世界上的价值标准由人制定,每个人的需要、兴趣、感觉不同,因而好坏优劣都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一切都是相对的。这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智者学派被人诟病为“诡辩学派”。
②积极方面: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议一议:二、“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专心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其言行大抵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录。他的主要观点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等。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1)探究课题:
(2)思想主张:
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
(人类及其坏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二、美德即知识隐士和熊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雷洛夫则用《熊与隐士》的寓言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
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思考比较 不同点:
(1)智者学派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2)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哲学,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 相同点:
把人类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前551-479年)(前469-399年) 比较:这两位享誉中西方的哲人他们的思想有哪些异同?1、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2、所处的时代特征也很相似
3、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4、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5、强调道德的价值
6、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相同点: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
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前5-前4世纪)
1、柏拉图Plato (427-347 B.C.)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其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十分重要影响。代表作《理想国》。(1)思想主张①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②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2)意义:
鼓舞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柏拉图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曾就学于雅典,学业精进,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聘为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广泛,大多已经散失,现存47部著作。他解剖过50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1)思想主张:①真理高于一切。
②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③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 “亚里士多德似乎是属于另一个时代,另一个民族和不同思想形式的人,他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不能用希腊人的视角去看代他,他即被他的崇拜者也被他的诽谤者所误解”。
——福各特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
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
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思想发展脉络小结:沉浸在由神话解释的世界关注周围的自然世界关注社会和人本身认识自己、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发扬人的理性精神 这种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古希腊的精神觉醒带给西方世界的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源泉!1.“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主要想说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论认识A练一练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上天神意的安排 B、人类的伦理道德
C、自然界的现象 D、法律规范和习俗B2.古代希腊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鼎盛
B、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反教会斗争的初步兴起
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A4.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C“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普罗泰戈拉上述材料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哪些思想主张?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