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层(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8 16: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大气层
【学习任务】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了解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感受用图表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的能力。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重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规律。
【器材】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展示】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
包围着,同时也使地球表面出现冷、暖、晴、雨等天气变化和风、霜、雪、雹等万千气象。大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固体杂质等物体组成的。
一、大气存在的重要性
大气的存在。
思考:你能举例说明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吗?
大气主要集中在
的高度内。
2.大气层的重要性。
思考:假如没有大气层,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A、
B、
C、
D、
二、大气的温度
讨论:观察P47图2-1,分析大气温度的分布规律。
思考:在离地面600Km高空的哈勃望远镜,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三、大气的分层及规律讨论:
观察P48图2-2,思考: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有什么特点?
1、人们在爬山过程中,爬得越高,感觉空气越来越凉爽,这是因为

结论: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变化,近地面随高度升高大气温度下降。
2、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
__-
之间。
★3、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

4、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的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




五层。
5、【读图】P47图2-1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填写下表
层序
大气层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1
对流层
0-12千米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总结:对流层与中间层变化相同: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平流层与暖层变化相同: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四、对流层
1.探究:对流是怎样形成的
经验回顾:1、在水中石头是会下沉,为何?(从密度角度考虑)
2、在水中塑料泡沫是会上浮,为何?(从密度角度考虑)
3、给水加热,水的密度如何变化?你怎么得出的?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会流动吗?
实验过程: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讨论:烧杯中的水会流动么?怎么才能观察到水的流动?
在烧杯底加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就可以观察到水的流动。
解释:受热处液体上升(为何?),两侧温度较低的地方液体下沉(为何?),即: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水的对流。
问题:空气会形成对流么?如何对流呢?
思考:如图甲所示,杯中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将熄灭;若是将一张纸插入杯中,如图乙所示,则发现蜡烛会一直燃烧下去。试做出解释。
生活中大气各处受热不同形成了如图所示
这些地方的气体会怎样运动呢?请在图中画出
1、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位于大气的

对流层在两极地区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地区厚度约
千米,
赤道地区增大到
千米。
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

、固体杂质。天气变化最复杂,对人类影响大,关系密切。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

2、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
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的空气呈
运动,
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3、讨论:
⑴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⑵北方城市住房中取暖用的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靠近地面的墙上?
⑶用冰块冷藏海鲜类食品时,为什么要将冰块放在海鲜上面?
4、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管中的酒精
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A、A处
B、B处
C、C处
D、D
5、对流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显著的
和充足的
,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它们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
6、利于飞行民航客机飞行的是
层,人造卫星多位于
层。
三、【当堂检测】
1.大气的温度呈
分布,在85km以上的高空温度呈
趋势。
2.根据大气的


等特点,我们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分别为





3.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依然存在的是(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4.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

A.平流层
B.暖层
C.对流层
D.中间层
5.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平流层
B.暖层
C.对流层
D.中间层
6、指出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地球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
D、没有白天和黑夜
8.
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是(
)
A、暖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外层
9.
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

A、1000千米
B、2000千米
C、3000千米
D、5000千米
10.民航客机的高空飞行时常位于
的大气层中(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在太空中看地球,她是一个美丽的蓝色天体,从行星际空间进入地球,要穿过厚厚的地球大气层,透过大气底层的云层,可以看到地壳表面的广阔的海洋,陆地上镶嵌着晶莹的冰川,珠玉般的湖泊和银带似的河流,它们是地球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郁郁葱葱的森林、草原和无数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生物圈,地球上除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层外,还有地壳、地壳以下的地幔、地核三个内部圈层,所以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各个圈层组成的球体,这些具有共同球心的同心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我们要了解地理环境,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学习组成地球的各个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许多的自然现象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还与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今天开始我们就学习地球自然环境的知识。大家知道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各个圈层组成的球体,在固体地球的外面还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这是地球圈层结构的最外层,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大家知道大气的存在,对于地球及人类的重要作用吗?
一、大气存在的重要意义
关于大气几个形象的比喻
1、大气是风云变换的大舞台-塑造了地表形态
2、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保护地球的“体温”
3、大气是地球生命的氧吧-提供了生命呼吸的气体
4、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吸收紫外线,(阻挡有害射线),使环境更安全、可靠
可以说,地球上没有大气,就没有今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更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的这些作用是与其组成、热力性质、运动状况密切相关的

大气的组成
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氮气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氧气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次要成分
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保温(吸收红外线)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生物避免杀伤
水汽
成云致雨的条件;保温(吸收红外线)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