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翠园中学2014-2015年下期高一(人教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圳市翠园中学2014-2015年下期高一(人教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21 0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翠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 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裨 (bì) 将 锋镝(dí) 混(hùn)淆 惊魂甫(fǔ)定
B.聒(guō)噪 估(gǔ)计 飒(sà)爽 同仇敌忾(kǎi)
C.洗涮(shuà) 渣滓(zǐ) 绚(xuàn)烂 立竿(gān)见影
D.逡(qūn)巡 辎(zī)重 狩(shòu)猎 掎(jǐ)角之势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人生的正道的。2·1·c·n·j·y
B.他刚被公司解雇,又出了车祸,真是祸起萧墙。
C.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D.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的生活。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1·世纪*教育网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出处:21教育名师】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21*cnjy*com
?
二、???? 本大题10小题,共47分。
课内文言文段阅读,4——7题。(15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天地四方,即天下。
B.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C. 非亢于九国之师也 亢:抵抗
D.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控制,统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河为池/因利乘便 B. 振长策而御宇内/序八州而朝同列
C.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D. 始皇之心/行军用兵之道
6. 下列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铸以为金人十二 B.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翻译下面句子。(各3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3分)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分)
课外文言文段阅读,8——11题。(15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止客宿,翼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曰:“然。”握手若平生欢,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生曰:“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适主人自外归 适 :恰好,适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
C.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 诣:请求    D.刺船而去     划,撑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先生不得已,乃曰 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
B.问所从来,语以故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   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
D.先生岂其人邪     因天寒,故坐其中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3分)
⑵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3分)
古代诗歌鉴赏,完成第12题。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奉济驿①重送严公②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①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②严公,即严武,宝应元年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
(1)诗的首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试分析尾联所抒发的情感。(4分)
默写,完成第13题。(7选5,10分)
13.默写。(每题两空,每空一分,7选5,共10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 ,则安之。
(3)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
(5)人非生而知之者,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三、???? 本大题6小题,共28分。
课内现代文段阅读,完成14——16题。(14分)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或(???),或(????)。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4.下列对第一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21cnjy.com
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腐败的东西。
15.对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文中“挑选”是如何体现的?(5分)
16.从文中看,作者认为“拿来”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在当今形势下,“拿来主义”仍然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拿呢?(6分)
?
课外现代文段阅读,完成17——19题。(14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21·cn·jy·com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www-2-1-cnjy-com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2-1-c-n-j-y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21*cnjy*com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来源:21cnj*y.co*m】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www.21-cn-jy.com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
18.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19.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6分)? 【版权所有:21教育】
?
四、???? 语言表达,完成20题,6分。
20.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四个句式基本整齐的句子:一方面要清楚地表达出漫画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另一方面要揭示出漫画的寓意。
?
?
?
翠园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1.D [A. 裨将(pí); B. 估计(gū); 同仇敌忾(kài)C.涮(shuàn)
2.C残羹冷炙,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A, “上行下效”,指跟着做坏事。贬义。B,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D,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3. D(A语意重复。“邂逅”与“相逢”在语意上重复。去掉“邂逅和”。B不合逻辑,“下降了九倍”不对,倍数不能下降。C句式杂糅,“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去掉“上”或改为“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4.C.亢:高,强
5.D(A介词,表凭借/介词,趁着;B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并列;C介词,把/连词,来;D结构助词,的)
6.B(A定后,C被动,D宾前,B,陈述句)
7.翻译下面句子。(各3分)
(1)(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彩那样聚集拢来,如同回声一样应和他,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云,像云彩一样,赢,担负。景,同“影”,每点1分,共3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因为不施行仁政从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宾语前置1分,异,变化,1分,大意1分)
8.C诣:到,前往。
9.B.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解析】A.副词,于是,就/原来是,表判断; C.哪里/什么;D.那,那个/它,代米桶。
10.B【解析】“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
11.(1)我一个农民,哪里知道吕处士是怎样一个人?(“安知”“为”“何如人”各1分)
(2)正赶上天降大雪,他站在人家门口,人没有理睬他的。(说明:值,正赶上,恰好1分,“人弗之顾”倒装1分,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我的同乡吕徽之先生,家在仙居万山之中,博学多才,能诗能文,问他问题没有他不知道的,但他却总是隐匿姓名,耕地打渔来养活自己。有一天,他拿着钱到一个富人家里买谷种,正赶上天降大雪,他站在人家门口,人没有理睬他的。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听到东阁里有人分韵做咏雪诗,一个人分到了“滕”字,苦苦吟咏没有完成。吕徽之不由得笑出了声。阁子里的那些有钱人的子弟听到外面有笑声,就派遣左右的人来诘问他。先生最初不说话,这些公子哥们更加疑惑,亲自出来见他,只见先生光着头穿着粗布衣服,布袜草鞋,就侮辱他,责问他笑的原因。先生不得已就说:“我的意思是就选滕王蛱蝶的事罢了。”众人才叹服,邀请先生入座。先生说:“我如此形象,如何能置身于你们这些公子之间?”众人坚持着邀请,先生于是进入房中。众人用“藤”“滕”二字请先生补足诗作。先生提笔写道:“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又请他粘“昙”字押韵作诗,先生又随笔写完,就出去了。众人挽留他,留不住。问他姓名,也不回答。众人都惊讶地说:“曾听说过吕处士的名字,想见他一面却不能,先生难道就是这个人吗?”先生回答说:“我一个农民,怎么能知道吕处士是怎样一个人。”众人优惠地送给他谷种,先生愤怒地说:“我怎么能收取不义之财!一定要用钱来买它!”撑着船离开了,众人派人远远地跟随在他的后面,道理偏僻遥远,派去的人记住了他的住所就返了回来。雪停了,前往拜访他,只看见一间茅草屋,家徒四壁。忽然发现装米的桶里有人,原来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因此坐在里面。众人试探着问吕徽之先生在什么地方,他的妻子回答说:“在溪上捕鱼呢。”众人才知道他真的就是吕徽之先生。到了那里,果然见到了他,把特地来问候答谢的事告诉给了他。先生隔着溪水对他们说:“诸位公子先到家里,我捕到鱼后,一定换来钱买酒请你们喝。”不多时,先生带着鱼和酒回来了,众人尽情欢饮后才散去。走到半道,天已黑了,不方便赶路,就暂时在一个露天的棚子里休憩,正赶上主人从外面回来,竟然曾见过面,问他们从哪里回来,他们就把缘故告诉给了他。主人高兴地说道:“吕先生原本也是我平常想要一见的人啊。”那人就让他们留下住宿,第二天早上,客人们道别。主人根据客人的踪迹来到吕先生的住处,可是先生已经搬走了。又一天,先生跟治中陈建中在路上相遇,治中赶着跛驴,当时还是一个布衣,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拔,就问道:“莫非是吕徽之先生吧?”回答说:“是的。您不是陈建中吗?”回答说:“是的。”两个人握着手,就像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欢欣,一起谈起驴的故事,吕先生问一件事,治中就回答一事,互相答问四十几件事,治中才中止。先生说:“我还记得某人写了某书,某人写了某传。”又说了三十几件事,治中非常敬重他。
12. (7分)
(1)①拟人。“青山空复情”一句,把无知无情的青山写成有情有意,似乎是要挡住严武的去路,多情地挽留,一如作者此时心情。抒发了诗人对严公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情感1分。)
(2)①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独”字见别离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残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②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答对一点2分)
13.(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5)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4. A 解析:“鸦片”喻文化遗产中有益也有害的部分。 15、“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1分)。鱼翅——使用,吃掉。鸦片——存放,供治病。烟枪、烟灯——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姨太太——走散。(具体做法各1分)
16、参考:①“拿来”的目的:“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即创新(2分)。
②“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1分)。③我们应该如何去拿:首先,“拿来”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只能当亡国奴,只能实行送去主义,是没有胆量“拿来”的。其次,“拿来”必须有用,要有选择地拿,不要抱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偏见,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我们要“拿来”的是高科技、先进经验,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第三,“拿来”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只有开放,才能扩大市场,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以及优秀的人才才会进来,为我所用,发挥效益。(3分。言之成理即可)
17.答B给3分. A项“贪恋安逸”不十分确切.C项,“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项,“但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人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 终于安全了。
18.(5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1分)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气氛。(2分)侧面表现人物恐惧痛苦的内心世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2分)
19.(6分)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2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2分)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2分)
20. (6分)答案:得低分垂头丧气好不凄惶,获高分满怀兴奋喜气洋洋,满分时趾高气扬脾气嚣张,唯分数论坏了教育的肚肠!
21.立意角度参考
立意一:否定这位同学的行为,认为他是“金钱至上”,淡漠友情。
立意二:肯定这位同学的行为,认为从小就应该培养“经济头脑”。
综合立意三,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认为这位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应该让纯净的校园染上铜臭味,但从小培养“经济头脑”的想法是正确的。
?
?
?
五、???? 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教育周刊》报道:某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将家里的图书带到教室出租给同学阅读,很快就挣了三十几元钱。对此,校内外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1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