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绮(qǐ)丽
蓦(mò)然
惩(chéng)
罚
玲珑剔(tī)透
B.缄(jiān)默
粗犷(kuàng)
黝(yǒu)黑
戛(jiá)然而止
C.两栖(qī)
抽噎(yē)
慰藉(
jiè)
奄奄(yān)一息
D.嫉妒(jìdù)
狩猎(shòuliè)
蓬蒿(pénghāo)
叱咤(chìchà)风云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久前,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代表们献计献策,勾画发展蓝图,真是大快人心。
B.深圳的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天虹商场的货架上鳞次栉比地摆满了各种物品,顾客们挑得眼花缭乱。
D.老王雅好书画,为了充实自己的收藏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不惜重金求购八大山人的画作。
3.
选出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D.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隐秘而质朴的情感,它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4.
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5.
请选出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中,描写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如藤野先生、阿长、孔乙己等,这些人物形象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都是春天的语言。”这个句子是一个复句;句中的“桃红柳绿”是并列短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1题)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3)
,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5)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花花草草是文人墨客笔下钟爱之物。《钱塘湖春行》中这样描写早春的花草:“
,
。”
《岳阳楼记》中这样描写水畔的花草:“
,
。”这些迷人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三、本大题共三篇阅读,计12小题,共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9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桓公①问管仲②曰:“王者何贵③ ”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④,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齐桓公:春秋诸侯,五霸之一。②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③贵:以……为贵。④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委而去之
(3)辅之则强
(4)
非之则危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9.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进行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13分)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张丽钧
①“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
②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③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④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友人随便点开一种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⑤“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
⑥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⑦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⑧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
⑨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10.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填空。(4分)
(1)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
(2)
;
(3)
;(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
11.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赏析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12.揣摩第⑧段划波浪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2分)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13.结合文章内容,品味文章题目的妙处。
(4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8题。(11分)
生之长与生之厚
彭瑞高
①人在世上,总想活得长些;大多数人,还求活得好些;少数人,更求活出精彩来。这就有了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②“长度”很简单,就是年龄、寿数,一个数量概念,没什么可多说的。而“厚度”,内涵就丰富了。人生观不同,“厚度”之解也不相同。一道“什么是精彩人生 ”的题不知会引出多少答案来。
③譬如从政的,有人认为“厚度”与官阶成正比,官越大,其生命厚度也越大;有的却认为,只有“政声”才能与“厚度”成正比,老百姓口碑越好,其生命厚度才越大。
④从商的,有人认为财富积累与“厚度”成正比,福布斯富豪榜上越靠前的,生命厚度越大;有的却认为,“商德”第一,商德越能滋润人心的,商人生命厚度才越大。
⑤从文的,有人认为“厚度”与著述成正比,著作等身的,当然比“著作等膝”的要厚。有的却认为不然,要看著述是否“传得开”,是否“留得下”;作品传得越广、留存越久,作者生命才越有厚度。以诗人而言,李杜光焰万丈,留下那么多千古名句,生命诚其厚;而乾隆写下打油诗无数,几无“留得下”之句,生命何其薄。
⑥据此看来,生命厚薄,其标准往往与百姓有关:遗爱民间越多,生命就越厚重,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
⑦既然这样,那么,生命的厚度与生命的长度是否有关呢 我认为,并无多大关系,只要活得有质量、有成果、有影响,活多活少无所谓。仍以文人为例,你看,王勃、李贺只活了二十六七岁,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等,都是绝世佳句,谁能说他们短暂的生命缺乏厚度呢?
⑧不过也有人质疑:什么“生命的厚度”,这都是你们闲人的标准,我们老百姓活着就是活着,没什么厚啊薄的;难道不写诗不出书,没有你们说的“厚度”,就不活了?更有人说,生活本没有那么多穷讲究,活得好、活得长,就是第一位的东西!
⑨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想引用前不久过世的俞吾金教授的一段心语。他享年66岁,在我们这个老龄之城,这是个令人惋惜的寿数。可俞教授他在诊断为脑瘤后,给自己的同学发去了这样一条微信——
⑩“生命的价值,常常不是以她的长度而是以她的厚度来衡量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这是与我同龄的哲人之言。我以为,这也是最接近真理的。(原文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5.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分)
16.第⑤段中加点的“然”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7.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1分)
18.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在下列两个选项中为第⑦段画线处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上并阐述理由。
(4分)
A、西汉的贾谊才活32岁,可他的《过秦论》胜过无数平庸之作,谁又能说贾谊的一生不够灿烂呢?
B、莫扎特只活了短短35年,可他作为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留下无数杰作,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我选择
项。(1分)理由是
。(3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根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完成19、20题,共4分
19.《水浒传》中,众梁山好汉聚众议事的聚义厅,在后来宋江做了梁山泊的寨主之后,改名为“
”;梁山上还立着一面杏黄大旗,上面写着
“
”
四个字。
20.最使他感到焦心和难受的事情是为什么刚一参加战斗,就被这群恶棍给逮住了呢?他恨自己不争气,现在可倒好了,像一只老鼠一样被关在铁笼子里。
当他坐在那儿刚刚闭上眼睛打瞌睡时,眼前浮现出母亲那张瘦削的、布满皱纹的脸,那双他从小就看惯的美丽而又慈祥的眼睛,仿佛她老人家此刻正以那种充满了深沉的母爱和忧伤怜爱的目光凝视着他,他的心突然感到一阵绞痛……
于是,他又猛然惊醒,聊以自慰地想到:
“多亏她老人家不在家,否则,她该多么难过呀!”
从窗口射进的光线照在地上,恰好形成一个灰色的长方块。
黑夜渐渐被赶走了,黎明的曙光已经来临了。
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五、本大题共1小题。写作40分,书写3分,共43分
21.命题作文: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有片草地我们曾走过/有朵小花我们还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曾经有过/有段往事我们还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都是心中永远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心中都有一支支永不磨灭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支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不超过900。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