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B
D
D
B
A
D
C
D
B
B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C
A
A
B
D
D
A
A
B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2分)
问题一:最高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分)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问题二: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
问题三: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2分)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问题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改革开放。(2分)
32.(12分)
问题一:建国初期,我国在人均钢产量和人均发电量上低于印度和美国;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3分)
问题二: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完成情况: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2分)
问题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分)
问题四: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1分)
问题五: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历史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
33.(16分)
问题一: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分)
问题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实行和平赎买政策。(1分)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2分)
问题三:思想: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分)
问题四: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远影响。(2分)
问题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