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六章 修辞手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六章 修辞手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1 0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六章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  
比喻,即打比方。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比喻词构成。例如: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聚集在一起”的“红红的火柴头”是本体,“在跳”的“一簇火焰”是喻体,比喻词是“像”。  
作用:运用比喻能够使叙述或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注意事项
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比喻要合乎情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这个比喻句从情感上看就很别扭。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拟人  
即把物当作人来描述,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夸张  
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缩小夸张。例如“心眼小得像针鼻儿”。③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注意事项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合理地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这个夸张就失真了。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排比  
即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以突出语意,加强语势等。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节奏感强,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对偶  
是指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6.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有意使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构重复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反复的类型:①接连反复。当中没有其他语句相隔,相同的语句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②间隔反复。相同的语句隔离开来反复出现,当中插入其他语句。如“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居十日,扁鹊复见”。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7.设问
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8.反问  
即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难点指津1.容易误判的非比喻句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是比喻句。多数情况,“像”“好像”“仿佛”是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推测)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龙潭溶洞。(表示举例)
难点指津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想象)
⑤他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表示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
⑥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表示相仿) 难点指津2.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在比喻句中,总是先把某种事物或道理比喻成另一种事物或道理,然后展开描写。而在拟人句中,常可省略比作人这一环节,直接赋予物以人的动作、心理、思想、神态等。  
例:孔雀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在展示她美丽的彩裙。(比喻)  
例:孔雀在高傲地展示她美丽的彩裙。(拟人)
难点指津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2)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难点指津
学习修辞手法知识,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手法,还应注意体会修辞手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