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真美》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夕阳西下时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释题。 
1.板书课题:23 夕阳真美 
2.出示投影片:按“太阳--云--山”的顺序观察,说说感受。 
3.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伏 
往 
经 
脸 
3.理解词语 
壮丽:雄壮和美丽。 
往下沉:朝下面落。 
4.指名读课文,正音。强调:“沉、染”都是前鼻音;“傍”的声母b,不是p;“烂”的声母是l不是n.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分析理解(一) 
1.第一节: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交待了什么?(时间、人物、事情)将“带”换成“跟”怎么说?(我跟爷爷奶奶去看日落。) 
四、指导书写 
余:第五笔是“竖钩”,不是“竖”,最后两点左右对称。 
脸:左窄右宽,上下齐平,第一笔是撇,不是竖。 
伏:左窄右宽,上下齐平。 
五、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听写课后第3题) 
二、分析理解(二) 
1. 第二节: 
(1) 抓“西斜”“刺眼”,(2) 结合看图,(3) 感受“连绵起伏的西山”,(4) 披上“夕阳的余辉”时的“壮丽”景象。 
(5) 结合插图理解“连绵起伏”、“壮丽”等词语的意思。 
(6) 听录音,(7) 体会意境。 
2.第三节: 
 (1)比较 太阳往下沉。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第二句具体一些,它说明太阳不是一下子落下去的,而是慢慢地沉落的)。 
 (2)“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一句是拟人句。 
3.第四节: 
 (1)“太阳的脸变得红了”说明了什么?(太阳很快就要下山了)。 
 (2)观察画面(出示投影片),认识“霞光”,理解“灿烂”。 
4.第五节: 
 (1)“爷爷满面红光”是哪里来的?(夕阳、霞光映照的。) 
 (2)“夕阳真美呀”表示爷爷什么样的心情?(表示对夕阳的喜爱的心情。) 
三、总结全文 
 课文经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 
四、当堂巩固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要求:
1.巩固复习词语。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指导朗读 
第二节:按“太阳--天空--西山”的顺序,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美景。 
第三节:拟人句语调要欢快,“黄色、红色、紫色……”省略号停顿要稍长,给人想象的余 地。 
第四节:抓住“更”“轻轻”“灿烂”读好本节。 
第五节:“真美”两个字重音轻读。 
二、指导背诵 
1.听录音,看图(投影片)欣赏。 
2. 按“西斜--下沉--走向西山的背后”的顺序理清文章层次。 
3. 试背。 
三、当堂巩固 
指名背诵课文。 
当堂达标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伏( ) 
往( ) 
经( ) 
脸( ) 
 2.比一比,再组词 
夕( ) 已( ) 伏( ) 往( ) 
西( ) 己( ) 犬( ) 住( ) 
3.造句 
已经—— 
轻轻地——
板书设计:
23 夕阳真美
 西斜 收起刺眼的光芒
 慢慢下沉 脸涨红
 西山背后 脸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