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送 婆 绿 邻 居 替 童 忘
3.理解词语。
词语 解词
邻居 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童年 儿童时代
难忘 很难忘记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送:“关”的最后一笔捺要短一些。
婆: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和“波”两端相平。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忘:“亡”只有三笔,不要在最后多加一点。
童:上下结构,上面小下面大,“立”的最后一横要长一些,“里”的最后两笔是橫。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送 婆 绿 邻 居 替 童 忘
二、分析理解。
1、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2、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3、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1教育网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 “……” 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1cnjy.com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要求: 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地提回了一只( )的蝈蝈,( )滋滋地送给了( )家的( )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 ),( )小溪流淌的( )。歌声会把您带回( ),相起往日( )的( )。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 )的蝈蝈,在我( )的时候,就让它( )我给您( )。
当堂达标练习:
1、组词。
送( ) 邻( )绿( )居( )
关您( )领( )录( )尾( )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 一只 我 绿色 送给 蝈蝈 的
想起 让 欢乐 婆婆 了 歌声 童年 的
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替我给您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