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墨江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九(
)班
号
姓名
成绩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2.
答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书写,在问卷上作答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2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4)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当有记者问到中美关系时,总理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人们要站立最高之处,不害怕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双眸,从这个高度来把握中美关系。(2分)
(5)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默写完整。(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休憩(qì)
吮吸(shǔn)
摇曳(yè)
潸然(shān)
B、黯然(yīn)
困厄(è)
震慑(shè)
栖身(xī)
C、甲胄(zhòu)
停滞(zhì)
狭隘(ài)
采撷(xié)
D、萦绕(yíng)
冥想(míng)
嗫嚅(niè)
迤逦(yǐ)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家》是一篇散文,篇名为“家”,可理解为作者对“家”的一种哲学思考。
B、《石缝间的生命》运用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C、《废墟的召唤》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更浩瀚的海洋》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七种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现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
B.万科老总王石的错误是,在不合适的时间表达出的慈善理念触及了公众的主流价值底线。
C.春节来临,很多人会带一家人外出远游过新年。出行时最好带上一些应急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D.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辛劳一生赚来的血汗钱化为子虚乌有。
5、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作修改。(3分)
江南的紫砂壶玲珑剔透,①令人拍案叫绝的泥人张的彩塑,他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弥足珍贵。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让人肃然起敬。我懂得了,②虽然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③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叫人侧目而视。
〈1〉请调整①句,使它与前一句结构协调一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修改②、③两个句子。
6.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B.但当涉猎/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及鲁肃过寻阳/
徐公何能及君也
D.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孙权劝学、吕蒙就学的效果从侧面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二是
“□□□□□”。(用原文填空)(2分)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孙权、吕蒙、鲁肃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B.本文叙事简略但裁剪精当。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如何长进的。
C.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学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沾沾自喜,趾高气扬的神态。
(二)东野稷驾马车(10分)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释:1:御:驾车
2:文:线条交错的图案、花纹。引申为绘画
3:钩:来回兜
11、解释词语:(2分)
(1)、进退中绳
(
)
(2)、其马力竭矣(
)
12、翻译句子:
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3分)
答:
13、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的停顿。(2分)
其
马
力
竭
矣
而
犹
求
焉
故
曰
败
14、读完了本文,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3分)
答:
(三)峭壁上的树(12分)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
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5、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2分)
17、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8、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9、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梨杨柳四种树。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写酸枣树有什么作用?(3分)
(四)春雨梨花(15分)
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一路风雨,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和悠然。“梨花一枝春带雨”,美倒是美,可那柔弱的梨花,能经得住几番风吹雨打 记得当年秋末,大丰收后销不出去的雪梨堆得像小山,压得人们心里透不过气来,梨农们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去年夏天,梨乡的朋友捎来一箱他们自己生产的雪梨汁,细细地品上一品,那甜丝丝和凉幽幽的浸润,又让人闻到了梨花的芬芳。我想,今年梨农们该不会为销梨发愁了吧。
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竟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车到梨乡,只见蒙蒙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他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飞舞着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20、本文的线索是:
。(2分)
21、品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
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梨花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2、文中第二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第五段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请试举一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4、如何理解“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这句话的含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5.按要求作文。
伫立窗前,眺望窗外。窗外有些什么?是阳光从树的缝隙中射下来的点点淅沥的阳光?是风和雨的歌舞剧?是左邻右舍互助互乐温馨点点的画面?还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陌生人的故事……
以“窗外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如:《窗外的童年》《窗外风雨声》《窗外,阳光灿烂》……)。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得抄袭。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四、附加题(10分)
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我的小木栅或围墙建筑好。
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何况筑完围墙,又有什么其他工作可做呢?至少我一时还没有想到要做其他什么事情,无非是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而已。这是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做的一件事。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所处的境遇和环境,并把每天的经历用笔详细地记录下来。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福与利:
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
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至饿死。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2分)
2.鲁滨逊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还做了其他事情,请联系全书的其他内容,选择你知道的两件事情简要概括出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鲁滨逊所列的“账单”中,你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墨江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详细答案)
一、基础知识(23分)
1、(10分,错、漏、多一个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为止。)
(1)酒酣胸胆尚开张(1分)
(2)病树前头万木春(1分)
(3)皓月千里,浮光跃金(2分)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分)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分)
2、B(2分)
3、B(2分)
4、
D(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2分)
5、
<1>①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1分)<2>
“虽然”改为
“即使”;
“侧目而视”改为“刮目相看”(2分)
6、示例: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每空1分,酌情给分,要求句式整齐,用词得当,中心明确)(4分)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12分)
7、B(3分)
8、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3分)
9、与蒙论议
结友而别(2分)
10、D(“趾高气扬”不妥,应为“颇为自得”
)(4分)
(二)(8分)
11、(1)
前进
(2)尽
(每词1分)(2分)
12、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2分)
13、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2分)
14
、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如果不认真把握这个限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2分)
[参考译文]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
(三)(12分)
15.酸枣树生长在峭崖壁缝上的一捧贫瘠的泥土中;受到风雨、云雾、霜雪、雷电的欺压。(2分)
16.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2分)
17.酸枣树的种子;故乡峭壁上的酸枣树;小酸枣。(3分)
18.酸枣树的成长经历。(2分)
19.衬托或对比;生命力顽强;不慕虚荣,甘于平淡的品格。(3分)
(四)(15分)
20、春雨中的梨花。(2分)
21、象征意义是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作者的情感是喜爱、赞美之情。(4分)
22、作者去梨乡的心情和内心的想法。(3分)
23、细节描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3分)
24、梨花以其自身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3分)
三、作文(50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四、附加题(10分)
1、鲁滨逊漂流记(1分);笛福(1分)。(2分)
2、示例:鲁滨逊在山岩下搭了一个帐篷,四周用木桩和缆索做成坚固的木栅环绕着。鲁滨逊寻找陶土,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但终于烧制成能够耐火烧水的陶器。(4分)
3、害与利都是相对的,再艰难的环境,只要怀着乐观的态度总能找到有利的因素。或者:凡事都应该一分为二地考虑,福与祸总是相辅相依的,只有从两个方面冷静分析,看问题才不会偏激,才不会自满自得或绝望无助。(言之成理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