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8 14:26:25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蒲柳人家
刘绍棠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能整体感知主要情节。
过程与方法:品析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外号以及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等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乡俗人情之美。1.注音:
擀( ) 剜( ) 唿( )哨
呱( )呱坠地 荣膺( ) 拗不过( )
2.释义:
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检查预习gǎnwānhūgūniùyīng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模模糊糊,不真切。形容盼望殷切。3.简介作家作品: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6岁发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叶圣陶先生将其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故而人称“神童作家”。《蒲柳人家》 是他的代表作,曾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合作研读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那几个人?各主要写哪些情节? 2. 跳读,思考下面问题。探究精读(1)知道“一丈青”的由来吗?为什么何满子的奶奶叫“一丈青”大娘?(2)知道“何大学问”的由来吗?为什么何满子的爷爷叫“何大学问”大娘?(3)三个主要人物中,请你说出最喜欢
谁,请陈述理由(性格形象+课文依据)。“一丈青”大娘的性格胆大泼辣、刚直不阿
热情豪爽、淳厚朴实 
口苦心甜、溺爱孙儿请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侠胆义肝,仗义疏财 慷慨豁达
淳厚朴实,赤诚相见
好说大话,喜戴高帽,爱讲排场, 摆阔气
何大学问的形象:请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
天真可爱
贪玩顽皮,野惯了,不喜拘束
爱听故事,记性好,过目不忘
何满子的形象:请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
拓展固读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2、“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一丈青大娘大闹码头的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4、如果你读过《水浒传》,你就会明白宋江、吴用、李逵为什么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与爷爷各有什么外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号?小结《蒲柳人家》曾引起广泛关注,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中朴实的农民,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是都是那么真实。生活是贫困的,但是精神是富足的;物质是匮乏的,但是感情是丰满的。作者通过这些风俗人情,写出贫苦农民的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扶危济困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作业布置仿照课文,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方法以及运用外号塑造人物的写法,写一个人物,要求形象鲜明。不少于200字。课件10张PPT。蒲柳人家
刘绍棠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生字词,能掌握音、义、形。
过程与方法:跳读课文,学习从古典小说和民俗中选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乡俗人情之美。1.注音:
擀( ) 剜( ) 唿( )哨
呱( )呱坠地 荣膺( ) 拗不过( )
2.释义,任选一个造句:
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字词检测3.文学常识检测:刘绍棠(1936~1997) 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6岁发表短篇小说《 》,叶圣陶先生将其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故而人称“ ”。《 》 是他的代表作,曾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优秀奖。合作研读1、默读课文,依次划出与民俗有关的内容。2、小组合作,给划出的内容归类。1、跳读课文,学习从民俗中选材的方法。探究精读(1)语言:A.民间口语:B.说唱艺术: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2)衣食住行:名词动词,具有民族特色。(3)精神心理:2、跳读课文,学习从古典小说中选材的方法。(1)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2)学会用典。拓展固读1、小结:2、写作:选材练习。A.从民俗角度选材:语言、精神思想、衣食住行B.从古典小说选材: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学会用典。(1)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2)描绘传统节日,要抓住民俗方面的相关名词、动词等。 练习示例 1、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
例:《王几何》《骆驼祥子》《李有才板话》2、描绘传统节日,要抓住民俗方面的相关名词、动词等。
例:茹志鹃的《百合花》对家乡中秋的回忆:
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 供一付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的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 作业布置积累民俗素材,刻画一个人,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600字记叙文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