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优质课件(38张ppt+朗诵音频+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优质课件(38张ppt+朗诵音频+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9 09:49:44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有一种目光
那么慈祥地照亮着我们
人生的方向
有一双手掌
那么温柔地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
有一副肩膀
再重的担子
也无怨无悔
一个人扛
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爹娘。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
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
我们爱妈妈!
困难中,妈妈是手杖;
黑暗中,妈妈是烛光;
幸福中,妈妈是微笑。
当我们长大,
妈妈,却老了!散 步莫怀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作者一家的浓浓深情。
一、检查预习——课前自学1.作者链接。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小说集有《大律师现实录》和《透支时代》。散文《散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和新加坡华文教材。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散步( ) 熬过( )
分歧( ) 一霎时( )
委屈( ) 水波粼粼( )
取决 两全 信服 sànáoqíshàqūlín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信服: 粼粼:
霎时:
分歧:
委屈:
各得其所:
两全:相信并佩服。短时间。(思想、意思等)不一致,有差别。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顾全双方。形容水、石明净1.齐读课文,走进文本,概括内容。(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找出文中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分歧由谁来解决?为什么?
(4)我是如何解决的?最后又为什么选择了走小路?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散步初春田野“我”、母亲、妻子和儿子根据上面的几个问题,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某人某时某地做某事,结果怎样) 作者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2.再读课文,段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散步)、地点(田野)、人物。
第二部分(2-7):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散步的环境、情趣、分歧的出现及化解,体现我的使命感。
第三部分(8):分歧解决后,散步愉快进行。3.文中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_ 家庭?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幸福、和睦
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解释词语并附古诗一首;
预习内容:
1.熟读课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2.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勾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4.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步莫
怀
戚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孙三代人的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却让我们看到了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心理顿生许多感慨。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2.感受作者一家的浓浓深情。培养我们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勇于承担责任的思想感情。
1.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故事,再读课文,分析文中“我、母亲、妻子和儿子的形象。 2.你觉得文中的奶奶幸福吗?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老人,你觉得他们幸福吗? 3.你的爷爷奶奶幸福吗?读了这篇课文,你准备为他们做什么呢?一、细读课文——感悟亲情美①“我”的形象。(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我”孝的段落或语句)善良孝顺②母亲的形象。善解人意,爱护小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段落和语句) ③妻子、儿子的形象。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妻子很贤惠,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
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备至,在她身上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文中的奶奶身边的老人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可爱聪明的小孙子;还有一个贤惠懂事的儿媳妇。幸福:他们的子女事业有成,孝敬老人。
不幸福:无人照顾,甚至被儿女当成累赘,内心的孤独无人体谅……1.文章哪几个段落写到了景物?并体会其作用?第4自然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自然段:菜花、桑树、鱼塘。二、品读课文——欣赏景色美环境描写的作用(练习册17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烘托气氛。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揭示或深化文章的主旨。答题模式:
写出了…环境的…特点,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第4自然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初春的景色,描绘了春天蓬勃的生机,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暗示了 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语言富有诗意,烘托出作者一家散步时幸福、祥和、欢乐的氛围。 描绘了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照应上文的“小路有意思”,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烘托出人物的性情(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渲染了一家人愉快、幸福、安宁的氛围。
第7自然段:菜花、桑树、鱼塘。三、深读课文——体会语言美1.语言赏析。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2)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挺”“熬”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对称。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4)怎样理解最后一句“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 表现了人到中年时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5)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四、合作探究——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作者抓住一件平常小事“散步”,反映祖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昭示中年人应该肩负起赡养老人、孝敬长辈,爱护儿女、教育幼辈的责任,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感情。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如:“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母亲改变注意“还是走小路”,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表现了这个幸福家庭的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深厚情感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情趣盎然、含义丰富、意在言外。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1.第一段中: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四个人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五、课堂检测——拓展延伸 不能。文章突出的是“敬老”,因而要按照从长到幼的顺序排列,而“我”作为联系全家人的主线,责任最大,最具重要性,因而把“我”放到了首位。
2.对于本文的主题,可以有哪些理解?(1)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气氛。
(2)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3)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4)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5)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3.请仿照划线句将文段补充完整。 我感恩大地,愿化为落叶,肥沃一方土地;我感恩天空,愿化为白云,装点一片天空;我感恩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恩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化为甘霖,滋润一树繁茂愿化为春风驱散一身疲惫仿写要求:修辞相同,句式一样,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感情基调一致。 六、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 七、总结反思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你从思想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生活实发表你的看法。 我们懂得了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营造幸福、美满、温馨的家庭。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生命,珍爱生活! 八、作业 学习了本文,你一定有万千感慨吧,请捧起你脑袋里思维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笔,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现在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散 步莫怀戚母亲(慈祥)儿子(聪明)爱幼尊老责 任“我”(孝顺)妻子(贤惠)尊老爱幼、互敬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