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之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31 09:3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孤独之旅
曹文轩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著有多种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2004年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作者简介  1、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品味表现主人公成长过程的心理描写。 ??????3、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的作
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4、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塑造坚强的人生。学习目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
着父亲去放鸭。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
风雨的情景。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重点研讨 朗读课文思考杜小康经历 “孤独之旅” 时经历了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
1.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感到茫然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感到害怕
3.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缓解恐慌
4.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依然恐慌
5.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感到孤独
6.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面对孤独
不再恐慌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 长大了,坚强了。 7.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长大 坚强心理变化过程: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荡时:芦荡安顿后:住段时间后:雨后天晴时:杜小康不成熟成 熟成


旅茫然 恐惧害怕 胆怯孤独 单调不再忽然地恐慌
坚强 长大合作探究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业 读书贵在感悟和联想,而作品贵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杜 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动,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试着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孤独之旅”,看谁写得真实感人。                    结合课文说说“孤独”的含义?(你觉得文中杜小康感受到那些方面的“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寂寞痛苦恐惧孤独磨难拓展延伸送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 —— 怀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