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3.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方式,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5.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所给材料,分析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学习过程】
【自学】填空:【课本P56-63】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_____省东南部、_____市及_____省杭(州)嘉(兴)湖(州)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和“丝绸之乡”。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北翼中心城市——_______。_______省省会,有“_______”的美誉;
(2)南翼中心城市——_______。
①_______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②号称“________”: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
③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________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探究】
探究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填右图
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探究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
读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经济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
(1)计算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总量,以及上海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2)找出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居前5位的城市;想一想,它们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苏、浙两省相邻,上海
市简称
。
(2)上海位于
平原,耕地类型以
(水田或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上海市东临
海,位于
(河流)入海口附近,陆上有发达的铁路网,水陆交通便利。
(4)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测评】一、单项选择题
1、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分布无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滨江临海的地理位置
C.矿产资源丰富
D.河网密集
2、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3、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四川盆地
4、上海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科学技术发达
5、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
D.很多地方是侨乡
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D.
.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二、双项选择题
7.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区域两翼的中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8.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这里人口稠密,以山地丘陵为主。
B.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C.这里海陆航空发达,发展经济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填空:
【合作探究】
1、①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②由黄金水道、铁路和公路,以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③对外开放的前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水量大,季节变化较大,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等。
【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6
CDDDAB
二、双项选择题
7——8
AD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