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与反思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于比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有关平
面图形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
大视为放大,由大到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的放大与缩小要求
每条对应边按相同的比来变化有很大差别。
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
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
讨论。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
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思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
行动手操作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来。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出示一张很小的图片把它进行放大,接着以图片形式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一环节以创设情景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物体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共同探究新知
???????????? 出示例4,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使学生知道: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让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教师用课件展示放大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长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个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画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之后让学生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到: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
?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不同的比进行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讨论。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1/3,1/4,1/2。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巩固拓展?
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九第2题,在“画一画”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画完后再及时让学生说根据什么来画,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这样学生在思考后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让学生形成技能,养成勤于思考、关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 (四)总结评价
????????????
按 2 : 1 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 原来的图形相比,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如果把放大后正方形的按1:3,长方形按 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画画看.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呢?按4: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3: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 =2 各边 扩大到原来的2倍
1:3=1/3 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3
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新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就本课而言,从简单图形开始,借助实物或计算机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图形放大和缩小后,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不变,对这一新内容,我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在前设计中尽力做到缩小学生的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
1、在课前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纸上有课本上例4的一组原图。在教学中既有学生的动手操作,又有电脑的动画演示,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2、在教学中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要求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积极主动投入活动中,和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3、拓展练习,形成能力。 1:3、2:1、1:4三个比既有放大也有缩小,在选择比时学生必须考虑如放大这个图形能不能在网格中画下;如缩小好不好画这些因素,要求学生能合理选择,正确操作。
不足之处:课后在练习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扩大与缩小出现失误,反思这堂课的深度还不够,应该注意练习的坡度,增加个别难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