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孙权劝学 同步导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孙权劝学 同步导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02 07: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孙权劝学
基础导练
理解探究
1、《孙权劝学》选自
,它是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肃遂辞蒙母。
③但当涉猎。
④及鲁肃过寻阳
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非复吴下阿蒙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合作释疑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5、本文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人物,还运用了
描写。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7.写出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课内精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②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2、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答案:
基础导练
理解探究
1、《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2、①当道,当权
②于是
③粗略地阅读④到了……的时候

3、①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②古时王侯的自称。③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④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合作释疑
4、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5、对话
侧面。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课内精读
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②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能力提升
拓展迁移
1、①迟、晚
②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③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