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用数位意识。
3.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步骤:
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无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
拿走_块
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
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让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4+5=19
1个十,4个一,加5个一等于1个十,9个一等于19。
2.
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每分钟。
3.
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每小组选其中一人进行游戏。
每小组各个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结果,也可老师告知。)
三、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法算式20道,看看是否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论。
2.
课内作业
3.
课外作业
四、总结:
今天你觉得学什么最有趣?搭积木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昨天我们又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同学们看卡片口算:
6+10=、5+3=、9–2=、8+10=、9+10=、6+3=
10+3=、2+7=、8–6=、10+7=、10+5=、10+1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搭积木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说)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搭积木。(板书课题)
(2)请你们用手中的积木玩积木增减游戏(采用猜剪刀、石头、布的方法),一边玩一边说:“再放(
)块或拿走(
)块。”
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再放(
)块
多
+
拿走(
)块
少
-
(3)下面按老师的要求摆积木:(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图意摆)
先摆13块积木,再放2块。
2、结合动手操作并根据所用积木的数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你们能根据刚才摆积木的过程提出数学问题吗?先想一想,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
(指学生说)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求一共摆了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3+2=
2、13加2等于多少呢?小组内互相研究一下该怎样算?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
3、试一试:
14+5=□
16+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教学20以内不退位的减法。
1、按书上图意摆积木,根据摆积木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研究计算方法。
3、试一试:
17–6=□
18–5=□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五、算一算:
1、电脑先出示“相碰的做加法”的四辆车。4辆车中两两相碰共有几种可能?你能得到哪些结果?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汇报。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电脑演示,随机出示算式和得数:
12+6=18
12+4=16
12+3=15
6+4=10
6+3=9
3+4=7
2、电脑再出示“相碰的做减法”的四辆车。(方法同加法)
六、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第1、2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卡片)
14+4=
13+5=
19–8=
15+4=
17–6=
12+7=
16–3=
19–3=
18–2–4=
10+5+2=
7+3+8=
5+5+6=
8+2+4=
10+8–2=
3、在○里填上“+”或“–”。
12○7=19
4○14=18
17○2=15
18○3=15
10○6=16
11○5=16
19○4=15
3○11=14
3○3+12=18
19
-
8○3=14
10○3=15○2
4、完成教材第71页第3题。
5、在○里填数,要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
七、回顾小结。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说说你们的收获吧!搭积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及用数位意识。
3.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
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发条。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式。
教学步骤:
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1.
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没目的的,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
多
+
拿走_块
少
-
2.
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呈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
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2)14+5=19
1个十,4个一,加5个一等于1个十,9个一等于19
2.
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每分钟。
3.
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
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
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要符合这节课的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
课内作业P71
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
,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题目,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3.
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