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教案: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教案: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05 22: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目
内容
课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准备
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
相关资料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让学生问绕两大问题思考即可。一是孩子对爱的理解的发展问题,二是父爱与母爱的特征及优缺点。
板书设计
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本质上:
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人生关系上:母亲代表自然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作用上: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信心。2.母爱和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积极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父爱:积极面: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教学反思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从哲学高度、理论上分析父爱、母爱,会给较少接触西方思维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的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也能引导他们把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显然是有助于提升他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对青春逆反期的孩子来说,这也能帮他们可能会遭遇爱情之前理性地认识爱,从而避免青春被爱撞了一下腰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