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新人教版同课异构教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新人教版同课异构教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05 10: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题
第六章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与密度,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物质属性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等,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学过程中拓展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好章节,也给教师自己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也为学生八年级下册的力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基本具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上来看,也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方式,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从学生身边的物理实际问题入手,再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还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
4
℃水的密度最大。
五、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推进新课一、密度与温度提出问题
从刚才同学们了解的现象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点评: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m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由于密度ρ=
V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学生分析。结论:由于ρ=
m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V思考讨论: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讨论总结: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提出问题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讨论交流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这种物质在一定温度时是喜欢“热缩冷胀”的。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1
kg水的体积:V=m/ρ=1
kg/1.0×103
kg/m3=1.0×103
m3-1
kg冰的体积:V冰=m/ρ冰=1
kg/0.9×103
kg/m3=1.1×103
m3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后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学生自学
课本120页下面到121页上面交流归纳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4
℃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提出问题
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交流归纳
学生读下图思考讨论并回答如图为冬天河水温度分布图。由于水的反常膨胀,在严寒冬天,河面封冻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呢!跟踪例题
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
℃时________;(3)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的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为________℃。X
k
B
1
.
c
o
m解析:图象中,横轴为温度轴,纵轴为体积轴。由图象可知,在AB段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BC段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答案:(1)温度升高,体积缩小
温度升高,体积变大(2)密度最大
(3)4二、密度与物质鉴别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教师引导
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课件展示例题)1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手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为10
mL(ρ银=10.5
g/cm3,1
cm3=1
mL)则:(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2)若是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银?解析:(1)已知该首饰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然后与银的密度相比较,若两者相等即为纯银的,否则不是纯银的;(2)已知首饰的体积和银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所需纯银的质量。答案:(1)该首饰的密度:m90
g33ρ=9
g/cm<10.5
g/cm,
V10
cm所以不是纯银做成的;(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m′=ρ银V=10.5
g/cm3×10
cm3=105
g。答案:(1)该首饰不是纯银的;(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为105
g。说明
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实现学以致用。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
六、练习及检测题
新学案93页课堂达标训练1—10题
七、作业设计
练习册51-52页必做题1-9题选做题10—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