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课件(2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课件(2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04 22:38:4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2课时)一、读图回答: 1、小河流向 方向。 2、沿公路由A到B是向 方向走。 3、沿公路由B到C是向 方向走。 二、读图填空: 1、B、C、D都在A的 方向,点C在点D的 方向。 2、点B在C的 方向,点D在B的 方向。 那有没有同学知道九寨沟距枣庄实际有多远?九寨沟位于枣庄的那个方向?活动一:比例尺:
1、实践测量与计算:
请同学们用直尺和卷尺分别测量出图上教室的长和宽以及实际教室的长和宽
拓展延伸:
(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2、定义:什么是比例尺?
1.若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是1:6000000,求两地实际距离?
5÷(1/6000000)=30000000cm=300km 2.若两地实际距离是200km,比例尺是1:2000000,
求两地图上距离?
200km=20000000cm
20000000×(1/2000000)=10cm
小贴士:
在计算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km cm 加5个“0”
cm km 去5个“0”在“京津唐地区”图上,量出北京至唐山的图上距离距离为 cm,计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km。 在“北京城区周边”图上,量出丰台至通州的图上距离是 cm,计算出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km; 3、表示方法:展示三幅地图,提问:这三副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比例尺越大 实地范围越小 反映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实地范围越大 反映的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选择:
1、图幅相同,用不同的比例尺绘制世界、中国的政区,比例尺最小的是 。
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面积、内容详略的关系如何?

图幅相同,
尺大地小详,尺小地大略活动二: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2、读图了解图例的设计来源。 绘出常用图例:
首都 洲界
国界 铁路
运河 水库
沙漠 公路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当堂达标】
1.(目标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 ( )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目标1)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目标2)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4.(目标2)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较大 
C.乙图所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D.乙图比例尺较小
5.(目标2)绘制某地区的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其规律一般是(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成反比
6.(目标2)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 
7.(目标3)在泰山旅游图上,有“ ”“玉皇顶”“1524”,其中属于图例的是( )                  
A. 1524   B.  C. 玉皇顶    D. 和1524
8.(目标1、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给此图配上图例。
2.图上出现的注记有 。
3.天津在北京的 方向。
4.若此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请量算北京市中心到天津市中心的实地距离。
【 课 题 】七上 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二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重点)
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并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难点)
3.通过“景物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图,了解图例和注记符号的含义,并能正确阅读、使用地图。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计算、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课本地图、课件;将学生分组,准备直尺、卷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练习与
导入
[练习导入]:
通过练习,考察学生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掌握情况。
衔接

过渡
测量与
计算
活动一:比例尺:
1、实践测量与计算:
①首先展示教室的平面图
请同学们用直尺和卷尺分别测量出图上教室的长和宽以及实际教室的长和宽。
②填空:


图上教室
2cm
1.2cm
实际教室
10m
6m
2、定义:什么是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没有单位?
③拓展延伸:
(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
(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合作测量)
1.学生分组测量出图上教室的长和宽和实际教室的长为和宽。
(填空计算)
2.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填空计算,请四名学生黑板计算。
10m=1000cm
比例尺=2÷1000
=1/500
3.学生根据计算说出比例尺的定义与公式
4.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
练习与
过渡
变式练习:
1.若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是1:6000000,求两地实际距离?
5÷(1/6000000)=30000000=300km
2.若两地实际距离是200km,比例尺是1:2000000,
求两地图上距离?
200km=20000000cm
20000000×(1/2000000)=10cm
3. 读图填空:
4.出示中国旅游图,引导学生计算九寨沟距枣庄实际距离,并辨别方位。
读图

转换
3、表示方法:展示三幅地图,提问:这三副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形式
示例
数字式
1:800 000 00(1/800 000 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
线段式
变式练习: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6000000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300km
通过读图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比例尺三种形式的互换方法。
比较

总结
5、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出示例题:
1、比较、、三个比例尺的大小。
2、以下三个比例尺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

② 1∶30000000
③ 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50km。
点拨: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先把它们换成数字式
议一议:在进行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时,应注意什么?
(比较计算)
1、学生比较后回答:
>>
2、①比例尺转化为
③比例尺转化为
3、①﹥③﹥②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方法:即先把它们换成数字式,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大。
读图

练习
多媒体展示“北京动物园”与“北京中心城区”两幅图:(图幅相同)
学生换算两图的比例尺:“北京动物园”的比例尺1∶13000
“北京中心城区”的比例尺1∶200000
师生总结:
项目
北京动物园
北京中心城区
比例尺的大小


实地范围的大小


内容的详略


比例尺越大 实地范围越小 反映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实地范围越大 反映的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选择:
1、图幅相同,用不同的比例尺绘制世界、中国的政区,比例尺最小的是 。
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面积、内容详略的关系如何?
难点突破:
某地 比例尺1:2 比例尺1:4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 ,内容越 。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 ,内容越 。
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比例尺,但是对于比例尺中各项具体表示的内容很容易混淆。图片展示直观形象,知识容量大,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衔接

过渡
同学们,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标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还必须得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和注记,它能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读图

思考
活动二:图例和注记:
1、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2、读图了解图例的设计来源。

3、图例和注记为何被称为“阅读地图的钥匙”?
4、找出北京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的?这种符号叫什么?
5、教师出示常用图例卡片,学生抢答。
(读图思考)
1、学生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定义。
2、学生了解图例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实际。
3、学生记忆常用图例,交流记忆方法,组内互相提问默写。
4、首都北京的图例变了,用 表示。
变式练习:
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加深对常用图例的理解和应用。
构建

梳理
回顾所学的《地球的自转》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记忆并互相提问,做到堂堂清、课课清。
课下迁移:
请同学们绘制一副我们学校平面地图,注意标明比例尺、方向、图例。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当堂达标】
1.(目标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 ( )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目标1)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目标2)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4.(目标2)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较大 
C.乙图所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D.乙图比例尺较小
5.(目标2)绘制某地区的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其规律一般是( )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成反比
6.(目标2)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 
7.(目标3)在泰山旅游图上,有“ ”“玉皇顶”“1524”,其中属于图例的是( )                  
A. 1524   B.  C. 玉皇顶    D. 和1524
8.(目标1、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给此图配上图例。
2.图上出现的注记有 。
3.天津在北京的 方向。
4.若此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请量算北京市中心到天津市中心的实地距离。
【教学反思】
地图是地理学习、地理研究的工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学生在生活中和地图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学习本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体现了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地图知识常用也比较抽象,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讲清楚是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从九寨沟距枣庄实际有多远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展示教室的平面图,请同学们用直尺和卷尺分别测量出图上教室和实际教室的长和宽,从感性知识入手,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计算、对比等方法,将理性认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通过不断练习、巩固、促进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面积、内容详略的关系如何?”时,采用画图举例,以某地采用1:2和1:4的比例尺相比较,以图释义,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地图知识和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