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2课时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比例尺 中学平面图食堂运动场教学楼办公楼树木升旗台厕所传达室校门学习目标
1.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重点)
2. 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见图例。 (重点) 任务一
1.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通过实例估算有关比例尺的图上或实地距离。
3.对比图幅相同的地图,得出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自主学习1
阅读课本P28-29,完成助学P26-27
学习过程:三、比例尺 1-4题。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计算已知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示例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1:800 000 00(1/800 000 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练习(1)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0 30 602.完成课本上P29的活动1: 20000比例尺大谁说的对?1:2000比例尺大√练习(2)1: 20000比例尺大谁说的对?<大小详略大小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小结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小,所示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任务二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见图例。自主学习2
阅读课本P30,完成助学P28
学习过程:四、图例和注记 6、7题。图例
---是地图上各种各样的符号。
注记
--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例:图例注记学会识别地图上常见的图例绘出常用图例公路水库地区界首 都沙漠运河山峰铁路首都长城沼泽ABCDEFG连连看当堂达标1
1.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地距离是1500米,该图比例尺为( )。
1/2000万 B. 1/2500万
C. 1/30000 D. 1/3500万
2.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山东地图 D.济南地图
3.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
A.1:2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C. D.1:2500000
当堂达标2
完成助学P28第1-5题。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
【课题】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 在地图上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
(重点)
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难点)
3.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地图、一体机、直尺纸片画笔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引入新课
展示:每个同学简单的在纸上画出班级前面的黑板轮廓。
问:我们班级的大小是固定的,我们画图的纸张大小是相同的,为什么同学们画得黑板图却有大有小呢?
缩小的程度不同,引出比例尺。
1、简单画出黑板轮廓。
2、展示图片。比较图片。
3、理解缩小的程度不同。
通过实际动手,身边的实例引入,学生有真实感。
第一层次
通过阅读地图,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问:还记得小学学的比例尺的公式吗?请学生说出比例尺公式。
1.什么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例:某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的意义是:
注意: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学生说出比例尺公式。
2、让学生明确比例尺是一个比值.
3分析: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000厘米,
3000000厘米即30000米,而30000米即30千米.
所以:1:3000000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让学生让学生懂得地图中比例尺的作用。
第二层次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看课本
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
①线段式:
②文字式: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③数字式:1:1000000
注意点:1、里面出现的数据单位要看清。
2、厘米、米、千米之间的换算,添0和去0,要注意。
1、了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2、会进行他们之间的互算。
了解表示方法。
第三层次
比例尺的应用,进行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练习:
在1:40000000地图上,1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多少?
注意:比例尺既能写成分数形式,也能写成比例形式.一般结果要写成比例形式
例 2若两地的实地距离是42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距离是多少?.
此类问题属于小学数学问题,简单学习一下就行。
例二解析: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60千米.要代表4200千米,
需要 420÷60=7(厘米)
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第四层次
比例尺大小和表示的范围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实例一:请看教材图,比较四幅地图的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说出范围的大小。进行排序。
(2)、看图说出每个图的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排序。
(3)、填出下表: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和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4)、得出结论。
教学实例二:
发给学生长和宽都是10厘米两张小的纸片。
在纸片上分别简单画出自己的一只手和自己的整个身体,(简要画出,节约时间)
说出自己在画出手和整个身体的时候分别用的比例尺。(就是把实物缩小多少倍)
显然手和整个身体相比,哪个范围大,哪个范围小。
比较单独画出的手和整个身体的手哪个详细?
练习1.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中国地图 B.枣庄地图
C.世界地图 D山东省地图
2、图幅大小相同,下列比例尺地图中,反映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 )
A.1:10000000 B.1:20000
C.1:2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说出范围的大小。进行排序。
看图说出每个图的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排序。
找出规律,总结规律。
得出结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简略
对于此问题,还有学生不理解,我们就进行动手实践。
教学实例二:学生很容易理解。以上的规律,比起死记硬背的好得多。
这部分是比例尺中的最高层次,让学生通过活动总结规律。学会运用。
利用实例二,学生动手,较易掌握。许多学生很长时间都能够不忘记。
分组活动
地图三要素之图例
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 ,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1.图例就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
除了图例以外,还需要一些文字、数字和地图符号相配合,用来说明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山高、水深等,这些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学生看书,看图片,分组说出各类的图例。知道许多图例都由实际演变而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 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公式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图例和注记
课堂练习:
1.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2.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地距离是1500米,该图比例尺为( )。
A. 1/2000万 B. 1/2500万 C. 1/30000 D. 1/3500万
3.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山东地图 D.枣庄地图
4.1m2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
A.1:500 B.1:50000 C.1:10000 D.1:150000
5.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
A.1:2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C. D.1:2500000
6.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 )。
A.1250 B.1250千米 C.250千米 D.750千米
7.下图为山东省轮廓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A图 B.B图 C. C图 D.D图
教学总结:
1.在对教材处理中,对于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只是复习练习一下就可以。重点放在了,对于比例尺的选取和比例尺与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上。
2、通过画出手和身体的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的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