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张PPT)
昼夜
昼夜平分
午太阳高度
向南
方向减
赤道
春分3月21日前后(共3张PPT)
A
B
B
C
A图
A
B
C
B图
A
B
C
C图(共1张PPT)
中国名师教育网校一多媒体素材一地理
清华同力为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
阳由
描圳计管【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逐步养成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够通过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理解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4.能开展地理观测、动手制作等活动。例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球仪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我们每年都放寒暑假,都经历春夏秋冬的变化,除了能感受到冷暖的不同,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外,还能够感觉到太阳升落时间、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呢?
观看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说出这些变化都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以学生的所知所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衔接与过渡
我们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的运动为自传,周期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那么,地球公转的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板块:我会观察。观察任务:学会正确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第一点、让地轴的北端指向我们假设的北极星;第二点、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第三点、地球公转轨道始终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观察体会
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动画
( 地球的公转动画.ppt ),提示学生要注意的三点。
观察演示,体会公转特点,并通过下图以明确。
降低了难度易于理解
第二板块:我会演示。演示任务:学会正确演示公转,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实验演示动手操作
演示:粉笔盒中间为太阳光源,直尺代表太阳光线,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球心。参照图1-4-2,移动地球仪,使其围绕“太阳”
自西向东缓慢移动,公转一周,观察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变化。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点时,使地球“停”下来,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然后完成下表。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引导学生在观察老师的演示后,两人一组利用手中材料自我探究演示。
观察演示,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两人一组,一人利用课本模拟光线(1、保持不动2、先演示春分时太阳直射),另一人利用地球仪模拟公转,注意保持地轴方向不变。
将知识点引导学生动手演示,直观形象。
小结
在利用好上两幅表格基础上,利用下图形象的归纳直射点移动规律:
衔接与过渡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知道了阳光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那么,是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
观察体会
指导分组观察
分成两组,每组都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暗色的背景的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纸板.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纸板,比较哪块光斑亮,哪块光斑大.然后思考:在单位面积上,是直射时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时获得的热量多
小结
第三板块:我会描述。描述任务:明白产生四季的原因
观察描述
引导学生结合动画中二分二至点情况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二分二至点情况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的变化.ppt )边观察,边谈论思考并描述四季的特点。
观察、研讨思考、描述。
学以致用
今天是x月x日,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中哪个节气之间了?再过3个月我们将迎来冬至,请在以下图中
( 学以致用用图.ppt )选择并说明枣庄冬至日具体情况。
读图,思考,描述。
拓展思维,巩固所学
假设探索
假如地球公转时地轴不倾斜,是否有四季的变化。
模拟演示探索真相。
小结
地球的公转引起了地球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衔接与过渡
通过以上我们的努力,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纬度不同冷热有差别,现在让我们根据所学来认识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观察描述
引导学生通过有关“地球五带
( 五带的划分.ppt )”多媒体观察描述
观察、思考、讨论并描述。
当堂达标
1、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2、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
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
读图填空:(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_________。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在
__________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
(3)当地球公转到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点时,枣庄昼夜等长,这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
上。
(4)当地球从C点公转到D点时,北京的昼长如何变化
。
(5)我们欢度元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_______
点与
______
点之间。
3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时安排为1课时,但知识点多,有一定难度,不易理解。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加强:一是在积极使用多媒体动画以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演示;二是加强学生的自学合作及观察描述,从学生的描述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共3张PPT)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
23.5°N
23.5°S
66.5°N
66.5°S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N
90°S
南
极
圈
南
回
归
线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0
23.5°N
23.5°S
66.5°N
66.5°S
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90°N
90°S
热
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北温带
赤
道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热
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北温带
南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