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 地球的公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4 地球的公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05 10: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七上
第一单元第4课
地球的公转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能力。
能准确说出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明确地球公转产生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几个节气及每个节气的特点。(重点)
通过分组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用科学准确的的语言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如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等(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教师演示1个,学生操作用几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图片,
思考:为什么四季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观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
教师解读、强调关键点
观看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看完后,注意听老师的解读
,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内容
我会演示
教师利用地球仪和自制的支架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指导学生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与实验记录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中心
;方向
;周期
;公转特征

【结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种运动叫作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通过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观察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
过渡衔接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而且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产生的四个特殊的点。
我会观察
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正确方式演示地球公转,让地球仪停在我国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注意观察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四季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8页图到20页第一自然段,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完成表格。
完成表格:节气日期直射昼夜季节月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
教师强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观察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太阳光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并导致了四个节气。那么,地球的公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呢
过渡
通过刚才对四季的变化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季节太阳光照不同,所以获得的热量也不同,导致了四季分明的特征。
那么,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获得的光热有多有少,会产生什么样的景象呢
我会描述
【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名称分界线特点
学生观图思考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问题
探究
假设地球不是倾斜着公转,而是直立着公转,是否还会产生四季的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收集有关地球公转的知识,合作探究、互相交流问题。
开拓视野,丰富地理知识,
构建与梳理
第4课
地球的公转公转的特点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约
天)公转特征:地轴是
的,其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地理意义的变化与更替在地球表面产生五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通过知识建构,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梳理与巩固
当堂达标
师生共同处理助学P10-11“当堂达标”
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优点的主要是:分组实验演示运用恰到好处,通过分组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运用地球仪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二分而至的四个节气易混,一定要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