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唱歌及正确地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
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教学难点:
长音的保持。
教学手段:
讨论法、视唱法。
教材分析:
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 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21cnjy.com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各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21·cn·jy·com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www.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欢迎大家到蒙古包做客。(大屏幕显示:蒙古草原风情图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长期生活着一个古老民族――蒙古族,他们分成许多部,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蒙古族又是个善战的民族,嘎达梅林就是蒙古族历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2、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二)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歌名《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
1、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2、跟琴视唱1、2段歌词。(注意长音唱够拍)
3、视唱3段,注意换气的地方唱得要准确。
4、视唱4段,分析有几个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
5、完整演唱歌曲。
6、听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组讨论,介绍有关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共分5个组,课前每个组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内容,并制作成课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电脑前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
一组:内蒙古的风光片。
二组:蒙古族是怎样待客的?并表演。
三组:蒙古族的服饰及生活习惯。
四组:蒙古族的音乐(歌曲、乐曲、乐器、音乐家等)、舞蹈。(带动全班学生跳蒙族舞蹈。)
五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动(那达慕会等)(介绍完后,一个学生演奏古筝曲《喜奔那达慕》)。
(四)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达梅林》吧!
(五)口风琴齐奏《嘎达梅林》。
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21教育网
学吹竖笛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竖笛,变“要我吹”到“我要吹”。 21cnjy.com
2、了解音乐源自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探索音乐,用音乐表现生活。
3、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吐奏吹奏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殿堂,今天我们将会继续快乐的音乐之旅。不知音乐小使者今天又会带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使者:同学们,你们好啊,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将会带大家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可是呀,想到那里必须先完成几个小任务,什么任务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录像片段,请大家在影片中找答案。 21教育网
二、欣赏影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影片,你们猜出小使者要我们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了吗?
师:原来,音乐小使者看见我们学校竖笛队的哥哥姐姐们这么棒,想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吹竖笛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小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吧。 21·cn·jy·com
三、新课教学:
以完成音乐小使者的任务为线索,进行竖笛教学。
1、任务一:复习学习过的“5”、“6”、“7”三个音。
(1)竖笛练习“5”、“6”、“7”三个音的指法。
(2)竖笛练习“5”、“6”、“7”三个音的吐奏。
(3)随钢琴走音阶。
2、任务二:“猜一猜”游戏。
猜一猜老师所吹奏的是什么旋律,并用竖笛模仿出来。
3、任务三:学习吹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4、任务四:用竖笛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四、小结:
同学们,在音乐之旅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就像今天的快乐农场,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竖笛的乐趣。
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随乐表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大胆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好听的旋律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虽然我们对过去充满了留恋,但心里还是想快快长大的。怎样才能长大呢?我们来听一听小树和蓝天的对话就知道了!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小树的成长需要什么?——聆听歌曲第一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谁能来说一说,小树的成长需要什么?(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如果学生想不起来,师再唱一遍,说明刚才大家听的还不够仔细,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听清楚了,怎样才能长大?21教育网
3、非常正确,说明你听的很仔细很认真,掌声鼓励一下!(生一边说,师一边写在黑板上。)
4、谁能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呢?
(1)恩,这个名字不错,有创意。
(2)“这样就会长大”。这个名字也不错,但是如果用一个反问的语气我想会更好!
(3)这个名字不错,就这个吧!书中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我怎样长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我怎样长大》,引出课题。21cnjy.com
5、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么样的?(反复记号)
6、刚才你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给你点提示,你可以从情绪的变化来分。师范唱一段。
第一段活泼,欢快的;第二段抒情,悠扬的。
7、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来唱一唱第一部分,小树在问蓝天,我们把问的语气给唱出来,我给你们一个前奏。——歌曲处理。21·cn·jy·com
8、蓝天怎么回答的呢?我请这边的同学把低声部的旋律来唱一下。(填歌词唱低声部。)
解决问题,你们觉得他们唱的怎么样?哪里唱的好,哪里唱的不好?
9、我希望你们高声部能把他们唱的不足的地方改过来,唱的更好。(填歌词唱高声部。)
10、恩,还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但是是你们心里面唱,我弹你们声部的旋律,你们听各自的旋律,心里面唱。2·1·c·n·j·y
11、我们合起来再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肯定比刚才要好。
12、歌曲这样就结束了吗?唱出了对未来的向往,希望自己迫切长大的心情。
低声部,你们的旋律是1——2——3——3——3——3——最后一个是几拍,对了,四个小节每小节三拍一共是12拍,我们可以用循环呼吸来唱。www.21-cn-jy.com
高声部的旋律是3——4——5——5——5——5——
四、完整唱
1、我们跟音乐轻轻的来唱一唱,注意你们各自的旋律,一边唱一边把拍子打起来。
2、带上你们的感情,我们跟着伴奏带唱。
五、拓展
1、小树是这样长大的,那我们怎样才能长大呢?谁能来说一说?
2、让我们伴着美好的音乐将自己的感受和心愿用一句话写在卡片上,挂在这棵成长树上。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的成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六、教学反思
通过音节训练和试唱训练提高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歌曲,了解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从中受到情绪的感染,接受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认识和分析歌曲叙事的方式。
3.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较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并演唱歌曲,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2.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多段歌词连贯地聆听和记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英雄的故事。
欣赏《英雄儿女》视频片段。
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二、欣赏歌曲
1.师:同学们知道吗?音乐也能给我们讲述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聆听音乐中的故事。
教师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音频,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谈一谈感受。
师:大家听得真投入,我们都被歌曲深深地打动了,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叙事歌曲,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革命小英雄的故事。
2.请同学讲述这个故事。
师:歌曲用七段歌词讲述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由于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情节扣人心弦,不但不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反而让人感到回味无穷。老师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接下来老师弹弹这首歌曲的旋律,同学们感受音乐的美,心中缅怀革命小烈士的崇高品质。
三、歌曲演唱
(一)学唱旋律
教师出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曲谱。
1.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哼唱。
2.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再次哼唱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起伏变化)
(二)学唱歌词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2.学生演唱歌词。
教学要求:在演唱歌曲时,要注意有气息支持,声音连贯。
3.教师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学生分小组设计歌曲演唱形式(领唱、齐唱、配乐朗诵)。
例:
(1)领唱与齐唱的结合(一、二、五、六段为领唱,三、四、七段为齐唱)。
(2)可老师领唱,学生齐唱,进行分工合作。
(3)学生分组接唱。
2.学生可分组进行比赛,教师评价。
3.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动画。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被王二小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最后在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雨花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2、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能正确演唱前倚音。www.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把握好相似乐句,休止符的演唱与运用,以情感为线,以感受音乐形象为主,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2·1·c·n·j·y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石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出发!(南京雨花台图片)这里就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刚才我们通过镜头所看到的画面就是雨花台美丽的瞬间,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 21cnjy.com
二、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
同学们,革命先烈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化作一颗颗美丽的雨花石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两颗漂亮的雨花石,请听……老师刚才用雨花石敲的就是这条节奏,(出示节奏课件)你会吗?请拿出你们的雨花石,学老师敲敲这条节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4 X X X X X XOX X X—
(指出休止符的地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处理难点:
1=c 2/4
6 3 6 545 3 0 203 321 2—
静静地躺 在 泥土 之 中。
(1)教师弹唱示范,学生学唱。
(2)指出休止符处,学生跟琴声唱。
请仔细听老师弹唱下边这句旋律,跟我们刚才唱的这句在音高上有什么区别?
1 6 2 176 5 0 403 2312 5—
深深地埋 在 泥土 之 中。
跟着琴声学一学。
师:孩子们,无数的雨花石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请听,雨花石的心愿是什么?(教师弹唱)……你知道雨花石的心愿吗?21教育网
(3)看到歌曲的第一乐段,在这一个乐段中,又出现了一种装饰音,是用一个小音符表示的,写在需要装饰的音的左上方,你找到它了吗?我们把它提出来(出示课件),它的名字叫前倚音,它和上波音有着一样的本领,也能够把旋律装饰得更加好听,也难怪,它们都是装饰音嘛!我们把它放到旋律中来唱一唱。(教师唱两种,让学生分辨。)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出示第一乐段课件)
(1)学生跟老师的声音和琴声哼唱。
(2)小声跟琴声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大声跟琴声唱。
学生深情演唱第一乐段。
4、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先听老师唱一遍,然后请你说说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确定情绪:激动,激昂);
(2)学生跟教师声音和琴声小声唱;
(3)学生跟琴声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学生带着激动的情绪演唱,教师唱结束句;
(5)学生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带着深情、激动的情绪完整演唱;
(7)分形式唱(女生前两句,男生后两句,齐唱第二乐段,结束句)。
三、拓展
学生分组选择不同主题创作“英雄人物”造型,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既是自主与合作方式的体现,也是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和集体性音乐表演的高度统一。同时,同学们认真创编表演的造型,也激励着他们学习英雄人物“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崇高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小结
师:“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旋律,记住雨花石美好的心愿,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做一名像雨花石一样无私奉献的好孩子!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