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教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教案(打包4套)(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05 00:01:14

文档简介

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学习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2.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预防与吸收有关的疾病。3.通过讨论和交流,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教学难点
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主要教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PPT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消化系统的组成。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消化主要场所在哪里?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小肠的结构(2)学生观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
观察、思考、回答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学生观察。(2)讨论: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该出恰当的评价
比较大肠和小肠的结构特点,理解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归纳总结
(略)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强化新知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2.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二)1.小肠适合吸收的结构特点
2.吸收的定义3.消化道吸收部位吸收
教学反思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课题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5.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6.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
(1)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
主要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PPT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⒈据调查,我国中学生中有29%的人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食品。但专家指出,洋快餐是导致人们发胖并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你知道专家为什么这么说?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请同学们思考:(1)我们常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来自哪些生物,都有哪些作用?2.板书本节课题: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引发思考,激发求知欲
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1.各学习小组分别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教材“资料分析”的表格中。2.各学习小组讨论:(1)你们组所确定的1-2种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那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呢?(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关系?(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什么?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课本中的资料,查阅附表以及阅读第22页课文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各学习小组分组实验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您想想能够通过实验来测定吗?2.看教材P23页中的插图。⑴阅读插图在小组内讨论,提出本小组想探究的问题:(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⑵并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3.各小组对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4.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5.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结果。【展示交流,释疑解惑】【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是否相同?2.各个实验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数据。比较得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不同。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3.如果,误差大的,要求组内进行反思,与其他组对比查找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不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自然也会有区别。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误差出现的原因。
食物中哪些不含有能量,但对身体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中还有哪些不含有能量,但对身体也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呢?2.为什么水分对我们这么重要呢?3.要保证健康生活,只是多喝补充水分可不够。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奇怪的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4.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不良或患病。(1)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会分别患哪些疾病?(2)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可以预防或治好所患疾病?【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了解水作为生命之源的作用,知道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的作用和缺乏时的症状、从哪些食物中获得。
归纳总结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每一种物质的作用?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症?食物来源?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糖类、脂肪、蛋白质: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脂肪——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3.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二、探究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三、水和无机盐1.水——细胞的主要成分,运输物质 2.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四、维生素——种类多,需要量很小,作用不可替代。
教学反思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备课人
教学目标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重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主要教法
讲述、探究、实验
教学媒体
PPT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人体内有没有这些成分?3.人体内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哪里来的?4.食物中的这六种营养成分与人体内的这些成分一样吗?是不是我们吃了猪肉,人体就长了猪肉?5.食物中的这些成分知识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
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探究活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引入:人体是如何来完成消化和吸收作用的?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个结构是什么?口腔中有哪些结构?它们各自具有哪些功能?食物在口腔中是否只是变小了?有没有其他变化?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P30,制定实验计划与实验步骤。探究结果和结论。演示胆汁的乳化作用。介绍消化的概念,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概念,用笔作上记号。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哪些器官里有消化腺?作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回答分组实验、记录、分析、归纳理解消化的概念以及消化的过程。
归纳总结
(略)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消化和吸收一、食物的消化1.探究活动2.消化的概念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反思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题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重点
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主要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1.提问:你们今天吃早餐了吗?吃过的同学举手?2.提问:你们今天有没有吃过方便面当早餐?
自由发言,交流对方便面的看法
不合理营养
1.讲解:不合理营养的两种后果: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2.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主人公属于哪种情况。
观察思考,判断判断图片中的主人公属于哪种情况。
合理营养
概念
1.提问:什么是合理营养?2.讲解:合理营养的内涵。
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对合理营养的看法。
建议
1.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否能做到合理营养?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
观察图片中的主人公的做法,结合课本归纳出做到合理营养原则。
平衡膳食宝塔
1.多媒体:展示《平衡膳食宝塔》挂图,提问学生每层分别代表着什么食物?2.提问:为什么营养学家将宝塔设计为宝塔形而不是长方形?3.贴图游戏: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将相应的食物贴到宝塔中相应的位置,看谁贴得最快。
通过观察平衡膳食宝塔图,使学生能够结合海南本土情况,主动提出合理营养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设计食谱
.多媒体:展示食谱设计原则。2.指导学生分组,两人一组探讨完成课前分发的《食谱设计表》2.在3分钟内,巡视并指导学生,并在黑板上画出2个食谱设计表。3.请两组学生上讲台将设计好的食谱抄在黑板上,并讲解设计理由。
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关于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学会合理安排饮食。
不安全食品
1.
多媒体:展示二中小卖部的图片,提问:知道这是哪嘛?你们今天去这个小卖部买过东西没?有没有买过牛肉帮这种食品?2.播放视屏片段,引起学生对关于不安全食品的探讨。
了解不安全食品的制作过程,引起对你安全食品的关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辨别安全食品
多媒体展示以下几组图片,指导学生完成讨论。情景一:怎样选购包装类产品?情景二:怎样购买猪肉?情景三:怎样购买鱼类?情景四:怎样挑选蔬菜?情景五:应选择怎样的环境去存放或烹饪食物?
通过自主发言交流,学会安全食品的判断方法。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要做到合理营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采取怎样的措施?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一、不合理营养营养过剩、营养不良二、合理营养概念:全面、平衡做法:科学的设计食谱,
挑选安全食品,维持厨房干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