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单元质量评估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单元质量评估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05 10: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评估(四)
第四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
A.《石氏星表》
B.近代经典力学体系
C.量子力学
D.狭义相对论
3.古代欧洲人一直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当成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后,也一度被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相对论出现后,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难题。这说明(  )
A.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会否定更多的真理
B.社会不断进步,自然科学理论也不断进步
C.人类永远无法找到真理
D.经典力学体系已经过时,被彻底抛弃
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索尔·珀尔马特等人通过对超新星进行系统的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项成就主要验证了(  )
A.相对论
B.经典力学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5.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网络信息技术
6.(2013·衡阳高二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文艺复兴以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下列成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②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④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7.1859年11月24日,伦敦众多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之,诬蔑它“亵渎神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圣经》
D.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
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9.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达尔文和牛顿都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10.19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以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11.美国国防部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C.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12.“XX
Style”“hol
( http: / / www.21cnjy.com )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13.《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14.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15.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2分,第17题18分,共40分)
16.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大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眼烟云”。
——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
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1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请回答:
(1)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瓦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10分)
(2)结合环境史观理论,谈谈你对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牛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经典力学。解题首先分析材料,结合“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再依据时间和所学知识判断,反映的是牛顿力学体系,故正确答案选B。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叙述的是潮汐现象,是由地球的引力所致。近代经典力学体系,包含了万有引力定律,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从而促进自然科学理论也不断进步。
4.【解析】选A。材料中涉及的宇宙膨
( http: / / www.21cnjy.com )胀理论主要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经典力学主要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难以解释宇宙膨胀问题;生物进化论与其无关;量子论主要是研究微观世界的。
5.【解析】选B。相对论为原子弹的成功制造提供了科学理论的依据。故B正确。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实的能力。1687年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1769年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59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7.【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这本书违背了宗教的基本观点,所以C可以排除。根据所学知识,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在书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人是自然界不断进化的结果。
8.【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迁移能力。经典力学尽管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进化论进一步指出了人类的起源问题,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谎言,从而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促进近代科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的科学家的评价。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是在生物领域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冲击了中世纪的神创说,牛顿是运用数学方法否定了神创说,因此达尔文被誉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分析能力。伦敦大学的出现,教会大学增加世俗课程,这些都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人类自身,这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问题的能力。“一吨铀”指的是核武器,说明它还存在破坏作用,A不正确。B的说法太绝对,夸大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也不正确。D没有看清战争的本质,没有人参与的战争是不可能的,不正确。C正是从海湾战争结果中得出的结论,正确。
12.【解析】选B。本题以网络热词为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点,抓住关键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可知人们在实践中促进了文化发展。A与C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题中没有涉及文化的消极影响,D不符合要求。
13.【解析】选B。本题以文明史观立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对两种文明特点的分析能力。A、C、D表述有误,“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的含义是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4.【解析】选B。A反映的是漫画的表面信息;D的表述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的使用只是改变了书写方式,并没有减弱文字的作用;C表述错误。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题干中“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指的是环境的恶化。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型交通、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涌现,使煤炭大量开采应用,带来了环境污染,故①可选;化学工业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电子产品难以分解,成为环境的顽疾,故②④可选;太阳能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③排除。
16.【解析】第(1)题,确定谶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和筮卜文化的比较项:观察依据、探索对象、思想文化方面的结果、政治方面影响等,看它们的不同,归纳出谶纬文化的进步意义和筮卜文化的消极影响。第(2)题,列举近代以来的重大科学成就即可,注意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科学;历史地位则需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评述。
答案:(1)认识:①谶纬文化是以实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象、物变为观察评论的依据,而筮卜文化是人为的主观活动与推测;②谶纬文化探索的是自然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而筮卜文化是盲目服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③谶纬文化推动了科学与文化(天文观测、汉赋等)的发展,而筮卜文化导致迷信的蔓延;④谶纬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制统治,而筮卜文化是君主统治的工具。
(2)成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历史地位:①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动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开端;②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③受时代的局限,他对宇宙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完整的。
17.【解析】第(1)题,注意辩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看待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题,结合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关系综合考虑。
答案:(1)关于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胜利”: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市场的初步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关于蒸汽机“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人类在发展进程中要重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加强全球(南北)环境合作;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一些环境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