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课件+教案+素材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美国南北战争(课件+教案+素材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07 00:00:36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
林肯纪念堂
开国元勋
美国国父
华盛顿
《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杰弗逊
奠定20世纪美国之基础的
西奥多·罗斯福
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的领导者
林肯
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谁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总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1、领土的扩张
独立初
19世纪初
20世纪
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
最初的13个州
1898年完成领土扩张后的美国领土
成为了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937万平方公里)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美国北部新兴的城市
动力织布机厂
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奴隶制度)
南方拍卖黑奴的场景
拍卖黑人奴隶的广告
2.战争爆发的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的不同
南部
北部
西部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4、导火线:
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竞选演讲词
1860年林肯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林肯竞选演讲词
“不再让给奴隶制度一寸新的土地”
——林肯竞选演讲词
这些反映了林肯怎样的主张?
维护国家统一,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度。
林肯的主张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因而林肯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南方奴隶主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总统上台吗?
《宅地法》1862.5
《解放黑奴宣言》1862.9
1、开始: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3、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北军转入全面反攻
4、1865年4月,南方投降,北方胜利
2、初期形势:北方节节失利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
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约300万黑人奴隶)
军队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1.4万多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人心向背
人民支持
不得人心
阅读课文,分析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根据图表分析谈谈你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并说明理由。
问题2:战争初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问题3:林肯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扭转了这一局面?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4:北方军队获胜的原因?
北方失利的原因
北方准备不足(初期总想妥协、战备松懈)和缺乏优秀将领;南方蓄谋叛乱已久,军事准备充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
内容:宣布从1863年1月1日
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刺激了西部的大开发,为北方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瓦解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使黑人奴隶积极踊跃地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所以,这两部法令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葛底斯堡战役
葛底斯堡战役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战场上有一棵树竟然都中了250发子弹,何况人的血肉之躯!在这个小镇上,共死伤5万多人。北方死伤两万三千多人,南方死伤两万八千多人,一向骄横的南军第一次吃了大苦头。
1865年,南方投降仪式
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
1.北方实力超过南方;
3.林肯的正确领导;
2.人民的支持;(北方维护国家统一是正义的战争,受到人民的支持.特别是两个文献的颁布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
人心所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
士兵浴血奋战.
大树倒下方知高
可就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遭南方派遣的杀手—演员蒲斯刺杀身亡.终年56岁.
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轰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
为了纪念林肯,美国修建了林肯纪念堂.
这座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四周环绕着36根古朴的希腊式白色大理石圆形廊柱,代表林肯逝世时的36个州;56级台阶代表着
林肯光辉的一生.
林肯纪念堂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马克思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
列夫·托尔斯泰
林肯有怎样的历史贡献
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
他的巨大贡献和正直、顽强、执着的个性,在最伟大总统排名中名列第一,一直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
黑人奴隶制度,
扫清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性质:
2、意义:
1865年后的短短二十多年间,美国迅速超过英法,
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比较表
项目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时间
原因
结果
性质
1775-1783
1861-1865
英国的殖民统治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美国取得独立
维护了统一
废除了黑奴制度
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
导火线
林肯当选总统
转折
对立
阻碍
1861年
两份
文件
颁布
作用影响
废除奴隶制;
维护国家的统一;
扫清资本主义发
展的又一大障碍.


我心目中的林肯
拼搏人生于困苦——坚韧不拔
解放黑奴于水火——民主善良
拯救联邦于危难——崇高伟大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谢谢!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内战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事件,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学生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美国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美国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演讲导入新课,通过小组辩论突破难点,理解南北战争的原因;学生通过表演,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增强对历史的感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教学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学生分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上课前对学生状况进行清楚的了解,有的放矢的布置好课前预习任务,学生才能有效的去完成。本班学生已学习美国的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稍有了解,所以对美国为何能迅速发展也较感兴趣。
2、
从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看,九年级学生已值十四五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所以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主持人旁白(1858年6月的一天),学生扮演的“林肯”进行演讲(书中导入部分材料)。主持人提问:同学们,刚才发表这段慷慨激昂演讲的人物是谁?哪个国家的?(生答)
主持人:好,通过我们课前的预习,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林肯呢?
学生围绕林肯的出身、同情心、主张及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林肯相关图片。“人物”“总统山”。提问:“美国人民心目中谁排在第一位?”(生答),老师肯定,他就是林肯。他的名字是与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场战争就是“美国南北战争”。
讲述新课:
顾名思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与北方的一场战争,也被称为“美国内战”,
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内战。首先让我们去了解战争爆发的背景:
一、战争背景
1、领土的扩张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美国国旗变化图及美国领土变化图,引导学生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最后得出美国成为了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内战的原因:南北矛盾
师:美国南北方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南北方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那么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到底都有哪些矛盾?下面就请同学们变换一下自己的角色,你们现在就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公民了,这边的同学代表南方奴隶主,另外一边的同学代表北方工商业者,请结合你们课前搜集的材料,为自己一方能够争得更多的利益,而进行说明和争论吧!
学生主持人主持“南北方”辩论:(学生围绕以下观点进行争论)
北方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发展本国工业;南方为了输入廉价的工业品,反对保护关税。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者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南方奴隶主还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北方资产阶级坚决反对。双方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很精彩,让我生动的了解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市场、原料、关税以及对西部新州等问题上的矛盾,并且这些矛盾越来越尖锐,那么最终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生答)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师:南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得不用战争来解决,而引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又是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林肯竞选演讲词(三则材料),师提问:反映了林肯怎样的主张?(生答)维护国家统一,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度。(多媒体出示相关答案)。
师:那么南方奴隶主愿意让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总统上台吗?(生答)
(多媒体出示相关答案)南方奴隶主认为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势必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在林肯当选后不到3个月,南方11个州就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861年3月,南方乘林肯总统刚上任,国家形势不稳之机向北方发动了进攻,战争爆发了。
二、战争的过程
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讲述具体经过。
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面对南北分裂的现实,林肯作出了用战争维护联邦的最后决定,林肯除了维护统一、反击分裂之外,别无选择。
让学生分析《南北实力对比》表格,北方实力强、经济先进;南方实力弱,经济落后,更为重要的是,北方主张废奴,是为正义而战,而南方却在为维护一种罪恶的奴隶制度而战。然而,战争一开始,是不是形势就有利于北方呢?
初期形势:北方节节失利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北方却在打败仗?(学生思考作答。南方奴隶主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北方林肯政府幻想妥协,战备松懈。林肯在初期虽反对奴隶制,但他因担心南北分裂而反对立即取消奴隶制,因此总想与南方奴隶主妥协。)北方节节败退,华盛顿险些失守,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林肯政府怎么办?
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两部文件的内容,结合视频提问:两部文件颁布的意义是什么?(生答)这两部文件的颁布,使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战局开始扭转。
结合图片简单补充葛底斯堡战役。
4、
结束:
1865年4月,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最后教师结合多媒体引导学生总结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评价林肯
结合“林肯遇刺”图片、“林肯纪念堂”图片及马克思、列夫﹒托尔斯泰对林肯的评价,引出问题:林肯有怎样的历史贡献
(生答)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教师强调指出林肯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教师结合多媒体引导学生再次对林肯进行评价。
四、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结合多媒体出示南北战争的性质及意义。提问: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又一障碍”是指什么?
(生答)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黑人奴隶制。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原因、结果、性质四方面对比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多媒体出示对比表)
五、课堂小结
现在,哪位同学能到黑板前为我们这节课小结一下?(把板书补充完整,并进行简单小结)。
六、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七、能力提升
课下作业:结合课外书籍及资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历史小作文,题目是《我心目中的林肯》。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课前预习非常认真,查找了很多资料,课堂上积极参与了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展示了九四班同学的风采。好,下课了,再见!
板书设计: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内战)
原因:
之间的矛盾或
阻碍了
的发展。
焦点:

导火线:

当选美国总统。
开始:

月,
挑起内战。
转折:
年,颁布

,扭转战局。
结束:

月,
胜利。
性质:美国历史上的

意义:维护了
,废除了
,扫清了
的又一障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基本上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密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结合多媒体从旁引导,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演讲、辩论)与问题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整节课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学生扮演的林肯慷慨激昂的演讲(书中导入部分材料)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起到了较好的导入效果,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突出了林肯的形象,一举两得;在突破难点时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中查找的资料,通过辩论的形式突出双方的矛盾,效果很不错;另外引导学生当堂思考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完成比较表格,完成得也相当出色,既复习了原有的知识,又做到了知识点的前后联系。通过小结部分,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煅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