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明确学习目标:
1、明确气温的概念及相关概念。
2、理解并能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3、理解并记忆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将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
1、气温是指
,单位是
,读作
。
2、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
3、在我国,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测量,一般在北京时间
、
、
、
。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5、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气温约下降
。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探究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交流展示,你不理解的地方)
(二)根据课本54页活动一表3.2中的数据画气温曲线图:
(除按教材中的要求和步骤外,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图幅的大小。第二,把握纵坐标的温度差,温度差太大或太小都不易画图。第三,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第四,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2.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3.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4.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5.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
时刻(时)
8
14
20
2
气温(℃)
7
18
15
4
A.10℃
B.11℃
C.12℃
D.13℃
6.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二)读图题
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
℃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
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
℃,一月气温约为
℃,年温差为
℃。
(3)A、B、C三地都位于
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
参考答案
二、自主学习
大气的温度
℃
摄氏度
日变化
年变化
8
14
20
2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7月
1月
100米
0.6℃
三、师生互动
略
四、练一练
(一)ACACBB
(二)
(1)25℃
小
热
(2)25
-5
30
(3)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