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3 同步导学案(2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3 同步导学案(2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09 08:39:38

文档简介

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1.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重点)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难点)
各国关于战后政治地图的设想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在德国赔款和欧洲安全等问题上,各国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2.目的
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3.设想
(1)英国:扩大殖民帝国版图,维护最大利益。在欧洲继续推行“大陆均衡”政策。
(2)法国:削弱德国,确保在欧洲大陆的绝对优势。建立以法国为盟主的同盟体系。
(3)意大利:主要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扩张。
(4)日本:使自己在战争中攫取的利益合法化,谋求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5)美国: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以此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
巴黎和会
1.召开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召开。
2.代表
共有2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等人操纵。
3.议题
(1)对德和约是会议的中心问题。
(2)山东问题。
《凡尔赛和约》
1.签订
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2.内容
(1)罪责:战败国应负全部战争责任。
(2)领土:重新划分德国边界。
(3)殖民地:德国在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4)军备:德国必须接受严格限制。
(5)赔款:成立赔偿委员会,确定赔偿总额。
(6)山东问题:将德国霸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3.影响
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维护了英国在海上特别是地中海的强大优势,促进了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利益。
4.体系
《凡尔赛和约》与对奥、保、匈、土的和约一起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调整
1.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和冲突,迫切需要通过调整来建立战后新秩序。
2.格局
主要是美、英、日三国的争夺,美日矛盾最为突出,争夺的中心在中国。
3.问题
英日同盟、海军军备竞赛。
华盛顿会议
1.背景
(1)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东方的殖民体系。
(2)中华民族的觉醒。
2.召开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召开。
3.议题
(1)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2)太平洋和远东问题。
4.内容
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公约和协议。
5.影响
(1)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2)标志着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反映的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终告形成。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1.《四国条约》
(1)签订:美、英、日、法四国。
(2)内容:缔约各国同意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终止。
(3)评价:进一步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关系。
2.《五国海军条约》
(1)签订: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五国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评价:是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
3.《九国公约》
(1)签订: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
(2)内容
①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②实际是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
①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②有利于美国推行对华扩张政策和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
③使中国又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1.实质
是根据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2.评价
(1)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新的危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①《凡尔赛和约》是一种掠夺性惩罚,必然加深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②《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之间争夺和妥协的产物,从而使新秩序潜伏着新危机。
③华盛顿体系必将导致帝国主义列强在新的基础上展开角逐。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最终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凡尔赛体系不能维持长期稳定的原因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了一旦新的力量对比出现,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就必将被打破。
2.凡尔赛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甚至孕育了新的矛盾。
(1)和约对战败国惩罚性的掠夺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法德之间的矛盾。
(2)对弱小国家的任意宰割,也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3)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战争司令部,导致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长期对立与仇视。
(4)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上述几个原因决定了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其体系内部潜伏的种种矛盾,导致凡尔赛体系是一个“建立在火山口上的纸糊大厦”。
 
1.《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陆军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凡尔赛体系(  )
A.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尖锐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美国与日本争夺中国山东矛盾的尖锐
【解析】 凡尔赛体系内部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复杂尖锐,为以后冲突埋下了祸根,故C项正确。
【答案】 C
全面把握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
1.构成
华盛顿会议期间,各国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2.实质
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抵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是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3.矛盾
体系的建立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矛盾。英日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
4.影响
(1)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侵华战争和日美战争的祸根。
5.瓦解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2)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2.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某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十分不满,日本人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这一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
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解析】 材料中“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是解答的关键。这说明,某条约的签订,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某条约应该是指《四国条约》。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时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的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
材料二 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日本:“对于在和会之际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省的诸权利和德国在赤道以北诸岛屿的要求时希望得到支持和保证,英国政府在此表示欣然应诺之意。”同时“英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在和会召开时,也以同样的精神欢迎英国对德国在赤道以南诸岛屿的要求”。
材料三 1917年2月21日,日本政府向英国政府表示:“贵国政府在和会中就德属赤道以南诸岛屿提出要求时,帝国政府也欣然同意以同样的精神慨然予以支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中国山东的意图如何?
(2)后来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置这一问题的?这一问题的结局如何?
(3)以上材料表明,当时英国与日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维持了多久?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与英日同盟
材料解读
材料一:日本期待英国在山东问题上的支持。材料二、三:英国与日本的勾结
解答思路
第(1)题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归纳信息即可。第(2)题应结合巴黎和会有关山东问题的解决进行归纳总结。第(3)题的第一小问结合三则材料的信息进行总结;第二小问回忆《四国条约》的后果进行分析即可
【尝试解答】 (1)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意图:企图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
(2)处理: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结局:在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中日在会外签订条约,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3)关系:英日之间是一种同盟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维持到1921年《四国条约》的签署。
一、选择题
1.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削弱乃至肢解德国的主要意图是(  )
A.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B.取得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
C.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
D.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目的是建立欧洲霸权。
【答案】 A
2.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解析】 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巴黎和会,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主要表现在《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上。③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C
4.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解析】 紧扣“争夺”信息,英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属于分割殖民地问题上的得益者,两国在这一问题上更多的是合作,英日争夺主要体现在争夺中国上。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识读下面两幅历史图片:
图一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二 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哪一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体现了哪些主要矛盾?
(3)综合上述图片和问题,简要说明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局限性。
【解析】 第(1)题中说明的问题可依据图一中“反对《凡尔赛和约》”等信息进行判断,“原因”应联系凡尔赛体系内部的矛盾进行思考。第(2)题中的“原因”应结合《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行说明,“矛盾”应依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和社会性质进行分析。第(3)题实质考查凡尔赛体系的消极影响,可从主要目标、内部矛盾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1)问题:德国对凡尔赛体系强烈不满。原因:凡尔赛体系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和掠夺。
(2)原因:《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3)以维护战胜者利益为目标;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如答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一、选择题
1.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积极推行自诩为“公平”的外交政策。英国的“公平”表现为(  )
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B.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解析】 英国打着“公平”的幌子,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企图用德国牵制法国,以实现“欧洲均势”,便于英国从中渔利。
【答案】 B
2.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是(  )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的态度是严厉制裁德国,③符合法国代表的意图;法国力图维持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④符合。一战中法国是战争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①②不符合。
【答案】 A
3.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
【解析】 一战后初期,美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A、C两项是华盛顿会议上矛盾的表现;B项是英法与美国的矛盾冲突。
【答案】 D
4.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  )
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
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
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
【解析】 从材料信息“1919”“巴黎和会”“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等可以判断这是巴黎和会上讨论关于中国山东主权的归属问题。
【答案】 D
5.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解析】 结合巴黎和会召开的有关史实以及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可知,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国家实力对世界的一次重新瓜分。A、C、D三项都不能体现其实质。
【答案】 B
6.1922年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所属岛屿及属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军基地应保持现状,不得采取任何加强措施或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这一规定(  )
①使日本在后来实施南进战略时拥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②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③暂时缓和了美、英、日等列强之间的矛盾 ④使美国成功拆散了英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成功拆散英日同盟的是1921年签署的《四国条约》,④表述有误,可排除C、D两项。《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它使美国取得了同英国平起平坐的资格。日本虽然在军舰吨位方面居于美、英之下,但它却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由此可知①③正确,②表述有误。故选B项。
【答案】 B
7.(2016·天津卷)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由日本将美国列为假想敌以及美国提出以日本为敌人的作战计划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日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涉及信息与题干不符;“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答案】 B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
A.出于反共反苏的目的而订立
B.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
C.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
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解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
【解析】 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第(2)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 (1)不是。这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当时在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2)日本在当时主要致力于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3)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国际条约集》(1917-1923年)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
(2)引用材料一中的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3)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说明“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是否能真正得到调整。
【解析】 第(1)题首先根据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判断材料一是《九国公约》,结合其背景分析是针对美日矛盾,材料二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也可以判断是美、日两国。第(2)题可围绕材料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等信息,从直接限制和真正含义等角度进行归纳。第(3)题深化对材料的认识,华盛顿会议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日本没有放弃称霸野心,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列宁的分析是正确的。
【答案】 (1)美日之间的矛盾。
(2)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得……营谋特别权利”(或“不得谋取……优越权利”或“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即取消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
(3)不能。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通过《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以上条约都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但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第一节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
1.生态环境问题和世界资源短缺问题。(重点)
2.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实施。(难点)
生态环境问题
1.原因
(1)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增强、规模扩大。
(2)历史原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世界资源,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物。
2.表现
(1)臭氧层损耗。
(2)全球变暖。
(3)生物多样性锐减。
(4)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其他环境问题。
3.保护环境的努力
(1)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2)1987年世界各国签署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议定书。
(3)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4)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34个国家举行了“1990年地球日活动”。
(5)绿色和平组织等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
世界资源短缺问题
1.原因
(1)人口急速膨胀,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世界资源短缺和锐减,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2.表现
(1)粮食紧缺现象非常严重。
(2)水资源匮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
(3)其他自然资源和海洋资源日益减少。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实施
1.背景
(1)20世纪以来公众要求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2)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2.提出
(1)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
(2)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十五届理事会进一步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实施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到2000年,全球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审议《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
(3)1997年第三次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原则
1.概念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2013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自2013年6月1日起,对中国黄、渤海及其他领海海域实行夏季休渔,禁止渔船在此期间进行捕捞作业,其体现的发展战略是
(  )
A.防止环境污染    
B.防止全球变暖
C.解决资源短缺
D.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 实行夏季休渔,禁止渔船在此期间进行捕捞作业,其目的是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4年元旦前后持续多日的北京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专家和公众群体要求限购车辆和严格限行的呼声再次高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北京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举例说明解决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各国应怎样应对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材料解读
材料一: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材料二:可持续发展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资源缺乏问题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答思路
第(1)题据“限购车辆”得出汽车尾气排放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他原因、危害和举措。第(2)题据“环境保护”“清洁水源”“能源开发”得出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据“发展援助”得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对措施
【尝试解答】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车辆保有量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增多,企业、居民生产生活排污,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影响。
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财政与经济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举措:提倡绿色出行,加大对环境保护产品和科技的研发力度,减少空气污染源的排放,加大环保意识的教育普及,增强环境保护观念等。
(2)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互惠、没有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
一、选择题
1.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的是(  )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工业国家
C.产油西亚国家
D.联合国
【解析】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世界资源,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物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2.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
A.第27届联大
B.里约热内卢会议
C.斯德哥尔摩会议
D.京都会议
【解析】 1972年第27届联大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答案】 A
3.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和思想的文件是(  )
A.《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京都议定书》
【解析】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
【答案】 C
4.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  )
A.决定联合国成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B.具体规定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进一步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举办“地球日”活动
【解析】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具体规定各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南极上空,紫色和粉红色区域 
表明臭氧层的严重衰竭状态  
材料二
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臭氧层“空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现象导致的后果,指出解决这一后果的根本措施。
【解析】 第(1)题可据所学知识,从氟利昂及其危害来解答。第(2)题插图信息指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其后果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引发自然灾害等。
【答案】 (1)原因:氟利昂排放的剧增。
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类皮肤病和角膜病患者的增加,加速传染病的流行。
(2)后果:导致温室效应、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影响动植物的分布,诱发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后果。
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用科技发展进步,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1.科技迅速发展是导致20世纪生态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  )
A.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巨大的局限性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科技进步本身无进步局限性
D.需反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解析】 科技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充分说明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 B
2.下列产品会导致氟利昂增加的有(  )
①制冷剂 ②发泡剂 ③甲烷 ④清洗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甲烷气体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氟利昂的剧增是人类广泛使用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的结果,故C项正确。
【答案】 C
3.下列属于氟利昂增加导致的危害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加快全球变暖趋势 ②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③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④增加皮肤癌患病的概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氟利昂增加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人类皮肤和角膜疾病患者增加。
【答案】 C
4.2012年国家气象部门正式把PM2.5作为气象预报的重要内容,反映了
(  )
A.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B.臭氧层“空洞”引起气象部门警觉
C.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D.环境意识增强
【解析】 PM2.5指大气中固体或液体颗粒物,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主要是因为(  )
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染物 ②一些发达国家把有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发达国家如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属导致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故A项正确。
【答案】 A
6.世界资源短缺的表现主要有(  )
①人口的增长与膨胀 ②粮食紧缺 ③水资源匮乏
④海洋资源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人口的增长与膨胀是导致世界资源短缺的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 B
7.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放弃以“烟囱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发展旅游等新型“无烟”产业,这符合(  )
A.解决粮食紧缺资源危机
B.克服水资源匮乏困境
C.保护耕地资源有序开发
D.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解析】 放弃传统的掠夺性资源开发经济增长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答案】 D
8.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A.限制发展
B.科学发展
C.保护生态环境
D.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促进发展、科学发展。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机器时代的“享受”
材料二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厉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信息,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应怎样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解析】 第(1)题,材料一信息反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环境恶化,然后结合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第(2)题印度博帕尔事故原因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污染工业,说明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其避免措施应从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分歧,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环境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 (1)信息:工业革命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舒适的同时,也造成环境的恶化。原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过度消耗世界资源,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普遍使用,促进煤炭、钢铁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2)原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污染工业。
问题: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
措施: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分歧,建立公平、合理、互惠、没有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
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的和密不可分的。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
材料二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战略。结合史实分析其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指出其得以实施的推动力。
【解析】 第(1)题“战略”指可持续发展战略,然后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其背景。第(2)题“含义”可结合教材知识解答,其“推动力”可据材料二归纳概括。
【答案】 (1)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背景: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们对自然和谐健康生活的关注;传统掠夺性开发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及教训。
(2)含义: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谋求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推动力: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重、难点)
萨拉热窝事件和战争的爆发
1.萨拉热窝事件
(1)概况: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2)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战争的爆发
(1)标志:在德国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2)双方:一方为同盟国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法、俄等国。
1914-1916年战争状况
1.战线
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地位
西线
从北海到瑞士边境
英、法军队 德军  
主要战线
东线
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
俄军 德奥军队
南线
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军队 奥匈军队
2.进程
(1)1914年9月,英法联军与德军会战马恩河。
(2)1915年,俄军成功地阻止了德、奥军队的攻击。
(3)1916年,德国发起凡尔登战役,英、法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4)1916年5月,英、德进行了日德兰海战。
俄国革命与美国参战
1.俄国革命
(1)原因:一战期间,俄国是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过程: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11月爆发十月革命。
2.美国参战
(1)目的:伺机参与重新瓜分世界。
(2)过程:1918年初,其军队加入对同盟国的作战。
(3)结果:1918年9月,同盟国土崩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1918年,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
2.1918年11月,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德皇退位,临时政府被迫投降。
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1.直接原因
德国与墨西哥欲结成反美同盟,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受重大损失。
2.具体原因
(1)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不仅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而且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
(2)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在经济利益上开始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希望协约国胜利。
(3)此外,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一旦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国家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
3.根本原因
捞取胜利国的政治资本,以争夺和攫取世界霸权。
在历史课上,关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讨论十分激烈。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
A.甲: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乙:美国参战时协约国集团在一战中还处于被动局面
C.丙: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原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和太平洋上的岛屿
D.丁: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达到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
【解析】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只是美国参战的契机,不是主要原因,A项不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C项是日本的目的,而不是美国的目的,排除。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线的西线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
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
150万人
35万人
凡尔登战役
近百万人
7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
超过150个师
130多万人
请回答:
(1)在图中的空格中填注重要战役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材料解读
材料一:欧洲战场西线的三大战役。材料二:三大战役双方兵力的投入及伤亡情况
解答思路
第(1)题要求填写战役名称,应准确把握三次重大战役的位置。第(2)题注意表格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尝试解答】 (1)战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战役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2)主要问题: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战争异常残酷,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一、选择题
1.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分析能力。从“1914年6月”“机会”等关键词分析,此事件是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 A
2.“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
A.日德兰海战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材料信息“1916年9月15日”“首次使用坦克”可以判断此为索姆河战役。
【答案】 C
3.下列关于1917年美国参与协约国集团作战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同协约国的联系加强 ②为了夺取世界霸权 ③担心协约国失败会使投放的巨额贷款落空 ④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③反映了美国参战的动机和原因,都符合史实;④反映了美国参战的影响。
【答案】 A
4.下列事件加速德国投降的有(  )
①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投降 ②海军水兵拒绝执行作战命令 ③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退位 ④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④属于加速德国投降的外因,②③是加速德国投降的内因,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上的演说(1917年)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于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请回答:
(1)美国是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2)美国参战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要进行材料辨析,弄清真伪。
【答案】 (1)美国于1917年4月向德国宣战。
(2)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一、选择题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南斯拉夫某城”“1914年6月28日”“子弹”等重要信息分析可知,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所以选B项。
【答案】 B
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帝国主义矛盾加深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D.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解析】 日记写于1916年,故“两年以来”指自1914年起。A、C两项与此无关。B、D两项都发生于1914年,但D项只是发生在一个城市的事件,不足以使欧洲“奔向奴役和毁灭”,故排除。
【答案】 B
3.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到了第二阶段。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
B.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C.1916年协约国已基本取得胜利
D.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掌握制海权
【解析】 经过两年的作战,1916年,战争的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都感到力不从心,但双方都没能把对方置于死地,战争未见分晓。因此,C项叙述不正确。
【答案】 C
4.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的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重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  德国潜艇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
【答案】 D
5.1916年5月底,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当时的交战双方是(  )
A.英军和德军   
B.法军和德军
C.法军和意军
D.俄军和德军
【解析】 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故选A项。
【答案】 A
6.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 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美国参战,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使协约国阵营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改变了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答案】 D
7.1919年11月,德国柏林发生了工人起义。这次起义(  )
A.引发了基尔军港的水兵暴动
B.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
C.是在协约国的领导下进行的
D.直接导致了德国前线的溃败
【解析】 1919年11月9日,德国柏林的工人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柏林起义是在基尔军港兵变的影响下发生的,而在这之前,德军已成溃败之势;A、C、D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
【答案】 B
8.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有(  )
①日本对德国宣战 ②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 ③苏俄退出战争使德军放松警惕 ④协约国展开强大攻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一战后期”这一信息,①时间不符;③与史实不符,苏俄退出战争后,德国从东线调回大批军队,准备在西线孤注一掷,同协约国军队决一死战。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制,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1914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以速决战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总参谋长小毛奇被革职,由法金汉取代。
材料二 1915年战争重心东移。德国鉴于在西线的失败,决定改变“施里芬计划”,把主力调往东线,企图击溃俄军,迫使俄军单独媾和,以解除东方的威胁……1915年春,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国首次使用毒气,英法损失惨重。
材料三 1916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1915年东线的战事表明,俄军不堪一击,但其幅员辽阔,德军不敢贸然深入,便决定在西线寻找英法主力决战……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选择了凡尔登为德军1916年进攻的主要目标……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编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战战局的演变及战场重心的转移过程。
【答案】 (1)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使西线转入相持阶段。
(2)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德国进攻凡尔登的失败成为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逐渐转入防御阶段,协约国军队逐步取得了战略优势。
(3)演变:1914年西线双方转入阵地战,进入相持阶段;1915-1916年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过程:1914年,西线;1915年,东线;1916年,重新回到西线。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的征兵海报
材料一 右图是一战期间法国的征兵海报。当时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法国人约翰就在这时参军了。
材料二 亨利、科勒和约翰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下列分别是他们对战争的一段回忆。
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
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
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人,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人了。
材料三 
一战中首次使用飞机作战
(1)材料一中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作战的对手是谁?此外一战还有哪些主要战线?
(2)材料二中的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的新式武器。
(4)试分析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基础史实的掌握和对一战残酷性的认识。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军与英军在西线对抗德军,一战中有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第(2)题根据材料归纳战争残酷性的表现即可。第(3)题依据教材基础史实回答,注意只答新式武器。第(4)题可从武器对战争进程、战争范围、战争危害等方面的影响回答。
【答案】 (1)西线。对手:德军。东线和南线。
(2)一战伤亡人数多,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3)飞机、毒气弹、潜艇、坦克等。
(4)战争方式改变:速战速决;战争范围扩大;战争危害更加残酷。第三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不稳定的和平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2.认识《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1.《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重点)2.对20世纪20年代国际格局的认识。(难点)
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
1.特点
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存在着许多矛盾。
2.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3)帝国主义列强与苏维埃俄国之间的矛盾。
(4)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3.内容
国际活动是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进行的局部调整。
俄罗斯问题
1.国内政策
(1)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国内战争结束后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国际关系
(1)1922年4月,在欧洲经济会议上阐明了外交政策。
(2)先后与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建交,基本实现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德国赔偿问题和鲁尔危机
1.鲁尔危机
1923年1月,法国和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逼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
2.各方反应
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英、美两国均感不安。
3.“道威斯计划”
1924年,伦敦会议通过新的德国赔偿计划,暂息了鲁尔危机。
4.“杨格计划”
1929年,应德国关于修改“道威斯计划”的要求,提出的新计划。
5.停付赔款
1932年,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洛迦诺公约》
1.签订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等七国在洛迦诺签订了以《莱茵保证公约》为主的七个条约,统称为《洛迦诺公约》。
2.内容
(1)德、比之间和德、法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
(2)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
(3)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4)英国和意大利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3.影响
(1)它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调整,德国是最大受益者。
(2)它暂时缓和了德国同战胜国尤其是法国的关系,为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它是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不可能给欧洲带来永久和平。
《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
1.背景
(1)鲁尔危机的平息,《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法国地位下降。
(2)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法美缔结条约,互不交战。
(3)1927年12月,美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多边条约。
2.签订
1928年8月27日,比、捷、法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的一般条约》,即《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亦称《非战公约》。
3.内容
(1)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不论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4.评价
(1)局限性
①公约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未明确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
②公约未使用
“禁止使用武力”的概念。
③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
④公约因一些国家提出所谓“保留”条件而受到减弱。
(2)进步性
①公约在国际法上,特别是在确定侵略战争为非法方面,是重要的法律根据之一。
②它是第一个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性国际公约。
国联裁军会议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2)各国人民强烈要求裁减军备。
(3)一些大国也打出“裁军”旗号。
2.会议
(1)1932年2月,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瓦正式召开,以后多次召开,均不欢而散。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五国海军条约》。
(3)1930年伦敦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会议上,英、美、日签订《伦敦海军公约》。
《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大国的影响
1.德国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2.英国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在欧洲搞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
3.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4.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没有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妥协。
综上所述,《洛迦诺公约》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只能给欧洲带来短暂而相对的和平局面,不可能带来永久和平。
 
1.《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宣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上述三人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  )
A.符合实际
B.对公约的作用有所夸大
C.毫无道理
D.属于外交辞令,不反映其真正想法
【解析】 《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但它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化了。因此材料中三人的观点是夸大了公约的作用。
【答案】 B
评价《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
1.进步性
(1)西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非战公约》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
(2)《非战公约》是宣示性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动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
2.局限性
(1)《非战公约》笼统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2)《非战公约》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为其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3)《非战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所谓“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三国先后发表备忘录和声明: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因而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
2.《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解析】 《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因而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它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它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非战公约》的内容及其评价
材料解读
材料一:《非战公约》规定的缔约各方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主张以和平方法解决争端。材料二:英、法等国设定“保留”条件,认为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不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有权决定发动战争
解答思路
第(1)题可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一,从中找出两大信息,即废弃战争和用和平方法处理国家争端。其积极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题可从材料二分析得出,英国以“自卫”为借口,提出
“英国政府是在明确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才接受新条约的”;而法国以“防御”为借口,提出“保留”条件。由此看出“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决定是否诉诸战争
【尝试解答】 (1)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保留”条件: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它们没有约束力。借口:“自卫”或“防御”。
一、选择题
1.“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
A.美国      
B.德国
C.苏俄
D.英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和辨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外交,与各国和平共处,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只有苏俄。
【答案】 C
2.下图反映了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区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斗争
B.鲁尔区的工矿企业停工
C.德国政府停止支付赔款
D.德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解析】图片信息反映的是鲁尔危机,其直接原因是德国政府停止支付赔款。
【答案】 C
3.对德国而言,《洛迦诺公约》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德国的经济复兴
B.巩固了德国的边界安全
C.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D.消除了法、德两国的矛盾
【解析】 《洛迦诺公约》是在协约国承认德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的前提下,
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调整,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答案】 C
4.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下列对《非战公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B.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C.它是首先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D.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解析】 《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故A项正确;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的是《洛迦诺公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在《非战公约》以前,西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故C项正确;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美国前国务卿凯洛格
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为据。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简评《非战公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结合《非战公约》的相关知识,并从材料一中调取信息。第(2)题其实考查的是《非战公约》的历史影响,但不是全部的影响,只是从“国际关系”这个角度而言。
【答案】 (1)主要内容: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影响: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做出的重大调整;谴责战争行为,缺乏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为二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外交目标的核心是(  )
A.极力削弱德国实力  
B.维护法国国家安全
C.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D.重新确立欧洲霸权
【解析】 一战后,法国外交目标是以维护法国的安全为核心。故B项正确。
【答案】 B
2.20世纪20年代,苏俄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同德国缔结了《拉帕洛条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B.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C.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D.为苏德世代友好提供了保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拉帕洛条约》暂时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实现了和平共处,但无法保障苏德世代友好,二战时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例子。
【答案】 D
3.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使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鲁尔危机的发生,从实质上看是(  )
A.英美与法国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B.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的产物
C.德国抵制《凡尔赛和约》的结果
D.“道威斯计划”姑息纵容德国的结果
【解析】 面对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事行动,德国政府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鲁尔危机的发生,从实质上看是德国对《凡尔赛和约》抵制的结果。
【答案】 C
4.“道威斯计划”规定:“任何外国组织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  )
A.法国单独占领鲁尔地区
B.德国可突破凡尔赛体系
C.国联无权干涉德国经济
D.法、比两国从鲁尔地区撤军
【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法国、比利时必须尽快结束对鲁尔区的占领。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基辛格称德国外交家斯特莱斯曼是“左右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斯特莱斯曼利用英国的“扶德、抑法、反苏”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复兴。德国逐渐摆脱战败国的地位,1929年德国的生产超过了英法。从中说明德国重新崛起的主因是(  )
A.大国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
B.有效利用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
C.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
D.“亲英、抑法、反苏”战略正确
【解析】 一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巧妙利用了英法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英国与苏联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为自身经济的恢复和国际地位的改善创造条件,实现了重新崛起,故A项正确;当时世界的最主要矛盾是英美矛盾,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和外交战略的正确,只是德国重新崛起的条件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A
6.《洛迦诺公约》的哪项内容说明了德国是最大的赢家(  )
A.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B.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
C.法国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相互保证条约
D.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战败国,德国原先任人宰割,没有任何政治地位,《洛迦诺公约》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这说明德国大国地位得到了承认,以后又可以与英、法等国平起平坐,故选D项。
【答案】 D
7.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条约(  )
A.由美国领导签订
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
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
【解析】 签订《非战公约》,美国的初衷是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非战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的愿望,但是《非战公约》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不需要美国承担任何义务,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打出形形色色的裁军旗号,主要是为了(  )
A.掩盖军备竞赛   
B.缓和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世界和平
D.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
【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的军备竞赛遭到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反对。为此,打出了裁军的旗号,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掩盖军备竞赛。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货币,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材料三 《洛迦诺公约》的内容之一是准许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协约国决定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协约国采取怎样的对德政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道威斯计划”的特点,并说明它对法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凡尔赛体系、“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表述成文,语言通顺,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解析】 第(1)题中的“对德政策”可根据材料一中“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等信息归纳得出,说明的问题可结合材料一“法国为52%,英国为22%”等信息进行判断。第(2)题中的“特点”可联系材料二中“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等信息概括答案。“对法国的影响”需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方面思考。第(3)题中“历史现象”应从“加入国联”思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需从三者的内容、影响和整体、局部的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1)对德政策:利用赔款削弱德国,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说明问题:法国在德国问题上掌握主动权。
(2)特点:复兴德国经济和取得德国赔款相结合;国际贷款和德国赔款相结合。影响:法国利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受挫,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开始与德国探索和解的道路。
(3)历史现象:德国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逐步恢复了政治大国的地位。原因:“道威斯计划”促使了德国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洛迦诺公约》在政治上提高了德国的地位,正式承认德国是一个平等国家。
(4)“道威斯计划”在经济上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调整,《洛迦诺公约》在政治上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调整,但在当时都没有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
——王明中《评〈非战公约〉》
材料二 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参议员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们对《非战公约》态度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非战公约》的局限性。第(2)题态度从材料可以看出由轻视到认可。根据材料“《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以及和平思想不断增强的角度思考。
【答案】 (1)依据:《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2)变化:由轻视到认同。原因:《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战的灾难使和平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第三节美苏争霸中的对抗与缓和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1.掌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争霸的史实。(重点)
2.认识从美苏争霸中得到的启示。(难点)
美苏争霸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国际力量发生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
①获得民族独立的新兴国家逐步崛起。
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的力量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
(2)赫鲁晓夫上台后调整对外政策,提出争取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3)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日益抬头,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特点
东西方由全面对抗逐渐演变为美苏争霸。
3.表现
(1)缓和
①1955年5月,美、苏等五国签署条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
②1955年7月,美、苏等四国召开日内瓦会议,促进东西方接触。
③1963年8月,苏、美、英三国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加快了核军备控制谈判步伐。
(2)争霸
①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②苏、美两国相继宣布恢复核试验,核军备竞赛升级。
③1961年,美、苏在加勒比海地区展开新的较量,导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美苏等国谋求缓和与对话
1.背景
(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战略格局发生变化。
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国力受到削弱。
②苏联经济实力增强,实施以发展核武器为中心、全面扩充军事力量计划,在美苏争霸中转守为攻。
(2)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①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政治上的自主性日益增强。
②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主力军。
(3)美苏进行战略调整
①1969年,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的新对外政策方针。
②1964年后,勃列日涅夫利用“缓和战略”麻痹分化西方。
2.特点
对话中包含对抗,缓和时不忘争夺。
3.表现
(1)第一次缓和
①美苏两国首脑频频互访举行会议,签订一系列协议。
②1975年召开欧安会,签署《赫尔辛基宣言》。
(2)第二次缓和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
②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与对话的启示
1.对抗与缓和构成美苏争霸过程的两个方面,对抗始终是主要方面,缓和则是次要方面,是对抗的另一种形式。
2.霸权主义的本性就是战争,是国际局势紧张、动荡的主要根源。
3.美苏双方由紧张对抗转而谋求缓和与对话,更能体现霸权主义的战争本性。
(1)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与对话,是美苏维护自身战略利益的共同需要。
(2)美苏关系从对抗到缓和的转变,反映了双方力量对比发生的重大变化。
(3)美苏关系出现缓和与对话的局面,是第三世界力量发展壮大的结果。
对“冷战”格局与争霸格局的理解
1.局面的形成
(1)二战初期开始形成美苏“冷战”对峙的世界格局,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
(2)“冷战”格局形成的根源在美国,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苏联与之抗衡。
(3)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根源在苏联,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政策。
2.“冷战”与争霸的关系
(1)两者基本一致,无论内容和目的均是如此。
(2)从时间上看,先有“冷战”后有争霸,但两者都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3)从性质看,“冷战”侧重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而争霸侧重于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
(4)从手段看,“冷战”是除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对抗方式,而争霸则出现了一些局部战争。
1.20世纪50年代,苏联主动承认联邦德国,依据时代背景推断,苏联的意图可能在于(  )
A.结束“冷战”以实现世界和平
B.采取缓和战略来麻痹美国
C.实现苏美合作以共同称霸世界
D.与美国争夺欧洲的控制权
【解析】 苏联承认联邦德国,目的在于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实现苏美合作,并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答案】 C
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美苏争霸
1.原因
(1)二战后美国确立霸权主义政策,对苏联开展“冷战”,并极力拉拢西方国家,力图控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2)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一套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实质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3.特点
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4.影响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美苏的争霸使局部战争层出不穷;但双方互相牵制,也有力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5.教训
(1)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4)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道路。
(5)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2.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解析】 本题考查对美苏争霸的全面掌握,B项最全面。A、C、D三项均是美苏争霸在某一阶段的表现。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1962年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是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里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件?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国家实力决定争霸态势
材料解读
材料一: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希望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处理上要谨慎。材料二: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政策。材料三:里根执政时期对外政策再次强硬起来,争夺世界霸权
解答思路
第(1)题注意材料一中的时间及当时的主要形势。第(2)题注意材料二中的时间及尼克松面临的严峻形势。第(3)题可从双方国力变化的角度分析。第(4)题注意运用“国家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关系”的理论回答
【尝试解答】 (1)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事件: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2)原因: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变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行动: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背景: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
(4)认识: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着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
 
一、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曾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些话表明(  )
A.苏联为维护和平,愿与美国真诚合作
B.苏联要争夺世界的绝对霸主地位
C.苏联要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要与美国合作,震慑战争犯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美苏争霸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 C
2.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美苏争霸的比较分析能力。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美国当时在经济上仍居绝对优势;C项不符合史实,因为美国也拥有核武器的控制主动权;D项也不符合史实,美国只是拥有战略优势。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3.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对苏联的两手政策,这表明(  )
①美、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和解”的迹象 ②美、苏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③美、苏之间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 ④美国要同苏联结盟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①中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了对苏联的两手政策,确实使美苏关系出现了一些“和解”的迹象,后来的戴维营会谈就是这种迹象的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和解”只是表面的。美、苏两国没有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美、苏之间的矛盾依然较为深刻,④明显错误。
【答案】 D
4.以美、苏“冷战”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
A.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B.两德实现统一
C.苏共中央宣布自动解散
D.苏联正式宣告解体
【解析】 1991年独联体成立,苏联正式宣告解体,战后苏联“一极”不复存在,标志着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冷战”格局结束。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在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3)你认为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
【解析】 第(1)题可从引文“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中的时间信息中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时间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苏争霸态势处于守势来思考。第(3)题要从国家外交政策的本质考虑。
【答案】 (1)苏联。“冷战”政策。
(2)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3)国家利益。
一、选择题
1.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解析】 1959年是美苏争霸的第一个阶段,此时双方的态势是有谈判也有竞争,从时间“1959年”看,B项表述显然不符合实际。C项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可以排除。材料内容反映了美、苏双方对展览会展出的与生活相关的小器具的态度,不涉及“冷战”问题,而赫鲁晓夫“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的话和尼克松反对的态度反映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答案】 D
2.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修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B.东德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众逃往西德
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
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解析】 A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3.尼克松执政期间采取的对外政策与杜鲁门政策的最大不同是(  )
A.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B.对苏采取“缓和”战略
C.美在争霸中全面收缩
D.美苏争夺重点在欧洲
【解析】 尼克松时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对苏采取“缓和”政策,杜鲁门时期美国挑起“冷战”,对苏采取强硬政策。C项“全面收缩”错误。美国为确保争霸重点欧洲,从亚洲越南撤军,实行战略收缩。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1972年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再加上越南战争、经济危机、欧日竞争等因素,美国深感无力同时对抗中、苏两大国,为集中力量对抗苏联,美国进行了战略调整,同中国改善关系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5.1968年夏,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至1970年3月,已有47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这一条约在当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  )
A.消除了核战争的危险
B.缓解了“冷战”所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
C.消弭了美苏间的分歧
D.有效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消除”“消弭”“有效地避免”等信息均与史实不符,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6.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 “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当政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说明A、C、D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7.下列有关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与阿富汗政变直接相关
B.美苏关系进一步缓和
C.采用了突然袭击的方式
D.说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解析】 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苏关系对抗再次升级,美国总统卡特重新强调实力和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美苏关系再次跌入深谷,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8.读下面图片——《戈尔巴乔夫(右)和里根》,当时苏、美争霸的特点是(  )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
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
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解析】 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正处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占优势的阶段。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它作为独立国家“陨落”,它不但将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将给欧洲一些“力争维持其自由和独立地位”的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外交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在“援助自由国家”问题上二者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就上述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 第(1)题主要是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把握。第(2)(3)题要从“冷战”政策的实质入手回答。
【答案】 (1)外交政策:杜鲁门主义。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夺取世界霸权。
(2)杜鲁门时期推行无条件“帮助”,因为当时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占据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尼克松时期实行有条件的“帮助”,原因是当时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逐渐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3)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其经济实力有着密切关系。(意思相近即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以有限的力量去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调整“伙伴关系”,让其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缓解美国的困境;二是增强“实力”,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与苏联抗衡的基础;三是通过“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缓和国际局势。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美苏关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其直接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主张“缓和”的国际因素。
【解析】 第(1)题根据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苏关系表现为缓和。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主义”,美国收缩在海外的力量,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
,美苏关系出现缓和新局面。材料二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收缩力量,寻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美苏关系进入第二次缓和。第(2)题依据材料一中“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等信息归纳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第(3)题结合材料二中“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信息概括苏联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直接背景。第(4)题注意“国际因素”的限制条件,进而从世界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美苏关系表现为缓和。
(2)政策:实行“尼克松主义”,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3)主要目的:麻痹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军事和经济实力,加紧争夺世界霸权。直接背景:苏联在军备竞赛中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
(4)国际因素: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依靠两大阵营对抗已不可能。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不同点
(1)背景:一战前,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军事集团;巴尔干地区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二战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2)目的:一战,争夺霸权和殖民地。二战,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3)性质:一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4)影响: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灾难,所建立的战后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维护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2.相同点
(1)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
(2)战争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国际关系: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思想方面:战后都推动了和平主义思潮的发展。
1.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
①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超出一国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 一战时不是法西斯主义,故排除②;一战时只有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排除④。
【答案】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
德国运用“闪电战”战术,横扫大半个欧洲大陆,法国投降,意大利参战,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法西斯势力达到顶峰。另一方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第二阶段
战争的攻守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反法西斯国家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迫使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3.第三阶段
反法西斯国家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时期。苏、美、英三大国为了协调军事行动并安排战后事务,先后举行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日法西斯投降。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以上材料出自(  )
A.《波茨坦公告》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解析】 根据题干中“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反对法西斯这一共同的敌人,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故选C项。
【答案】 C
综合检测(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B.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而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刺激出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的理解。其中,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A、B、C三项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危机的影响。
【答案】 D
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
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幌子,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符合题意。
【答案】 C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开始疯狂地扩军备战,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威胁。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B.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1936年,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和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集团
D.1938年,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凡尔赛和约》是一战期间签订的,故B项正确。A项错在“加入”;C项错在“奥匈帝国”;D项错在“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B
4.1938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致电法国外交部长说:“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此语的含义是(  )
A.向法国表示英法共同行动的愿望
B.告诉法国英国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C.英国政府不会单独与苏联采取联合行动
D.希望法国不要放松军事行动的准备
【解析】 英国在苏台德区问题上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错误的幻想”指法国希望英国采取军事行动,故含义正确的是B项。
【答案】 B
5.下面两张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出席慕尼黑会议的代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A.伸张正义      
B.铸剑为犁
C.助纣为虐
D.强权政治
【解析】 慕尼黑会议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都纵容、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C项是其影响的共同点。
【答案】 C
6.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1940年他写成《战地钟声》一书。指出“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这里他所说的“为你而鸣”指(  )
A.西班牙内战
B.波兰战败
C.法国投降
D.奥地利遭德国吞并
【解析】 法国长期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其结果是1940年首先遭到德国进攻,宣布投降。故C项正确。
【答案】 C
7.“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解析】 本题要求我们回答出中国正式对日宣战的背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10日,中国政府相继正式对日、德、意宣战。材料中“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可以看出时间是1941年,A、B、D三项的时间分别是1931年、1937年、1937年,所以从时间上也可以选出C项。
【答案】 C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苏德战争爆发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④珍珠港事件 ⑤《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①④②⑤
【解析】 ①②③④⑤的时间分别是1941年6月22日、1939年9月1日、1941年8月、1941年12月、1942年1月。
【答案】 A
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在大西洋上的军舰上
9.观察右面历史照片,促使两巨头这次会晤的背景是(  )
A.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
B.欧洲溃败和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突然发动太平洋战争
D.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胜利
【解析】 插图信息指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时英美领导人会晤。当时世界大战形势是欧洲溃败,苏德战争爆发,其余各项时间错误。
【答案】 B
10.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解析】 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39—1945年”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世界民主势力反对法西斯独裁、暴政、侵略时期。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面材料: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种种条件都是由1919年巴黎和会确定下来的,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国界,以及所达成的协议条款。在3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或者苏联,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它们是“修改主义”的国家或不满意的国家,德、意、日三国是要通过发动战争来改变事态的,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是满意的国家,都不指望通过改变条件去获得什么好处,不过,另一方面,它们对于那些条件都已失去信心,并且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这些国家在1919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践了。那几个不满意的国家把巴黎和会上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边界和所达成的协议通通践踏了,而英、法、美国家却长时期并且尽可能地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不满意这些条件的原因。(9分)
(2)说明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而采取的对策,并加以简要评价。(11分)
【解析】 第(1)题首先应明确德、意、日不满意的条件指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所作出的规定,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不满的原因。第(2)题“不情愿……冒打仗的危险”指纵容法西斯侵略,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再对其进行评价。
【答案】 (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德、日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制裁;1929年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法西斯势力上台,鼓吹民族主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对策:绥靖政策。评价: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最终遭到法西斯侵略。
12.(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抗战所持的理由。(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10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获取有效信息。第(1)题依据材料中“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等信息作答。第(2)题从信念、领导、人民的角度并结合材料中“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与盟军一起参加……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等信息概括作答。
【答案】 (1)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了解一战前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军备竞赛的表现。(重点)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重、难点)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政治危机
1.背景
(1)生产力:工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表现
(1)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3)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4)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5)俄国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6)日本被称为“带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
3.特点
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和影响,美、德两国发展迅速,英、法的发展相对缓慢。
4.危机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非常尖锐,政治危机加剧,威胁世界和平。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法国力图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而德国力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3)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2.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三国同盟
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协约”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德国居于核心地位
三国协约
1892年,法国和俄国签订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
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实质
新老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对立。
参战国家的战争准备
1.背景
军事技术的进步,为开展军备竞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表现
(1)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2)扩大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
(3)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抓紧战略物资储备。
(4)制订作战计划。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1)经济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同,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尤其是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英、法、俄等国,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2)政治不平衡
①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化程度较高。
②俄、日、德三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倾向相当浓厚。
(3)殖民地占有情况不同
①英、法、俄等国家在殖民地争夺中起步早,占有大量殖民地,尤其是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②美、德、日三国在殖民地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2.影响
(1)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2)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面临美、德、日等新兴殖民帝国的严峻挑战,双方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扩张,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英国下降为18%,德国上升为16%,法国降为7%。20世纪初,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法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同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俄、日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它们的工业产量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以上材料最能说明资本主义各国(  )
A.经济高速发展
B.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
【解析】 从材料中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及各国经济在世界中的排位,可得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 C
20世纪初人类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
1.客观条件
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可能条件
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激烈斗争,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得以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前提条件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解析】 材料反映了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成为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答案】 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1904年的英法协约给了德国沉重的打击,德国决策者们从来没有想到英、法这两个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的国家会走到一起。在俾斯麦之后担任德国外交枢密顾问的霍尔斯泰因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他始终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
请回答:
(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2)霍尔斯泰因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其理由主要有哪些?20世纪初,英、法两国“走到一起”,反映了什么问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列强之间的矛盾与一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解读
材料一:“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矛盾激化。材料二:霍尔斯泰因认为英、法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
解答思路
第(1)题需根据材料“战前30年的……后果”得出茨威格的观点,其理由的解释用所学史实回答即可。第(2)题理由需结合所学史实回答,“走到一起”应从英、法由对立走向结盟,德国成为两国共同的主要敌人来分析说明
【尝试解答】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战前30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释: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迅速膨胀。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
(2)理由:在争夺欧洲霸主地位、世界殖民霸权等问题上,英、法两国的矛盾尖锐复杂;历史上英、法曾多次进行战争,两国之间存在着仇恨情绪。
问题:德国构成了对英、法的最大威胁,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英、法两国被迫调整外交政策。
一、选择题
1.一战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解析】 注意审题,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变化。B、C两项体现不出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 D
2.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
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为了利益而妥协、结盟
【解析】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三对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A、B、C三项都是对其正确的表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不是妥协与结盟。
【答案】 D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危机日趋严重。下列各项,按当时历史演变的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②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③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是1882年形成三国同盟、1907年形成三国协约。故选C项。
【答案】 C
4.观察下图,由此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B.两大军事集团军费投入增加
C.德国扩军备战更加明显
D.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解析】 A、B、C三项都是扩军的表现,扩军备战使大战迫在眉睫才是影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材料二 英国政府和俄国政府声明,它们承认阿富汗的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并且同意英国及英印商业和商人所既经取得或将来取得的一切权利,俄国商业和商人也同样享受。
——《国际条约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时间签订的哪一条约?其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哪两个国家?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它反映了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两个条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可判断该条约为德、奥、意缔结的三国同盟条约,材料二中英俄声明指英俄协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答案】 (1)时间:1882年;条约:三国同盟条约。
国家:德国、奥匈帝国。
(2)条约:英俄协约。
内容:英俄各自调整殖民利益,共同对抗德国的威胁。
(3)三国同盟条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一、选择题
1.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超过老牌殖民帝国英、法,但其海外殖民地所占份额有限,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答案】 D
2.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帝国就是饭碗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以下各项,未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含义的是(  )
A.言论中的“帝国主义”意味着对外侵略扩张
B.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之一是转移国内阶级矛盾
C.英国经济依赖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
D.通过帝国主义政策解决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主要是说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发展和内战问题,并不是说会避免战争,故D项说法不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
【答案】 D
3.“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列宁语)“这个集团”是指(  )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欧洲联盟
D.轴心国军事集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审题关键是“同英法对立”。
【答案】 B
4.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利益集团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仅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个小方面;C项所说也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A、C两项都包含于B项。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答案】 B
5.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前各国参战和斗争的主要目的。A项是工业革命后各国争夺的核心问题。C、D两项属于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一战前夕各国围绕着世界市场和殖民地问题,矛盾重重,错综复杂。
【答案】 B
6.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材料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
A.英国人      
B.奥地利人
C.法国人
D.丹麦人
【解析】 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如“俾斯麦”是普鲁士宰相,他的言论代表国家利益;“70年代初”指1870年普法战争;“兴‘复仇之师’”表明法国失败后,力图复仇。由此可判断“他们”是指法国人。
【答案】 C
7.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解析】 三国同盟的建立加剧了欧洲的矛盾,法俄两国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德、奥的威胁,它们加快了结盟的步伐。
【答案】 C
8.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艘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艘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德国和英国在殖民地、海上霸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矛盾,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故D项不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表格:
表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份额(%)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表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请回答:
(1)根据表一信息,指出德国在当时所处的地位。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表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要从表中看到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史实。第(2)题意在分析德国为了实现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地位: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面积却远远小于英、法。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影响: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家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2)拼凑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 第(1)题中的“核心”应依据材料一中“防止法国……找到盟友”等信息进行说明,“措施”可结合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进行回答。第(2)题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二中“凡是外国人”、材料三中“建立大德意志”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联系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应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核心: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措施:187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2)变化:由称霸欧洲大陆发展到争夺世界霸权。原因: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超过英、法两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3)主要影响: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化;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互对峙和扩军备战;国际危机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一战。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沦陷;不列颠之战;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国的抗战;珍珠港事件。(重点)2.“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难点)
德国入侵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大战的爆发
(1)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波兰速亡
(1)原因
①德军使用“闪电战”,突然袭击。
②波军武器陈旧、战术落后。
③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所谓“东方战线”。
(2)影响:德国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
比、法灭亡和不列颠之战
1.德国闪击北欧
1940年4月,德军入侵北欧,迅速占领丹麦和挪威。
2.德国闪击西欧
(1)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发动攻势,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投降。
(2)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攻入法国,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军队,保存了有生力量。
(3)法国投降
①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
②爱国的戴高乐将军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4)不列颠之战
①经过:1940年8月至1941年5月,德军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丘吉尔领导军民粉碎了这一进攻。
②意义:使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受挫,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
苏德战争的爆发和莫斯科、列宁格勒保卫战
1.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
2.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至1942年初,苏联军民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为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3.列宁格勒保卫战
1941年7月,德军对列宁格勒形成包围之势,苏联军民最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
1.防御阶段
(1)正面战场
①1938年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②1937年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2)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等重大胜利。
2.相持阶段
(1)正面战场:退居次要地位,实行“保存实力,消极等待”的战略方针。
(2)敌后战场:成为对日作战的主要区域,1940年的“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猖狂气焰。
3.世界意义
(1)有力地支援了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和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反攻。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反攻并夺取最后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背景:日本为摆脱困境,掠夺东南亚的战略物资,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2)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
(3)影响:使二战扩大至最大规模。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日本的扩张已危及美、英等国的共同利益。
(2)过程: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同时,美、英也开始向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3.建立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4.意义
(1)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和力量。
(2)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和斗志。
(3)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法国迅速亡国的原因
1.军事理论落后,根本没有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防御战的圈子,迷信阵地战和马其诺防线。
2.无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进步,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
3.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法国国内民心沮丧,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不堪一击,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就宣告投降,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缺乏同德国侵略者开战的思想和军事准备 ②坚持消极防御战略,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方面落后于德国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德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但在综合国力方面,仍然不如法国。④的叙述不正确,将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答案】 A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1)法西斯的侵略威胁到各国的利益和安全,世界各国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先后失败,严峻的形势迫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遭到进攻,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转变中立态度。
(4)美英合作,奠定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
(5)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对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2.特点
(1)由不同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组成,是特殊的军事政治联盟。
(2)由于联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大战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大战后期主要围绕着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
 
2.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最准确理解是(  )
A.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B.反映了世界所有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
C.英、美彻底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D.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基础
【解析】 抓住题干中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及其材料引文,即可明确当时英、美两国都反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军约德尔将军战后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时说:“如果说我们没有在1939年崩溃,那仅仅是由于在波兰战役期间,英法两国将近110个师在西线对德国的23个师完全按兵不动的缘故。”
材料二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法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政策有何转变?在1940年采取了什么行动?结果如何?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英国对法西斯侵略态度的变化及结果
材料解读
材料一:德国在进攻波兰时没有崩溃是因为英、法宣而不战,继续实行绥靖政策。材料二:丘吉尔阐述要坚决斗争,争取胜利
解答思路
第(1)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容易得出英国仍然实行绥靖政策,使波兰迅速亡国。第(2)题中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看出英国态度的变化:由绥靖政策到与法西斯战斗到底。第二问需要结合教材所学内容综合归纳出1940年英国采取的所有反对法西斯的军事行动。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英国对法西斯作战的成果即可
【尝试解答】 (1)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政策:德国进攻波兰时,英、法军队并没有对德国发动进攻,仍然推行绥靖政策。直接后果:波兰灭亡。
(2)转变:彻底放弃绥靖政策,要与法西斯战斗到底。行动:与德国展开“不列颠之战”。结果:粉碎了德国入侵英国的计划,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列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看出波兰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
波兰骑兵      德国装甲部队
A.苏军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B.英、法的绥靖政策
C.武器陈旧和战术落后
D.统治者指挥错误
【解析】 对比两幅图片发现,波兰军队武器陈旧、战术落后,而德国军队是机械化部队。
【答案】 C
2.(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
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66%的美国人只是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并没有赞成直接参战,故A项错误;二战全面爆发是1939年9月,材料讲的是1938年9月和1939年4月的事情,故B项错误;“先欧后亚”是美国参战后的事情,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1938年9月德国在慕尼黑会议中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咄咄逼人,一直坚持孤立主义的美国民众不得不考虑美国自身利益而改变原有的态度,故D项正确。
【答案】 D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神话,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不列颠之战
B.列宁格勒保卫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 1941年9月至1942年4月的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答案】 C
4.下图是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做的宣传海报,这一联盟形成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
B.彻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直接导致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解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材料二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 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问题、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题注意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女英雄的话及1941年红场阅兵式,然后联系有关莫斯科保卫战的史实回答问题。第(2)题同样也要注意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联系有关史实进行分析。
【答案】 (1)问题: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决心和高昂的斗志。
影响: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事件: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作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题
1.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儿’,再扔出另一个‘小孩儿’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再扔出另一个‘小孩儿’”中的“小孩儿”指(  )
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
【解析】 据所学史实判断,已扔的两个“小孩儿”应是绥靖政策的牺牲品,是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另一个“小孩儿”是指其后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牺牲品波兰。
【答案】 C
2.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  )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
【解析】 题干中的撤退“孕育着胜利”是指该撤退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从而为以后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答案】 C
欧洲桥的架设
3.观察右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  )
A.进攻波兰     
B.进攻北欧
C.进攻法国
D.不列颠之战
【解析】 希特勒入侵英国的计划没有取得成功,这是开战以来德军的首次重大失败。
【答案】 D
4.(2016·浙江卷)下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
准确的选项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 首先判断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①代表英国,②代表法国,③代表波兰,④代表苏联。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1940年进攻法国,法国投降后德国入侵英国,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故选C项。
【答案】 C
5.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关于二战中的中国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B.正面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坚持反“扫荡”
C.中国战场抗击着2/3以上的日本陆军
D.台儿庄战役是战略防御阶段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
【解析】 正面战场是指国民党的抗战,而放手发动群众、坚持反“扫荡”的是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因此B项表述错误;A、C、D三项均与史实相符。
【答案】 B
6.下图中“日本干了件什么蠢事”是指(  )
A.制造南京大屠杀
B.对美苏不宣而战
C.轰炸美国本土
D.偷袭珍珠港
【解析】 本题考查从图表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能力。从图中的“日本干了件什么蠢事……往美国牛仔屁股上捅了一刀”,结合二战过程可以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
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解析】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故希特勒、丘吉尔和蒋介石从各自立场发出上述感叹。
【答案】 B
8.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文中省略的应是(  )
A.苏、美、英、法
B.中、美、英、法
C.中、美、英、苏
D.英、美、苏、意
【解析】 二战中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是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此时法国已经投降,故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材料一 图一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
材料二 图二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
邮票中心印有“抗战救国”字样。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
图二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一漫画反映的时间及政策,评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政策。
(2)图二反映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题从漫画中美国人的话可知美国不与任何一方往来,是中立政策的体现,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时间和评述。第(2)题从时间和“抗战救国”可知美国已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中来,再结合所学有关美国参战的影响来回答意义。
【答案】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政策:中立政策。评述:这一政策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
(2)变化:由中立政策调整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意义:加强中美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方面的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5年各国军舰吨位统计简表(单位:万吨)
国家
西班牙
法国
英国
俄国
其他国家
合计
吨位数
6
22.83
60.93
16.73
15.39
121.88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1922年《五国海军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52.5
52.5
31.5
17.5
17.5
材料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轰炸机迎击日舰
材料三 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
(1945年9月22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15—1922年美国海军实力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中途岛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答案】 (1)变化:美国从海军实力微不足道变为与英国并驾齐驱的一流海上强国。原因:美国19世纪末成为工业强国(经济强国);一战中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一战中与一战后大力发展海军,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海权意识强化。(任答三点即可)
(2)不正确。理由:战争虽然起到了加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作用,但是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以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法西斯威胁全人类。意义:中途岛海战后,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美国转守为攻。
(3)目的:消除日本对美国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实质:扩张美国在东亚的势力。第四节海湾战争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海湾战争。2.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重点)
2.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难点)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1.背景
(1)苏联: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衰落并逐渐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2)美国:因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超越遏制”,减少了对中东的控制和争夺。
(3)伊拉克:其地区霸权主义势力再度抬头。
2.时间:1990年8月2日。
3.目的:称霸阿拉伯世界。
4.结果: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
联合国解决海湾危机的努力
1.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第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和平解决海湾危机。
2.以后,安理会又先后通过了11项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促使伊拉克撤军。
3.尤其是11月29日通过的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军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期限,在此之后安理会成员国与科威特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遵守联合国的各项决议。
海湾战争的经过
1.开始爆发
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开始实施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
2.第一阶段
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连续38天的地毯式空中打击。
3.第二阶段
1991年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地面进攻,采用陆海空联合行动、多路进攻与主力包围相结合的战法。2月26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所有决议。
4.战争结果
以伊拉克遭受沉重打击而告结束。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海湾战争同以往历次局部战争相比较,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高技术兵器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
(1)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样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已成为战争的中心环节。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
2.影响
(1)海湾战争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
(2)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海湾战争还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
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从背景看,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存在领土问题、民族矛盾,都与伊拉克想建立霸权有直接关系。
(2)从过程看,伊拉克都遭到沉重打击。
(3)从影响看,战争给地区造成紧张局势,导致中东国家的分裂。
(4)从结果看,伊拉克的霸权梦想都没有实现。
2.不同点
(1)前者存在宗教矛盾,后者不存在。
(2)前者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后者只是伊拉克遭到重创,多国部队损失较小。
(3)前者属于常规局部战争,后者是高科技局部战争。
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爆发的相同因素是(  )
A.领土争端     
B.宗教矛盾
C.高科技战争
D.大国“分而治之”政策
【解析】 A项属于两次战争共同的因素;B项只符合两伊战争;C项是海湾战争的特点,与题意不符;D项都不符合。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海湾战争的特点及其成因
材料解读
材料一:一战后富勒提出了坦克制胜的军事理论,对传统的军事理论是一种突破。材料二: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高科技手段、先进武器装备,从空中到地面打击伊拉克并取胜
解答思路
第(1)题中第一问主要结合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机械化武器坦克的应用为例来归纳其军事思想;第二问应遵循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这一规律总结。第(2)题中第一问海湾战争的特点要结合材料二中的有关信息如“大规模的空中打击”“高精确度‘灵巧炸弹’”“依托高技术优势”等进行归纳概括;第二问则要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找决定性因素
【尝试解答】 (1)军事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军事思想:指出了未来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坦克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进攻比防御拥有更大的优势。决定性因素: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特点: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决定性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在战争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1.1990年,伊拉克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认为发动战争的有利国际形势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
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
C.两极格局逐步解体造成国际局势动荡
D.中东和平取得很大进展
【解析】 伊拉克领导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即将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正是自己建立地区霸权的有利时机。
【答案】 C
2.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态度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这表明(  )
A.中国站在伊拉克一边
B.中国要维护自己在海湾的利益
C.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是负责任的国家
D.中国反对美伊直接会谈
【解析】 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危机的态度,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答案】 C
3.下图所描述的为海湾战争前美国在中东地区集结部队的情景。海湾战争中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是(  )
A.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威胁到了世界和平
B.科威特的积极要求
C.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侵犯
D.联合国安理会的要求
【解析】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找出根本原因,A、B、D三项虽然本身表述正确,但不是美国积极参战的根本原因,只有C项揭示了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4.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显著不同是(  )
A.战争人数    
B.激烈程度
C.大国参与
D.战争观念
【解析】 以往的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海湾战争将大量的现代高科技军事技术投入到战争中,因而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伊拉克坦克      图二 美国军舰发射
开进科威特城      “战斧”式巡航导弹
请回答:
(1)图一发生于什么时间?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针对伊拉克发动的进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采取了哪些行动?
(3)图二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据此分析,海湾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对以后的世界军事舞台有何影响?
【答案】 (1)时间:1990年8月。主要原因:伊拉克与科威特矛盾由来已久;两伊战争使伊拉克负债累累;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等。
(2)“沙漠盾牌”“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3)高科技战争。影响: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它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一、选择题
1.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主要有(  )
①边界纠纷 ②石油问题 ③债务问题 ④宗教派别之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领土、石油及债务问题上,两国同属伊斯兰世界,④错误,故选D项。
【答案】 D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联合国采取的措施是(  )
A.通过了第660号决议,武力解决海湾危机
B.共通过了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11项决议
C.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军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期限
D.通过了第665号决议,决议对伊实行空中封锁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在“武力”,B项错在“11项”;D项错在“665号”。
【答案】 C
3.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组织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其直接刺激因素是(  )
A.控制石油资源
B.伊拉克侵略科威特
C.萨达姆的专制
D.世界和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由于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美国为了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实施“沙漠盾牌”计划。
【答案】 B
4.下列关于“沙漠风暴”行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
B.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地面进攻
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
D.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
【解析】 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打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空中打击为主,被称为“沙漠风暴”;第二阶段为地面进攻,而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则被称为“沙漠盾牌”。
【答案】 A
5.海湾战争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双方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美军战斗伤亡
死亡
约2万人
148人
受伤
约8万人
458人
发生上表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伊拉克地势平坦
B.伊拉克军队仓促应战
C.美军人多势众
D.美军广泛使用高科技
【解析】 由表格可以得出,海湾战争中美伊双方伤亡人数悬殊。海湾战争是现代高科技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6.海湾战争的特点是(  )
①实施大规模的空中作战,为地面作战铺平道路 ②采用各种先进的指挥系统,使用大量的高技术兵器和装备的高科技战争 ③是一场真正的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现代化战争 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
【答案】 D
7.“冷战”行
将结束、新旧世界格局交替之际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是(  )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两伊战争
C.海湾战争
D.第三次印巴战争
【解析】 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1980年的两伊战争和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都发生在“冷战”结束前,海湾战争则是在1991年,是“冷战”行将结束、新旧世界格局交替之际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答案】 C
8.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它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 ②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 ③使各国军事界对传统的战争观念进行重大反思 ④苏联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有所增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由于苏联处于解体前夕,已无力与美国在海湾地区抗衡,其控制力减弱,故④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东尼·斯沃福德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他曾说:“当看到燃烧的石油井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的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
材料二 当坦克出现以后,又发展成了机动作战。由于一大批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比如,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海、陆、空、天、电一体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心理战”等。
材料三 大量高科技在海湾战争中的运用给战争双方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除去带动战争升级、加大伤亡外,对环境及人的影响也在延续。如近年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前增加了4.6倍,伊拉克成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战前的7倍……造成这种状况的元凶就是“贫铀弹”。“贫铀弹”对人体的危害在于导致癌症、不可逆的肾损伤、免疫系统紊乱、影响生殖功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如何看待美国出兵海湾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科技对战争与人类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石油”,联系伊拉克对科威特战争的真实目的在于抢占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提高其在国际中的地位,但这影响了西方大国对石油资源的占用,尤其是美国,从而看出美国的真实目的。第(2)题注意高科技在战争中的运用对伊拉克的打击。对于高科技的认识,认识其在推动战争升级、增加战争危害的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答案】 (1)表面上,打击伊拉克的侵略行动,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际上是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显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2)高科技的运用不仅推动战争升级,增加战争危害,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加快了战争的结束但其后果相当严重。对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带来长期的影响。
10.1950年9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二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 72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特点。
(2)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怎样不同的作用?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需据材料信息“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夜间白刃战”“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概括答案;两次战争的主要区别是常规战争和高科技战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回答。第(2)题应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操纵联合国干预朝鲜内战,海湾战争期间联合国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惩罚伊拉克而授权对伊动武,从正义行动角度分析其作用不同,原因是世界多极化的结果。
【答案】 (1)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作用: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未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作用。原因:联合国成立初期受美国操控;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开始成为国际上伸张正义的讲坛。第五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2.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法西斯的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重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难点)
惨痛的历史教训
1.灾难
(1)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人类物质文明遭到严重破坏。
(2)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
(3)法西斯国家也给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教训
(1)反对侵略、保卫和平,已成为世界人民日益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悲剧绝不允许重演。
(3)时刻警惕侵略国家的突然袭击。
(4)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遏制局部战争。
(5)不能对侵略者进行任何姑息纵容。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团结就是力量。
3.战略指导正确。
4.战争动员有力。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2.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新的强大力量。
3.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学术的发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1.胜利原因
(1)从战争性质看,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明显的正义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2)从统一战线看,同盟国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结成了空前广泛的统一战线,增强了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内部团结和战略协同,对法西斯国家形成了绝对的力量优势,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3)从战略指导看,中、美、英、苏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相继召开了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加强了联盟各国的战略指导,确保了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苏联实行“先西后东”、美英坚持“先欧后亚”等战略的有效实施,较好地处理了两线作战问题。
(4)从战争动员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以《联合国家宣言》为指导,实行了广泛有效的政治动员、军事动员和经济动员,增强了各国人民战胜法西斯国家的信心,调动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对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2.历史教训
面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与威胁,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不可以邻为壑。
 
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的启示不包括(  )
A.纵容侵略势力最终既害人又害己
B.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可演变成正义战争
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密切合作
D.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主要途径
【解析】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势力,结果却是害人害己;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苏之间的合作加快,《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说明大国之间的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防止战争扩大的主要途径;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会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性质也不会变。
【答案】 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能完全被摧毁,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的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精神,拼命抵抗,至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卷
材料三 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万人,而伤者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请回答:
(1)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上,有哪些主要观点?
(2)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
(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
(4)西方人士在分析日本战败原因方面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日本战败的原因
材料解读
材料一:对于日本战败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材料二:日本人信奉武士精神,很难在短时间内征服。材料三: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造成大量日本人民死伤
解答思路
第(1)题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即可。第(2)题要从原子弹对日本战局和人员伤亡两方面分析作用。第(3)题日本人民是无辜受害者,注意认识的角度。第(4)题从真正、全面的日本战败原因来评判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客观
【尝试解答】 (1)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是战胜日本的原因;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对日宣战是决定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是战胜日本的根本原因。
(2)评价: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作用。
(3)认识:许多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应负一定责任。
(4)原因:不客观公正。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起的巨大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应是(  )
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广岛 毁于战火的德国科隆城 走过布满尸体的集中营的儿童
A.法西斯的罪恶    
B.战争带来的灾难
C.绥靖政策的恶果
D.胜利者的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题中三幅图片反映的都是战争带来的惨象,故B项正确。
【答案】 B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
【答案】 D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世界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战争的正义性 ②战略指导正确 ③团结就是力量
④战争动员有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项。
【答案】 D
4.二战胜利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  )
A.使人类文明得到拯救,世界和平得以恢复
B.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C.使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D.推动了科技发展
【解析】 二战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其胜利赢得了和平与进步,人类文明得以拯救,所以A项是历史意义。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欧洲人是如何践行材料中的名言的。
【解析】 第(1)题提取材料一中“一场大悲剧结束了”“绝不能走回头路”“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等信息。第(2)题深刻把握材料给出的“宽恕,但不忘记”的名言,结合欧洲特别是法德关系缓和合作的史实回答。
【答案】 (1)二战是一场大悲剧,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要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不断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2)法、德两国摒弃前嫌,实现和解,共同促成欧洲一体化建设。
一、选择题
1.斯大林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解析】 材料体现了战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威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  )
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 ②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危害 ③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
④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纳粹德国极端仇视犹太人,推行极端的民族主义,不是西方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因此,②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B
3.1945年,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指出:“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一观点建立在(  )
A.对法西斯深刻仇恨的基础之上
B.对世界大战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
C.美国是世界主宰的基础之上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的基础之上
【解析】 题目中的“不在……解释过去……在于……警戒未来”,表明了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和珍视,这建立在人类对战争灾难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
【答案】 B
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B.英、美等国从根本上放弃反共政策而联合苏联
C.法西斯国家战争消耗太大,无力继续战争
D.美、苏、英等大国的奋勇斗争
【解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取得最后胜利,是由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互相支持,团结战斗,故本题选A项。
【答案】 A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  )
A.旨在打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有利于和平反战思潮勃然兴起
C.同盟国为制止法西斯侵略而战
D.由于法西斯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制止法西斯毁灭人类而战,故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 C
6.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  )
A.美国的原子弹
B.苏联的对日宣战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观的理解。整体史观是从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体着眼考虑问题。D项正确。
【答案】 D
7.
《人民日报》在2011年9月3日发表了《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复兴力量》的社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削弱了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美国以外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②不正确。①③④都是二战的影响。
【答案】 C
8.“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性因素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A、D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科技决定战争胜负的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201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一幕幕战争的场面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段历史给世人留下许多启示。
图一 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  图二 在日军“扫荡”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1)除历史课堂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这段历史?
(2)图一、图二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而今天,日本却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其侵略事实。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3)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什么?试举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法西斯的一件事例。
(4)以上信息给我们哪些启示?
【解析】 第(1)题较灵活,只要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即可。回答第(2)题时要做到: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上对日本进行批判。第(3)题只需把所学知识正确迁移。第(4)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上网;观看电影、电视;查阅图书;调查访问等。
(2)日本法西斯极其残暴;日本否认战争罪行,不能正视历史,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事例: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苏军对日作战等。
(4)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12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东京审判)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他称,“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作出的裁决”。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猛烈批评。
——2014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866.84万
3300万
4166.84万
中国
2100万
14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30万
100万
730万
日本
274.7万
400万
674.7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40.5万
150万
190.5万
英国
37.5万
120万
157.5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安倍晋三质疑东京审判的理由。他认为合理“裁决”应该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的合法性。简要分析60多年来,日本一直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分析依据“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的,应该说是战胜国一方作出的裁决”。第(2)题分析东京审判的合法性,应从审判国家与被审判国家两个角度分析。从日本来看,是二战发动国家之一,其军事行动是侵略与非正义的。从材料二分析可知日本的军事侵略给中国等被侵略国家带来了灾难,因此,日本战败投降后,应为自己的行为而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相关协议与公告对日本的处理具有合法性。日本质疑东京审判合法性反映出的问题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可从历史因素、当今的经济政治状况和民族特性来分析归纳。
【答案】 (1)东京审判是战胜国单方面的裁决。他认为合理的“裁决”应该由日本自己来决定,也就是“罪犯审判罪犯”。
(2)合法性:日本法西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给世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灾难;同时,日本也是战败国,根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等,以及日本天皇颁布的投降诏书。
原因:外部原因:“冷战”时期,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扶植日本,保留天皇,放松对日本的战争责任的追究;内部原因: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右翼势力死灰复燃,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罪责,此外还有日本民族特性等因素。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4)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2.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国家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苏联的参加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项不是进步性;苏联的参加与否不能决定其是否有进步性,B项错;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20世纪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分析及影响
1.阶段分析
阶段
特点
原因
重大事件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
赫鲁晓夫推行与美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政策
缓和:①苏承认联邦德国;②赫鲁晓夫访美紧张:①第二次柏林危机;②古巴导弹危机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苏:①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与美国差



;②推进积极进攻战略美:①经济增长趋缓;②越南战争陷入泥潭
苏:①对欧采用缓和战略;②在亚、非进行扩张,出兵阿富汗美:①从越南撤军;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80年代
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苏:①经济困难;②戈尔巴乔夫放弃争夺策略美:①经济复苏;②里根采取强硬态度
苏:①从阿富汗撤军;②放松对东欧控制;③中、苏关系正常化美:①里根主义;②“星球大战计划”
2.影响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美苏的争霸使局部战争层出不穷;但双方互相牵制,也有力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和80年代的苏联都调整了对外战略,其相似之处是(  )
A.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B.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从美苏对抗转为战略合作
D.从美苏战略合作转为对峙
【解析】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等因素,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尼克松主义”外交方针,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外交“新思维”,从阿富汗撤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答案】 B
准确认识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均为美国所倡导,反映了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愿望。
(2)都是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
(3)宗旨都宣称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4)都曾为大国所控制或操纵,为维护和平发挥过一定作用。
2.不同点
(1)原则不同:国联强调大会全体一致原则,这在运行机制上有很大弊端;而联合国强调“五大国一致”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
(2)作用不同: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有限,并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联合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3)结局不同:国联因未能制止侵略而威望急剧下降,终因毫无作为而消亡;联合国由于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作用重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4)任务不同:国联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是要防止世界大战,尊重人权和民族自决。
(5)成员不同:国联把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在外,且美国未参加;联合国则是美、苏两个大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后者更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
3.一位当代中国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主要是指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  )
A.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遏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解析】 根据两个国际组织成立于一战和二战后的史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三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
综合检测(四)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世纪40年代,乔治·凯南在致美国国务院的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A.英国 
B.苏联 
C.日本 
D.德国
【解析】 从材料中的“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可以判断,这个政治力量应该指的是苏联,因为苏美之间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
【答案】 B
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解析】 本题强调的是“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即“二战”结束,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重建世界指的是新的世界格局,其主要原因是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而迅速分裂,故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3.“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项。
【答案】 D
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对国会的咨文中说:“土耳其的国家完整,对于中东秩序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他这里重视土耳其的目的是(  )
A.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向中东地区扩展
B.帮助土耳其实现民族独立
C.以土耳其为阵地夺取中东的石油资源
D.控制中东阿拉伯国家
【解析】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提出对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在美国援助下,土耳其资产阶级政府取得内战的胜利,共产党及其游击队武装失败,A项正确。
【答案】 A
5.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美国通过贷款来带动西欧经济发展并控制这些国家。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漫画内容;C项也错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拒绝了美国的援助。只有D项体现了美国通过对西欧的援助控制了西欧这一信息。
【答案】 D
6.“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和激烈,又体现了它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柏林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对抗与妥协,处于战争边缘而未爆发战争,这是“冷战”的基本特点,③④体现了这一特点。越南战争是“热战”不是“冷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体现不出材料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故①②不选。
【答案】 B
7.在长达几十年的美苏争霸中,争夺与缓和往往相伴而生。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不符合“缓和”特征的是(  )
A.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B.苏军入侵阿富汗
C.《中导条约》的签署
D.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
【解析】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应强烈,使美苏关系紧张起来。A、C、D三项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答案】 B
8.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
①争夺经济霸主的地位 ②核武器成为争霸力量
③以军事集团作为依托 ④体现不同制度的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北约和华约为依托,以核武器为威慑力量,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故D项符合题意;二战后,美国属于世界经济霸主,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D
9.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既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也有握手言欢的缓和与对话;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对抗,也有经济上的较量。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  )
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相处
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
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解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对苏联采取“冷战”遏制战略;赫鲁晓夫上台后,随着苏联实力上升,对外推行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争霸战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变化,美国对苏联先后提出“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里根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20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
B.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C.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反映了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解析】 联合国建立后的初期,它只是大国发言施舍的工具,依靠它,大国可以在世界各地实现自己的野心,而小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是很低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22分,第12题18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先进武器来打,但是我知道第四次用什么,石头和棍棒。
——爱因斯坦
材料二 美苏两国的争霸完全出于各自的利益,忽视了全人类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也毫无结果,双方僵持不下。与此同时,世界上寻求和平的呼声不断增长。随着美国侵略战争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形成了“新左派”,他们大多由年轻人构成,对政治、社会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热情,他们反对战争,要求民权,在他们的影响下,美国的妇女也兴起了女权运动,她们积极地参加反战运动。
请回答:
(1)爱因斯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说出材料一中的那句话的?他说第四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和棍棒”来打的含义是什么?(10分)
(2)从材料二看,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有何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斗争的重要意义。(8分)
【答案】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立和争霸斗争,使“冷战”乌云覆盖整个世界,核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含义:再次进行世界大战将使人类文明毁灭,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倒退。
(2)年轻人和妇女成为反战重要力量,反战与关注国内政治、社会问题尤其是民权和女权等问题紧密结合。
(3)给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有效地遏制了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爆发,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同时使美、苏两国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得不放弃战争,开始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与对话。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的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铲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二 赫鲁晓夫调整了苏联对外战略。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总结报告中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声称,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赫鲁晓夫改变了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全面对抗的外交方针……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布什说:“我们能结束一个相互为敌的漫长时代,写下我们两国历史上的一种新的篇章,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和一种牢固的和平。”
戈尔巴乔夫说:“在友好关系的新大厦上又加高了一层。”
苏联《共青团真理报》认为:“白宫的主人今天头戴胜利者的光环骑在马上。”“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头戴的却是殉难者的光环。”
——对1991年7月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次会晤的评价
请回答: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不同历史阶段苏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12分)
(2)《共青团真理报》对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次会晤的评价正确吗?为什么?(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美苏关系在二战后发展演变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及人物可判断出时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苏美外交的特点及影响。第(2)题应从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影响的角度分析。
【答案】 (1)斯大林时期:全面对抗美国政策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时期: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戈尔巴乔夫时期:寻求与美国等国家全面缓和。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别是:使美苏“冷战”局面形成和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争霸的形成;促使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
(2)正确。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节战前的局部战争和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1.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及不能遏制二战爆发的原因。(重点)2.英、法的绥靖政策。(难点)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原因
经济危机使意大利遭受沉重的打击,墨索里尼企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概况
(1)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2)1936年5月,吞并埃塞俄比亚。
3.英、法的政策
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虽对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制裁,但并未对意大利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
1.全面侵华
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2.中国抗战
(1)在中共倡议下,中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抗日战争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构成,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
西班牙内战
1.背景
(1)西班牙于1931年建立共和国。
(2)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组建联合政府。
2.爆发
1936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佛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
3.各种力量的反应
(1)德、意:提供装备,直接参战。
(2)共产国际:组成“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
(3)英、法:“不干涉”政策。
4.结果
1939年3月,共和国政府灭亡,佛朗哥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5.性质
是西班牙内战,同时具有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性质。
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协定》
1.英、法的绥靖政策
(1)起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初露端倪。
(2)发展
①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②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美三国正式予以承认。
(3)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慕尼黑协定》
(1)时间:1938年9月。
(2)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3)内容: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
(1)使苏联失去了对英、法的信任,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背景
(1)1936年,德、意签订秘密协定,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1937年,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2.过程
(1)1938年3月,德国入侵奥地利,使其成了德国统治下的一个省。
(2)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
3.影响
(1)法西斯国家获得众多的资源。
(2)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
1.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
(4)法西斯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
2.表现
(1)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控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实际上是一种纵容。
(3)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实际上是纵容德、意。
(4)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5)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3.实质
保全自己,维护既得利益,将祸水引向苏联。
4.教训
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1.下面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解析】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英、法、德、意狼狈为奸,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割其领土给德国,侵犯别国的主权,严重违背了国际惯例。
【答案】 D
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局部战争及不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局部战争
(1)中国:1931年开始的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战争。
(2)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
(3)西班牙:1936—1939年的内战,它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2.原因
(1)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
(2)由于美、英、法等一些大国推行纵容、绥靖、中立自保政策,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2.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班牙内战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西班牙成为参加二战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内战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加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一场国际冲突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把握西班牙内战爆发时的国际局势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围绕西班牙内战有世界各派力量,但归纳起来只有三种:法西斯势力、反法西斯势力和推行绥靖政策的西方大国。二战的爆发就是上述各种力量对比的结果,所以,西班牙内战实际上是二战的预演。
【答案】 C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
——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解读
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各国的态度
解答思路
第(1)题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做出预测的依据,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大国关系有清晰的梳理和认识。第(2)题实质要求回答绥靖政策对远东的影响,强调概括不要展开
【尝试解答】 (1)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
(2)影响: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一、选择题
1.面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英国操纵的国际联盟采取的态度是(  )
A.坚决制止      
B.漠然置之
C.变相纵容
D.中立政策
【解析】 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了侵略,而英、法操纵的国联却对其没有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其实是一种变相纵容。
【答案】 C
2.二战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德国吞并奥地利
【解析】 A项发生于1935年,B项发生于1936年,C项发生于1931年,D项发生于1938年。
【答案】 C
3.促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朗哥发动军事叛乱
B.“国际纵队”参战
C.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
D.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正是因为德、意法西斯公开进行武装干涉,才使反击右翼势力的内战变成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 D
4.1938年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  )
A.波兰
B.奥地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埃塞俄比亚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推测,其指代的事件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进而推测,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长城抗战  
图二 奔赴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军队
图三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局部)
请回答:
(1)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
(2)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
【解析】 第(1)题首先要明确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和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主要特点。第(2)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对大国绥靖政策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用的认识。
【答案】 (1)中国的抗日战争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西班牙内战既是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动保守势力的革命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2)20世纪30年代的局部战争打击了国际法西斯的侵略势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西方大国的纵容、绥靖政策,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来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一、选择题
1.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半岛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二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解析】 据“意大利”“非洲沙漠”等信息可判断,材料中政治人物所指的是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答案】 C
2.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自己购买武器,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  )
①表明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 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违背了其宗旨及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埃塞俄比亚之所以在国联中遭受这种待遇,主要是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而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带①的选项。
【答案】 D
3.聂耳和田汉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1934年)中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句,其实质是指(  )
A.重新修筑起万里长城
B.进行长城阻击战
C.全民族共同投入抗战
D.组成第二次反日同盟
【解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全国人民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 C
4.歌曲《雅拉玛》中唱道:“▲▲▲有个山谷叫雅拉玛/人们都在怀念着它/多少个同志倒在山下/雅拉玛开遍了鲜花/国际纵队留在雅拉玛/保卫自由的▲▲▲/他们宣誓要死守山旁/打败法西斯狗豺狼。”上述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  )
A.中国的抗日斗争
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C.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D.波兰的抗德斗争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国际纵队”“法西斯狗豺狼”可以判断,歌曲《雅拉玛》反映了西班牙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因此答案为C项。
【答案】 C
5.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
——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D.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结成了反西班牙联盟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共产主义传染病”可以看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之一,英国统治者视消灭“共产主义传染病”的德、意为其“有益的朋友”,说明英国的态度实质仍是推行绥靖政策。
【答案】 B
6.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至此,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解析】 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从题目给定的选项来看,只有A项符合要求。
【答案】 A
7.丘吉尔在191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人类的两个强大的支脉,斯拉夫人和条顿人(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目前都陷于最深的灾难之中。一个曾是我们战时的敌人,一个曾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他们走到一起,那是绝对不可取的。”下列条约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预言的是(  )
A.《布列斯特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反共产国际协定》
【解析】 根据丘吉尔的言论,斯拉夫人指的是苏俄,条顿人指的是德国,二者走到一起的条约是1939年8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故选C项。
【答案】 C
8.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手中挥舞着一纸“英德和平宣言”,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了保证”。首先击碎这一和平的是
(  )
A.德军吞并苏台德区
B.德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德军入侵波兰
D.《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解析】 由题干意思可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慕尼黑协定》已经签署,而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打破了这一“和平”协定。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题第一问“行动”根据材料“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向奥地利进军”概括;第二问根据材料“作为一种试探”“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分析回答;第三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思潮”根据材料“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概括,“原因”根据材料“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等概括。第(3)题中“政策”很容易概括,“原因”根据材料“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等分析,“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回答时要分层次、多角度。
【答案】 (1)行动: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心理变化: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影响: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思潮:和平主义思潮。原因: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政策:绥靖政策。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后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协定签订后,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二 日本驻英国大使吉田茂指出:“尽管日本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个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骨子里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协定”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德日的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吉田茂为什么说德、意、日要联合起来对付英法和美国?
(3)请以20世纪30年代的事例证明,德、意、日三国已挑战了英法和美国。
【解析】 本题以德日勾结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为突破口,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1)题根据“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应围绕旧格局由谁主导,而法西斯国家要打破旧格局回答。第(3)题注意紧扣教材知识即可举例答出。
【答案】 (1)1936年11月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一策略表面上打起了“反共”的旗号,好像站在了英法的一边。
(2)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英法和美国主导,日、德、意三国受到束缚。随着三个法西斯国家势力的增长,它们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注定最终要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
(3)德: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于次年占领莱茵非军事区。1936年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意: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日: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第二节中东战争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中东战争的发展过程。2.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
1.掌握中东战争的发展历程。(重点)2.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难点)
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1.中东问题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中东问题是指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犹太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3.中东问题的由来
(1)优越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地区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石油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3。
(3)复杂的民族矛盾: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各种宗教之间和宗教派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4)犹太人的复国运动
①历史上,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先后居住过的地方。
②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犹太人被迫离开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批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次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
(1)背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很快得到苏、美的承认。
(2)交战双方:埃及、伊拉克等阿拉伯联盟军队与以色列。
(3)结果
①以色列多占了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划给阿拉伯国的土地6700平方千米。
②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建立的阿拉伯国也未建立起来。
(4)影响:在中东地区埋下了长期战乱的祸根。
2.第二次中东战争
(1)导火线: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状况:英、法联合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埃及军民奋起抵抗。
(3)结果:英、法两国失败。
(4)影响
①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在埃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开始土崩瓦解。
②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战略主动权,但它的侵略行为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
③埃及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在全世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赞誉。
3.第三次中东战争
(1)背景
①20世纪60年代后,美苏在中东的争夺愈演愈烈。
②以色列把埃及看作头号劲敌,一直寻找打击它的机会。
③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加深了以色列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仇视。
(2)爆发:1967年6月5日早晨,以色列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3)结果
①以色列大获全胜,获得了大量土地。
②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损失惨重。
③造成5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④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成为再次爆发战争的重要原因。
4.第四次中东战争
(1)背景
①苏联和美国从各自利益出发,竭力在中东制造和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
②1970年10月,萨达特就任埃及总统,致力于加强备战。
(2)爆发:1973年10月6日,埃、叙两国军队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3)结果:1973年10月28日,埃以、叙以最终实现停火。
(4)影响
①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以冲突中最残酷的一场战争,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②双方都是“不胜不败”的结局,促使阿、以双方开始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新途径。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
1.这种艰巨性,首先来自阿以之间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分歧,这是中东问题的症结所在。
2.中东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还因有外部势力对中东事务的插足。
3.从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关系来看,它们之间的不团结也增加了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
导致中东问题形成的复杂因素
1.历史因素
巴勒斯坦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其中,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2.地理因素
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是扼守三洲、两洋、四海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苏伊士运河是波斯湾各主要产油国通往欧美各国的主要通道。加上该地区富产石油,引起各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
3.大国插手
英国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及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竭力支持犹太人的复国运动。1947年,在英、美操纵下,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激化了该地区的矛盾。
4.矛盾激化
(1)日趋激化的阿、犹民族矛盾,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是导致该地区不稳定并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2)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为了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势力,美、苏一度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插手中东事务,增加了中东问题解决的难度。
 
1.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介入中东地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不安,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B.保护犹太人的安全
C.实施战略控制
D.同情阿拉伯人
【解析】 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事务,主要是觊觎这一地区的资源和战略地位。
【答案】 C
四次中东战争的相同点
1.国际背景
美、苏两国“冷战”不断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格局日益形成和强化;同时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2.战争起因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宗教矛盾、领土矛盾是历次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英、法、苏、美等大国插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持续时间
历次中东战争的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没有出现旷日持久的战况,时间最长的战争持续一年多,最短的战争仅仅打了几天。
4.基本结果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领土,但没有得到阿拉伯邻国对其合法地位的承认。
5.主要影响
严重破坏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同时,恶化了阿以之间的矛盾,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
B.反映了中东地区复杂动荡的局势
C.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灾难
D.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解析】 历次中东战争与交战双方争取合法的生存权利直接相关,不能用“正义”或“非正义”来界定,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何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3)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中东问题的由来和艰难的和平之路
材料解读
材料一:美国学者认为,谁掌握了中东地区谁就能掌控世界,体现了美国称霸的野心。材料二:二战后,美、苏分别支持不同的中东国家,造成中东地区的对立
解答思路
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谁控制了……掌握了世界命运”回答,大国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考虑了自身的利益,是为了控制这一地区。第(2)题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抓住关键语句“苏联支持的……”“美国支持的……”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在回答时注意围绕造成中东问题的原因去概括
【尝试解答】 (1)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目的: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原因: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局势的复杂性。
(3)注意: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减少大国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尊重相互的宗教民族信仰。
一、选择题
1.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该地区矛盾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的宗教文化有(  )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
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解析】 佛教起源于印度,主要在东方传播,巴勒斯坦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汇集的地方,其中耶路撒冷是这三大宗教的圣地。
【答案】 D
2.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
A.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立以色列国
B.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C.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
D.以色列突袭埃及、叙利亚和约旦
【解析】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成为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借口。
【答案】 B
3.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断发生,那么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症结是(  )
A.不同的宗教信仰   
B.地区恐怖主义
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D.英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巴以双方都对巴勒斯坦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双方在主权上毫不让步,存在严重的分歧,这是长期冲突的关键。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因素,故选C项。
【答案】 C
4.“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48年到1973年间,先后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下列各项中,属于这4次中东战争的共性的是(  )
A.西方大国都没有直接参战
B.阿拉伯国家都损失了大片领土
C.阿拉伯国家都运用了石油武器
D.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
【解析】 从1948年5月,埃及等五国和以色列进行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到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联合国都采取了干预行动,A、B、C三项不是共性,表述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面材料: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家特别政权……
规定阿拉伯、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的边界。……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阿拉伯国面积11000平方公里(分三块,有走廊连接)。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基本内容。
(2)上述决议内容得到实施的是哪些?
(3)上述决议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认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有效信息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概括。第(2)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战争及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难以解决的原因可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概括回答。
【答案】 (1)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联合国管理的耶路撒冷特别政权。
(2)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建立犹太国。
(3)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大片原定划分给阿拉伯国的土地,但阿拉伯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原因:历史的渊源;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大国的干涉。
一、选择题
1.中东地区是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之地”。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
①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②民族成分复杂 ③多样化的文化传统 ④大国插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的因素。
【答案】 C
2.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勒斯坦问题。下面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来源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 ②世界大国插手该地区事务使之复杂化 ③在多次武装冲突中,以色列占据了优势 ④联合国在该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巴勒斯坦问题是指围绕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等问题,相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世界大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干预巴勒斯坦问题,使之复杂化。围绕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先后打过五次中东战争,基本上是以色列取胜。联合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作用不大。
【答案】 C
3.犹太复国运动得到英、美的支持,其原因是(  )
A.犹太民族相对于阿拉伯民族而言力量弱、人数少
B.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残酷迫害
C.巴勒斯坦是犹太民族的起源地
D.英、美为了借助犹太人控制中东地区
【解析】 19世纪末,英、美控制了该地区,为了达到长期控制、便于统治的目的,英国支持联合国的“分治”决议,支持犹太人复国。巴勒斯坦占据中东地区的关键位置,犹太人成了控制阿拉伯人的直接力量。A、B、C三项属于事实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4.以下选项对中东战争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的战争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B.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C.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
D.以色列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了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解析】 历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迫使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地位。故D项表述明显错误。
【答案】 D
5.1995年,推动巴以和解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在一次群众集会上遇刺身亡。拉宾遇刺说明(  )
A.中东和平之路被迫中断
B.中东和平之路的曲折和艰难
C.拉宾的执政违背了以色列人民的意愿
D.阿拉伯国家不希望与以色列和谈
【解析】 拉宾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之路是非常曲折而艰难的。A、C、D三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6.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以色列国成立
A.以色列国成立得到部分阿拉伯国家的认可
B.以色列国成立是犹太复国运动的成果
C.以色列国是依据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成立的
D.以色列国成立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解析】 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这说明阿拉伯国家都反对以色列建国。
【答案】 A
7.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①以色列从西方国家购进大量武器 ②阿拉伯的侵略行为遭到全世界人民反对 ③以色列装备先进且有西方大国的支持 ④阿拉伯国家内部出现矛盾,缺乏统一指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答案】 D
8.识读下图,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 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 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由图中战争的参与国是英、法、以色列和埃及,范围在中东地区,可知该战争是苏伊士运河战争,这场战争削弱的是英、法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不是美国。排除①。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
——“贝尔福宣言”(1917年)
材料二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面积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连贯)。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共管。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
将来治理问题决议(1947年11月)
材料三 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从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中可以看出,犹太国占有了巴勒斯坦56%的土地,而当时犹太居民(大约60万人)只占当地总人口的31%;相应的,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却只有40%……决议通过时,犹太人仅占有巴勒斯坦总面积6%的土地,这就是说,当地的阿拉伯人还要把自己世代居住的一部分土地让给犹太人。
——黄培昭《巴以冲突回顾》
材料四 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请回答:
(1)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实际上是英国实行的什么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在中东地区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巴以冲突的最初由来。
(4)材料四的声明发表的背景是什么?随后阿拉伯国家采取了什么行动?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巴黎和会对殖民地的处理方式进行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数据,不难得出结论。第(3)题结合材料一,可以得出犹太复国主义;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可以得出联合国的巴以分治决议有失公平。第(4)题结合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背景进行回答。
【答案】 (1)“分而治之”政策。委任统治。殖民统治。
(2)阿拉伯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2/3,实际占有土地为地区的94%;犹太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1/3,实际占有土地为地区的6%。按决议,以色列分得巴勒斯坦总面积56%的土地。结论:决议是不公平的,为长期冲突留下祸根。
(3)犹太复国主义;阿拉伯人认为联合国的巴以分治决议不公。
(4)背景: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10.阅读下面材料: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又称“十月战争”。
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大片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一个定义,并概况中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中东战争”定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东战争的特点”根据材料从时间、规模、结果、外国势力干涉等角度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宗教矛盾、石油资源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定义:中东战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特点: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结果互有胜负,伤亡、损失惨重;埋下动荡隐患。(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的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的矛盾与冲突;国际势力的不断插手。第二节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2.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掌握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主要史实及特点。(重点)2.分析战后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原因、特点、影响。(难点)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兴起原因
(1)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之间的对抗引起各国人民的警惕和忧虑。
2.主要活动
(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①时间、地点:1949年4月,巴黎和布拉格。
②宗旨: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一国干涉他国内政,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保卫世界和平。
③内容:通过《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和《告世界人民书》等文件,选举领导机构。
(2)其他活动:到1956年6月共召开23次会议,制定和通过一系列宣言和决议。
3.意义
对发展国际和平力量、推动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制约战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
(1)核武器的出现,是对世界和平乃至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2)战后初期至50年代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和忧虑。
2.时间
1955年7月,由罗素和爱因斯坦等11位科学家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
(1)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世界大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寻求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争端。
4.意义
科学界反对核军备竞赛的行动,成为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
(1)1958年,广大青年学生就已开始了反战活动,对核军备竞赛提出强烈抗议。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侵越战争的扩大和失败,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
2.概况
(1)1965年3月,反战运动迅速在各地兴起。
(2)1967年,反战运动逐渐走向高潮,“越南之夏”反战运动波及全国。
(3)1970年,美国出兵入侵柬埔寨,引发反战斗争高潮。
3.特点
(1)斗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2)反战与民权运动相会合。
(3)斗争目标明确,矛头直指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
4.意义
是对美国霸权政策和侵略行为的强大冲击,迫使美国政府匆忙结束侵越战争。
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
1.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致使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渴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2.二战后,美、苏两国长期的核军备竞赛,使世界面临着核战争的严重威胁,反对核战争、捍卫和平与安全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美、苏两国的“冷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成为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直接原因。
4.大国争霸、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引发的局部战争,直接威胁了世界安全,使反对战争、谋求和平成为人们的热切追求。
5.罗素、爱因斯坦等反战著名人士的参与和推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不断增强,成为反战和平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1.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掀起战后第一个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潮,其兴起的原因有(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②美国挑起“冷战”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④国际组织和反战著名人士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③时间不符。
【答案】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1.
特点
(1)内容:以反核运动为主,因为核武器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2)范围: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涉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及众多的国际组织,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3)组织:国际化趋向日益突出。
(4)方式:具有民主性,反战运动基本采取合法的和平抗议活动,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
(5)程度:具有深入性。世界人民的和平运动超出了单纯的反战、反核运动的范围,与世界上的其他社会运动,如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等交织在一起。
(6)构成:出现了在和平主义旗帜下的超意识形态的合作。世界人民和平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当今某些国家中存在的军国主义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2.作用
(1)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
①以反核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不仅有学生,其他阶层如妇女、工人、宗教界人士等都是运动的主要力量,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也参加了运动。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郭沫若、马寅初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
郭沫若团长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致辞时称:华沙二届世界和平大会是有很大成就的,它告诉全世界人民:绝不能等待和平,必须去争取和平!保卫和平一定要反对侵略,在今天来说,就是要反对破坏远东和平、威胁世界和平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华社电讯1950年12月21日
材料二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军谈判会议工作。中国提出的全面彻底核裁军,有核国家应无条件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核国家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国际公约等主张,得到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和支持。为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中国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大会兴起的原因及重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材料二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材料解读
材料一: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主张为各国之间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材料二:中国政府明确发展核武器只是为了防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核裁军和宣布暂停核试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答思路
第(1)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提供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派出代表、郭沫若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的致辞及中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尝试解答】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冷战兴起威胁人类的安全;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的号召。影响: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评述: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抗美援朝,打击美国侵略,维护远东和平;20世纪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参加裁军谈判会议,暂停核试验,推动了核裁军谈判进程,从而促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是(  )
A.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B.美苏冷战
C.核军备竞赛
D.越南战争
【解析】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觉悟,在战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制约战争的力量。
【答案】 A
2.20世纪50年代,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代表性事件是(  )
A.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C.美国“越南之夏”反战运动
D.抗议美苏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
【解析】 整个20世纪50年代,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代表性事件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答案】 A
3.20世纪50年代,由科学界知名科学家共同签名,要求各国政府无条件禁止核武器,号召以“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争端”的文件是(  )
A.《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
B.《告世界人民书》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爱因斯坦“不再打仗运动”的复信
【解析】 据题干中“科学界”“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争端”可判断,C项正确。
【答案】 C
4.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越南战争直接相关
B.持续时间长,规模大
C.得到很多国家的声援
D.仅仅局限于青年学生
【解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以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开始,逐渐扩展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对越战的歌曲《随风而逝》: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材料二 约翰·列侬是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也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人士。1969年,他发表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今天,它仍然可以说是反战歌曲中的一个高峰。
材料三 如果人类能生存下去,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可以算作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活着而了解它,逻辑的真理也是不值一文的。
——罗素
请回答:
(1)《随风而逝》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反映出美国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2)《给和平一个机会》反映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心声?
(3)自20世纪以来,人们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
【解析】 第(1)题的历史背景可联系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来回答,对于态度的回答应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第(2)题可联系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这一大背景回答。第(3)题注意归纳概括相关史实。
【答案】 (1)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不断升级,美国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和平运动。态度: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持怀疑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2)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或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3)联合打败法西斯,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禁止核武器运动,反战运动等。
一、选择题
1.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有(  )
①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②反对一国干涉他国内政 ③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④领导组织政治暴力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③是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内容,④是1968年美国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
【答案】 A
2.下列对罗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C.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反对美国侵略越南
【解析】 世界和平理事会是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的。
【答案】 C
3.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推动
【解析】 1955年,由两位科学巨人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答案】 D
4.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解析】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议各国政府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以战争目的,号召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答案】 C
5.下列哪一项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的反对越战运动的表现
(  )
A.美国大学生拒服兵役或逃往国外
B.部分国会议员对越战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
C.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D.罗素认为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
【解析】 D项是美国政治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观点。
【答案】 D
6.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 ②青年学生拒服兵役
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④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起因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答案】 B
7.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的导火线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签署
C.北约集团在西欧部署针对苏联的中程导弹
D.庆祝“国际和平年”
【解析】 北约集团决定从1983年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激起了西欧人民反对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新导弹的反核和平运动浪潮。
【答案】 C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的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政策的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解析】 二战后和平运动并没有能制止住各国军备竞赛,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
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30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为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题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题的评述要结合第(1)题来回答。
【答案】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魂断蓝桥》电影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芭蕾舞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由于战争的原因,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一天,玛拉无意中看到了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玛拉悲伤欲绝,为了维持生活,玛拉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
应召女郎。可是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拉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
材料二 20世纪50—60年代部分歌曲
人物
作品
约翰·列侬
《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
鲍勃·迪伦
《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敲响天堂之门》
材料三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在维也纳胜利地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
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共同的主题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从反对战争、向往和平方面考虑。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2)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第四节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1.掌握联合国成立的史实及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重点)2.评价联合国成立的历史作用。(难点)
联合国的成立
1.酝酿与筹划
(1)1941年6月,英、法、加、澳等国签署《联盟国宣言》,开始了反法西斯的合作。
(2)1941年8月,美、英两国首脑举行会晤,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
(3)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采用“联合国家”名称。
(4)1943年10月,美、苏、英、中四国代表签署《莫斯科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建立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1945年8-10月,美、苏、英、中四国代表讨论并签署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建议未来的国际组织定名为“联合国”,提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规定建立安全理事会,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
(6)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在旧金山举行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
2.成立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旧金山开幕,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标志着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3.宗旨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发展各国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加普遍和平。
(3)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
(4)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目的。
4.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六大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活动
1.成立初期
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最突出的事件是组成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2.20世纪60年代
成为美苏进行政治交易的场所。
3.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活动
(1)解决国际争端。
(2)实施维持和平行动。
(3)推动军备控制。
联合国诞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诞生原因
(1)国联的教训。一战后建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没有起到抑制作用,没有成为维护和平的武器,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推行霸权的工具。二战的全面爆发宣告了它的彻底破产。
(2)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激发了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求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二战后的世界迫切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3)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各大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考虑,都对战后建立国际安全机构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希望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2.历史意义
(1)建立联合国是战时盟国集体智慧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美好理想。
(2)联合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3)联合国的建立是战时盟国实行平等协商原则的胜利,体现了各国和平相处的精神。
(4)联合国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伸张正义。
联合国的成立(  )
①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②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果 ③是国际联盟的发展与扩大 ④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力量对比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国际联盟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了借鉴,联合国成立后不久,国联宣布解散。它不是国联的直接产物。
【答案】 C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20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03页
材料三 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不到一天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战争爆发的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但伊拉克对联合国的决议置之不理。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的678号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
——《当代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请说明材料二中的变化与这种作用之间的关系。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联合国作用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解读
材料一:联合国成立之初,美国实际操控联合国。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名额增多,使联合国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增强。材料三:联合国针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通过了强制性停火决议
解答思路
第(1)题结合材料中“几乎所有拉美20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可以看出美国控制联合国,同时可以看出美国强大的实力。第(2)题结合材料中“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第三世界……占据上风”等信息看出美国对联合国的掌控力降低。原因主要是第三世界的崛起。第(3)题中第一问可结合材料中“安理会成员国将‘……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等信息,说明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安全的作用。关系要结合材料二进行分析,说明联合国受美国的影响小了,能发挥其维护和平的作用了
【尝试解答】 (1)实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实质问题:联合国建立之初被美国控制和操纵。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控制了大多数国家。
(2)变化:联合国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美国已无法操纵联合国。主要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起,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权。
(3)作用:以集体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关系:联合国由于摆脱了个别大国的操纵,因而也就能更好地体现联合国的宗旨,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选择题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它正式成立于(  )
A.1939年      
B.1942年
C.1945年
D.1949年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答案】 C
2.《联合国宪章》规定:“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表明联合国(  )
A.早期为西方大国所操纵
B.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
C.片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
D.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解析】 注意题干强调的是维护“人权及基本自由”,而不是和平与安全。对基本人权的保障与尊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材料并未体现联合国为美国所操纵。
【答案】 B
3.美国企图操纵和控制联合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
B.竭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D.极力限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解析】 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企图利用联合国作为其推行强权政治的工具,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所进行的主要活动有
(  )
①解决国际争端 ②实施维护和平行动 ③推动军备控制 ④组建“联合国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组建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故④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观察下列历史图片:
  
 
图一 签署《联合国宪章》  图二 联合国安理会在举手表决   
  
 图三 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  图四 中国组建第一支蓝盔部队
请回答:
(1)图一所示现象的历史背景有哪些?这一文献的签署有什么贡献?
(2)根据图二指出安理会理事国的构成,并说明安理会的主要职权。
(3)结合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维和行动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题据插图信息首先判断《联合国宪章》签署于1945年6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背景和贡献。第(2)题插图信息反映联合国安理会由内外两层会议代表举手表决,分别代表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构成。第(3)题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目的和积极作用调用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答案】 (1)背景:德、意法西斯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贡献:1945年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成立完成了筹建工作。
(2)构成: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所有的决议必须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能通过。
职权:对国际安全问题负有重大责任,有权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提出解决争端的方式方法,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3)目的:向发生冲突的国家或地区派驻维和部队,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维持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积极作用: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十分有效的方式。
一、选择题
1.“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联合国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
A.开罗       
B.凡尔赛宫
C.美国旧金山
D.德黑兰
【解析】 1945年4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其主要内容有(  )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③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 ④决议采取全体一致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④是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之一,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3.下列有关联合国创立的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②联合国宣告正式成立
③联合国总部定址纽约 ④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开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解析】 1945年6月,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此后,联合国接受美国国会邀请,将总部永久设在纽约。
【答案】 D
4.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首次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联合国这个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A项错误,符合其特征的应是一战后成立的国联;B项错误,联合国构想的提出应在雅尔塔会议上;C项错误,符合其特征的应是联合国安理会。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5.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解析】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机构,为保障其权威性,特别规定实行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甚至有权使用武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答案】 B
6.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安理会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
A.和平解决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维持国际均势
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解析】 联合国安理会有权使用强制手段直至使用武力维护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海湾战争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维护了科威特的独立与主权,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 B
7.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
A.在联合国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毫无发言权
B.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C.美国完全操纵了联合国
D.两极格局结束后,缺少超级大国与美国抗衡
【解析】 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成为美、苏两国进行政治斗争和政治交易的场所,大大降低了其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答案】 B
8.2013年联合国向冲突升级的叙利亚派遣军事观察员,其执行任务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防止地区冲突的扩大
C.保护冲突地区的人民
D.实现国际共管的目标
【解析】 注意本题“根本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其根本目的,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国际联盟成立,尽管它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国联最终没有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的建立是为了完成两大任务:维护和平与安全,妥善处理国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安理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5个是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其他6个是非常任理事国,经理事会推荐,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安理会拥有解决国际争端的广泛权力。它可以采用诸如调解或仲裁之类的和平方式,也可以强行实施经济或政治制裁。如果这些措施解决不了问题,安理会还有权“通过海、陆、空部队来采取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所必需的行动”。为此,宪章规定成立一支由各会员国提供人员和装备的“国际治安部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决定成立国联的国联盟约获得通过是在什么会议上?材料一认为应如何评价国联?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联合国正式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联合国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取得比国联更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是对国联成立及其评价问题的考查,较为简单。第(2)题要从国联成立的准备工作、成员组成状况、决策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第(3)题中第一问较为简单;第二问从安理会的职责、成员构成、权力及执行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巴黎和会。评价:一方面是少数大国维护既得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
(2)从提出到正式成立非常仓促,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日本和德国等国相继退出国联;只有大会全体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英、法主导国联,领导乏力。
(3)标志:《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原因:由安理会专门负责维护和平;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包括了二战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大国;安理会拥有解决国际争端的广泛权力(政治、经济和军事);联合国拥有各国组成的专门维和部队。
10.阅读下面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新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支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还补充了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背景,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本题以联合国和中国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背景”的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其“态度”应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目的”则需从两国各自的利益考虑。第(2)题要结合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建议等内容思考分析。
【答案】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国际联盟失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目的:维护本国利益
,称霸世界。
(2)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建议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评价:中国加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由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中国加入联合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1.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战场的开辟;二战期间的重大会议。(重点)2.二战中交战双方的战争优势变化及原因。(难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
1.斯大林格勒会战
(1)背景: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改变了原有的战略,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2)过程
①1942年7月,德军南北夹击斯大林格勒。
②1942年11月中旬起,苏军开始发起反攻。
(3)结果:1943年2月,大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4)意义:不仅构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而且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库尔斯克战役
(1)经过:1943年7—8月,德军向库尔斯克地区发起进攻,结果失败。
(2)意义:是二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苏军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1.背景
(1)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讨论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2)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2.经过
(1)1944年6—7月,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2)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盟军登陆成功。
3.影响
(1)解放巴黎,戴高乐将军在巴黎成立了法国临时政府。
(2)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处于两面夹击中的德军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意大利投降
(1)背景
①1942年,阿拉曼战役后,形势急转。
②二战局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2)经过
①1943年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__。
②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3)意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2.德国投降
(1)背景
①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
②美、英、法和苏联等国军队攻入德国境内。
③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
(2)经过
①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②苏军发动柏林战役,4月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
③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日本投降
(1)背景:1945年夏的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2)经过
①1945年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伤亡惨重。
②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中国东北境内日军。
③中国发动全面反攻。
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开辟原因及作用
1.含义
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美、英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登陆,直接对德国作战。
2.开辟原因
(1)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美、英希望尽早结束战争。
(2)美、英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取得有利地位。
3.作用
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德国法西斯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发生在1943年7月
B.是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战
C.将开罗会议的具体决定付诸行动
D.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局面
【解析】 据图可知应是1944年6月的“霸王行动”,是指在诺曼底登陆,是德黑兰会议的决议,据此排除A、B、C三项;D项是其影响。
【答案】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
背景
主要内容
意义
开罗会议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速战争的进程而召开
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各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本的投降
德黑兰会议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等
加速德国法西斯溃灭的进程
续表
会议名称
背景
主要内容
意义
雅尔塔会议
苏军收复国土,已越出国境;美、英、法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败局已定
加快战争进程(如苏联出兵东北)、战后对德国的处理、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初步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雅尔塔体系
波茨坦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前夕;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并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加速日本的投降,巩固对德的胜利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 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中“炒冷饭”和“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等关键词语,这显然是指波茨坦会议重申《开罗宣言》的条文必须实施。
【答案】 D
阅读下面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材料解读
材料信息:日本接受美、苏、中、英四国条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向美英宣战是为了日本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美国投放原子弹是破坏人类文明,灭亡日本种族的残酷行为,为了保障日本民族生存,日本政府接受四国条件,结束战争
解答思路
第(1)题据材料得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然后结合1945年8月欧洲战场、中国战场史实回答背景。第(2)题歪曲史实的辩解可从材料中“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敌方最近使用……破坏人类之文明”等概括解答
【尝试解答】 (1)历史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历史背景: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2)评价: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一、选择题
1.“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苏军的顽强抵抗,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锐部队,为苏军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这是下列哪一战役中的情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会战
C.库尔斯克战役
D.柏林战役
【解析】 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知道,当时在苏联进行了惨烈的巷战。此战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赢得了战争,成为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答案】 B
2.右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  )
A.中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中国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中国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解析】 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满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
【答案】 B
3.下面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3”和图片信息中德国法西斯的标志以及题干要求“不能读出的是”。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于1944年,所以A项不能从题干中读出,符合题意。
【答案】 A
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  )
A.1945年意大利投降
B.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C.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
D.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 根据诗词中“降旗”“武运”“大和”等提示,应该理解为日本发动的所谓“武运长久”的侵略战争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所以应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苏军尸体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乘胜追击德意军队
中途岛战役中的美国海军俯冲轰炸机编队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描绘的战役分别开始于什么时间?作战双方是哪些国家?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应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 (1)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1942年7月,苏军对德军;阿拉曼战役开始于1942年10月,英军对德意军队;中途岛战役开始于1942年6月,美军对日军。
(2)政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反法西斯各国在战争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援,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军事: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一、选择题
1.“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柏林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 从材料信息“进攻上面”“希特勒……的生命也就完结”,说明此次战役是希特勒发动的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会战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答案】 A
2.“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该文献资料最早见于(  )
A.《开罗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德黑兰宣言》
D.《雅尔塔协定》
【解析】 给出的四个文件中,最早的是A项。它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与材料的意思是相符的。
【答案】 A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中,为了不失去“上场取得最后一分,以决定全局胜利”的机会,罗斯福说服丘吉尔同意了斯大林的一项建议,客观上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灭亡的进程,这次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解析】 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建议,1944年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答案】 B
4.下图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对这幅漫画的背景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召开波茨坦会议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理解漫画的含义,二是注意漫画的时间(1945年5月)。
【答案】 B
5.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好转,主要表现在(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苏军转入战略反攻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指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故①时间不符。
【答案】 D
6.1942—1943年,反法西斯三大战场均出现转折,主要原因在于(  )
A.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B.苏军的英勇作战
C.美国实力强大
D.轴心国内部矛盾重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反法西斯国家同盟之间的互相支持、相互配合是各大战场反法西斯取胜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7.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会战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①开始时间是1942年7月;②开始时间是1942年6月;③开始时间是1944年6月;④开始时间是1945年4月。
【答案】 A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 注意题干信息“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B、C两项体现的是反法西斯国家合作的一面,D项不属于军事上的内容,排除B、C、D三项。A项体现了苏、美、英盟国围绕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斗争与合作,故A项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这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解析】 第(1)题要结合反法西斯战争的基本形势,说明“彩虹”寓意着合作,也就是要团结起来,共同为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而斗争。第(2)题说明诺曼底登陆的重大历史意义即可。
【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照丘吉尔的意图,英国应当主要在外围作战,用局部性打击、海上封锁、空袭工业枢纽和居民点等办法削弱敌人的实力,竭力避免在西欧同德军主力激战,以免造成重大的实力伤亡。因此,1941—1942年,虽然苏联政府一再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是丘吉尔总是顽固地拒绝这一正当要求。
材料二 美国首脑对开辟第二战场的看法与英国却不同,他们出于对战争全局利益的考虑,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清楚,纳粹头目们十分害怕第二战场,而开辟第二战场必将会大大缩短战争进程并减少牺牲。因此,1942年4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到伦敦同丘吉尔以及英国其他领导人讨论在西欧登陆问题。
材料三 希腊记者在《丘吉尔的秘密》一书中写道:“丘吉尔希望苏联在战争中流血牺牲,希望在胜利前苏联已经完全筋疲力尽,无法在欧洲和世界起着首要作用。红军经过战争初期的短暂失利后,已经成为决定同盟国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这时,丘吉尔企图通过战争削弱苏联的想法更加强烈。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俄国人单独承担对德作战的重担,他们希望形成钳形攻势夹击敌人……斯大林紧急呼吁开辟西线第二战场,可是丘吉尔却一味搪塞,他希望俄国孤立地同德国人斗,这样不论结局如何,双方都将财尽力竭。”
材料四 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丘吉尔在1941—1942年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希望尽早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该记者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到1944年时,美英最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即可。第(3)题该记者的分析道出了丘吉尔拒绝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即国家利益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第(4)题,可以从双方力量的对比、限制苏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回答即可。
【答案】 (1)丘吉尔认为英国此时不具备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主张从外围打击德国,避免重大伤亡。
(2)美国从确定它亚欧乃至世界霸权地位的根本利益考虑;希望开辟第二战场,使苏联得到实际的援助,坚定苏联与美国合作的决心,以便减少美国的压力和损失。
(3)正确。因为英国和苏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国家,丘吉尔不愿看到战后出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4)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的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5)国家根本利益的不同。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3.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2.把握一战给世界和欧洲带来的变化,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重点)3.培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意识。(重、难点)
德、奥失败的主要原因
1.主要原因
德、奥人力物力匮乏,经济和军事等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战争需要。
2.其他原因
(1)阵地消耗战使德国丧失战略主动权。
(2)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力量加强。
(3)德、奥后方供应不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历史影响
1.损失
在整个战争中,交战各国共计有1000多万人死亡,受伤者约为2000万人,经济损失2700亿美元,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
2.后果
(1)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影响
(1)战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不稳定和平局面,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2)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揭开了世界现代史的崭新篇章。
(3)推进了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军队编成和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1.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2.西欧相对衰落
(1)经济上,欧洲失去了大量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上,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统治也严重削弱。
(3)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3.美国、日本乘机崛起
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单,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剧发展,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并加紧向英、法、荷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几年内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4.战争引起一系列革命
(1)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胜利,在俄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
(2)“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民族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5.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如化工技术、生产流程改进等。
(3)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的思潮盛行一时。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著作名称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瑞士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解析】 一战给西欧国家带来灾难,一些国家被削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主要是指英、法、德、奥匈等国。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大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法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一战对英、法、美、日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解读
材料一:一战使英国经济遭到重创。材料二:一战使美国大发横财,经济迅速发展。材料三:一战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解答思路
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如“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等。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等分层归纳。第(3)题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对外贸易增加”“银行资产增加”“生产平均增长”“工业总产量实增”“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等归纳。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原因。第(4)题从上述材料中美、日发展,英、法削弱,即可回答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尝试解答】 (1)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影响:一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
向美国借有大量债务。
(2)影响:对外贸易额猛增;成为协约国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突出优势。
(3)表现:日本工业、航运业及对外贸易得到了发展;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原因: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对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订货。
(4)影响:欧洲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美国、日本迅速崛起;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奥的失败而告终,其主要原因是(  )
A.德、奥人力物力的不足
B.阵地战使其丧失主动
C.美国参战改变双方力量对比
D.德、奥后方供应不足
【解析】 给出的四个选项均是德、奥失败的原因,但A项是最主要的原因。
【答案】 A
2.下表为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A.法国在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B.战争给主要参战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
C.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
【解析】 表中“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一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人员伤亡巨大。
【答案】 B
3.“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一战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抓住材料中的“东方各民族”这一重要信息可知答案选B项。
【答案】 B
4.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解析】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即欧洲正走向黑暗。格雷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战争会给欧洲带来巨大的损失,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急剧下降。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作“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
【解析】 第(1)题据材料中“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句话,可以得出这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一战中属于协约国一方,是战胜国,这与中国切身利益相关。第(2)题“协商国”的回答只要联系教材知识,把一战时期协约国的名称答出即可。“原因”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国家:英、法等国。原因: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一、选择题
1.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造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②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 ③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④同盟国资源的短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原因的能力。①②③④均是其失败的原因,由于美国的封锁,德国只能利用中欧的资源,而协约国可以借助美国的经济援助。
【答案】 A
2.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这从本质上表明(  )
A.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
B.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C.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
D.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解析】 大量人员的死、伤、残疾是深重的灾难,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答案】 A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的依据是(  )
A.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B.战胜国和战败国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C.最终以停战和谈的方式结束了战争
D.战争并没有分出真正的胜利与失败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就一战的结果而言的,战争的影响和结束的方式与之不符,排除A、C两项。D项说法不准确,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答案】 B
4.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最多。导致这种状况的诸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
A.欧洲各国忙于镇压革命而无暇顾及防治流行病
B.欧洲人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其难以抵御疾病
C.欧洲各国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了流行病防治
D.刚刚经历战争的欧洲人没有重视疾病防治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由于受到战争的创伤,各国经济都十分困难,人民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导致人们身体素质迅速下降,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也逐渐降低。
【答案】 B
5.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
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解析】 C、D两项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应排除;A项与B项相比,A项更能体现“向自己进贡”这一信息。
【答案】 A
6.从国际格局发展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
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英国霸权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 一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损失,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急剧下降,国际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 B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②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③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世界性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一战后新建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也不能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③说法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正确。
【答案】 B
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其后果是多方面的。下列对一战后果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大战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 ③战争严重阻碍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 ④大战引发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③。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
材料二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第(2)题设问具有开放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从全局和整体角度而言,一战应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针对一个具体国家而言,当然也有侵略和被侵略之分,如塞尔维亚人民进行的战争就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答案】 (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10.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以欧洲为主战场,但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材料二 梁启超在1919—1920年游历了欧洲,后发表了《欧游心影录》。他在书中描绘了欧洲的一派肃杀凄凉之景,令人唏嘘伤感,同时还批判了“科学万能说”。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欧洲文化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
材料三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绝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有哪些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这种局面对中国当时的政治与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这场战争“也是一个开端”?请你评价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利弊。
【解析】 第(1)题的第一问需结合材料信息概括作答;第二问根据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三问需结合此时期中国的政治和思想状况作答。第(2)题由关键信息“怀疑”“破产”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原因”要联系国家民族的觉醒分析作答;“评价”务必客观全面,指出利弊所在。
【答案】 (1)局面:民国初年尤其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对华出口减少。影响:政治上,促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思想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这有利于民主与科学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影响:1914—1918年的一战,彻底暴露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在精神领域,人们对诞生于西欧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以及“科学万能说”产生了怀疑;在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苏俄,主张“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
(3)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世界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启了亚、非、拉民族的新时代。评价:中国参战有利有弊。利:一战使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文化,寻求多元化的救国道路,如社会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助于维护中国的某些主权。弊:参战给中国造成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侵略等。第一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过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重点)
2.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难点)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德国
1.原因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英金融界纷纷抽走资本。
(2)战败国德国失去原来的大片殖民地,又不能大幅度提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
2.表现
(1)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批破产。
(2)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出口锐减。
(3)财政状况恶化,广大工人、农民生计无着。
3.影响
(1)社会矛盾激化,群众运动高涨。
(2)德国政府受到挑战,垄断资产阶级最终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3)希特勒和纳粹党日益壮大起来。
纳粹头子希特勒上台
1.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
(2)政治原因: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
(3)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鼓吹民族主义。
2.标志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3.内外政策
(1)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镇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
(2)1934年,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于一身,正式确立了独裁统治。
(3)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国民经济向军事经济转轨。
4.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德国的扩军备战
1.政策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2.行动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3.经济
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民用工业。
4.贸易
扩大战备资源进口。
5.机构
成立战时经济最高审议会。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
1.表现
(1)资源更加紧缺,外贸急剧下降。
(2)市场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农民收入下降。
2.应对措施
(1)向人民转嫁危机。
(2)搞军需通货膨胀,密切军阀与财阀的关系。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政党政治的结束
1.背景
(1)一战后,国内出现法西斯组织。
(2)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
(3)自1924年起,“护宪三派”发起护宪运动,实行政党政治。
2.表现
(1)军部法西斯分子要求取消议会制,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2)军部以开展“国家改造”为口号,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3)日本政党内阁被军阀—官僚内阁所代替。
日本“二二六”兵变和侵华战争的开始
    
1.“二二六”兵变
(1)背景:军部法西斯势力存在意见分歧,形成皇道派与统制派两个派别。
(2)经过:1936年2月26日,以荒木贞夫为首的皇道派发动政变,29日被镇压。
(3)结果
①皇道派势力衰减,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掌握了军队领导权。
②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速了法西斯化进程,形成二战的亚洲策源地。
2.侵华战争
(1)1927年“东方会议”期间,制定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
(2)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3)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4)1932年3月,在中国东北制造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5)1936年8月,广田内阁通过《基本国策纲要》,决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和德、日出现不同道路选择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国际原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满情绪,而美国是大战中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它不想破坏现存秩序。
(2)历史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而美国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3)经济原因:德、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在一战之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
(4)政治原因:由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同时,德国纳粹党已羽翼丰满,日本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德、日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土壤。
2.影响
(1)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2)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 A项是德、日两国的应对措施;C、D两项与史实相悖。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过度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道路都是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
【答案】 B
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比较项
德国
日本
不同点
过程
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
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
核心
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
军部势力
方式
纳粹党欺骗群众,讨好军队,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
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
特点
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短
派系斗争,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长
相同点
历史原因
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
时机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利用经济、政治危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
本质
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得以形成
 
2.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
A.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
B.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
C.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
D.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
【解析】 日本是在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下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德国是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请概括指出材料一中的“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含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修正主义”指的是什么?德国和日本加入“修正主义”运动的历史原因有何不同?
(3)材料二所说的“三足鼎立”指的是什么?德、日法西斯政权的特点有何相同之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材料解读
材料一:绝大多数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要求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材料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军备战,决意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维护现状的英、法等国,要求改变现状的德、意、日法西斯和强大的苏联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解答思路
第(1)题从材料中关键词“赔款”“武装部队的限制”及殖民地问题可知是一战后对德国的宰割。第(2)题“修正主义”的含义结合材料二中“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可分析出是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同时注意“历史原因”的限制。第(3)题需要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分析
【尝试解答】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正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历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足鼎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义:指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和宰割,德国不会永远忍受,一旦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就会报复,以改变现状。
(2)“修正主义”:指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同历史原因:德国是凡尔赛体系下被宰割和制裁的战败国,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势力大增,力图改变现状。日本则是战胜国,因华盛顿体系限制了它在东亚的扩张,也力图改变现状。日本法西斯通过“九一八”事变及一系列侵华行动,突破了华盛顿体系。
(3)“三足鼎立”:指20世纪30年代维护旧秩序的英法等国、力图改变现状的德意日法西斯和强大起来的苏联三种力量鼎足而立。相同之处:对内实行独裁极权恐怖统治,对外扩军备战。
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一、选择题
1.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
B.人民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
C.德国日益走向强大
D.德国经济十分困难
【解析】 人民群众对《凡尔赛和约》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
【答案】 B
2.希特勒说:“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铸剑为犁,放弃战争
B.发动军事战争,夺取殖民地
C.用剑换取面包,解决经济困难
D.牺牲重工业,发展轻工业
【解析】 “剑”代表的是战争,“土地”代表的是殖民地,“面包”代表的是经济利益。
【答案】 B
3.“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二二六”兵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据“日本”“东三省”等关键词可判断,该童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答案】 B
4.广田弘毅是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他在1936年上台组阁。这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
【解析】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的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它对内限制民主,对外积极扩大侵略战争,亚洲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A项是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之前的事情,B、D两项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日本国内,而C项则是对整个世界而言,是最主要的影响。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材料二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对比《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说明主要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题以《德国国防法》和《德国兵役法》的各项规定为依据,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德国撕毁了《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第(2)题结合《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具体内容,逐条进行对比,得出不同。第(3)题深化认识,德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答案】 (1)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2)不同:德国陆军总数不受限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可用于战争。
(3)德国成为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原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和世界市场分崩离析”,主要原因是(  )
A.各国阶级矛盾尖锐,工农运动蓬勃高涨
B.资本主义大国以邻为壑,大打经济战
C.德国、日本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D.自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解析】 经济危机发生后,各国围绕争夺市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矛盾,使世界经济秩序和世界市场更加混乱,B项正确。
【答案】 B
2.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的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解析】 回顾教材知识,结合对题干的理解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  )
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
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
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德国要对外扩张。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无法体现对外扩张,D项表明德国突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疯狂扩军备战。
【答案】 D
4.在希特勒出任总理后,德国政府要求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显著的标志,这种做法(  )
A.提高了犹太人的社会地位
B.缓和了德国的民族矛盾
C.稳定了德国的社会秩序
D.是对犹太人的公开歧视
【解析】 希特勒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因此要求犹太人佩戴显著标志的做法显然是民族歧视政策。
【答案】 D
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用排除法把相同的排除,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C项为德国所特有的,故选C项。
【答案】 C
6.1940年10月日本军事检阅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裕仁天皇行鞠躬礼(见右图)。有人认为,真正的权力天平却正好相反。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当时日本的外交重点是对外进行战争
B.当时日本的政局已为军部所左右
C.当时东条英机已在国内享有较高威望
D.当时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军事建设
【解析】 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是1940年,其实早在1936年日本就已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因此在1940年时,日本政局早已为军部法西斯势力所左右。
【答案】 B
7.广田弘毅1936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实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B.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策源地
D.军部出现“北进派”“南进派”分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关键词“最主要”,B项是直接影响;C项是最主要的影响;A项与时间信息不符;D项从属于C项。
【答案】 C
8.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 日本军队将中国东北看作日本的“生命线”,企图将其独占。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A项符合材料内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至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材料二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材料二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个国家?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试图摆脱危机的道路为何不同?
(3)材料二中的内容显示,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全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发展状况要抓住材料中的“下降”“减少”等信息来回答;原因结合材料提示的时间、事件回答。第(2)题的第一问结合表格回答;第二问要注意从经济、历史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第(3)题的第一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第二、三问要立足于法西斯专政这一角度分析结果及影响。
【答案】 (1)发展状况:世界工业生产及贸易额均大幅度下滑。原因: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下滑并提高关税壁垒。
(2)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原因: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经济实力不同,统治者个人素质不同。
(3)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影响: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让该死的《凡尔赛和约》见鬼去吧!我们强大的德国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十万,我们的武器现在世界一流,这是欧洲和世界第一流的军队,德意志已经真正复兴了,万岁!从耻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仅仅二十年啊,德意志重新站起来了!让世界看看吧,德意志是永远打不倒的汉子!(全体欢呼,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这是什么问题,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
——希特勒演说词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也不得在右岸50公里地带拥有防御工事或军队。希特勒违背这一规定的做法是一次最具战略意义的行动:法国联盟体系以法国军队易进入中欧为基础;随着莱茵兰的被重新占领和立即动工的齐格菲防线防御工事的建立,法国不再易进入中欧。法国被切断了与其盟国的联系,而德国的力量却大大增长,因为它的命脉不再因非军事化的莱茵兰而处于易受伤害的境地。总之,希特勒对莱茵兰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均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为什么利用《凡尔赛和约》向德国人进行宣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希特勒在欧洲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其影响怎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两类信息的出现,一是“该死的……见鬼去吧”“耻辱”反映出对《凡尔赛和约》的诅咒,二是“世界一流”“优秀民族”反映出对德意志民族的颂扬。由此可判定希特勒借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引起人们的共鸣。第(2)题关键句是“希特勒对莱茵兰的突然行动意味着彻底打破了欧洲军事和外交上的势力均衡”。
【答案】 (1)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以此进行宣传,比较容易引起德国人的共鸣。
(2)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影响: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后欧洲的暂时均势局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第一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重点)2.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难点)
朝鲜战争的爆发
1.背景
(1)1945年8月,美、苏以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在南北接受日本投降。
(2)朝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1948年8月,朝鲜南方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
②同年9月,朝鲜北方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3)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苏联和美国从朝鲜撤出军队后,南北关系开始急剧变化。
2.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3.扩大
美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干涉朝鲜战争。
4.抗美援朝
(1)背景:联合国军攻占平壤后继续向北推进,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概况
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下,入朝参战,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②到1951年6月10日,中朝军队五战五捷,扭转并稳定了战局。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背景
1951年1月,朝鲜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美国在战场上连遭失败,被迫同意谈判。
2.谈判
(1)1951年7月10日,中朝和美国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
(2)1951年10月25日,双方的谈判移至板门店举行。
3.签字
1953年7月27日,美国终于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内容
建立非军事区,遣返战俘,从朝鲜撤军。
5.影响
标志着朝鲜战争以朝、中两国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越南八月革命和抗法民族解放战争
1.越南八月革命
(1)背景
①二战即将结束之际,日本发动反法军事政变,独占了整个印度支那。
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领导者: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独立同盟。
(3)成果
①推翻了日本的傀儡政府,河内、西贡等大城市得以解放。
②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2.越南抗法民族解放战争
(1)背景:法国力图重建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不断侵略越南。
(2)开始:1946年12月20日,胡志明发表《告越南人民书》,号召全国抗战。越南人民抗法民族解放战争由此全面展开。
(3)进程
①战争初期:越南人民军和群众武装粉碎了法军的多次进攻。
②战略反攻:越南人民军发展到30万人,开始掌握北方战场的主动权。
③战争转折: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在中国顾问团的直接帮助下,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辉煌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
④战争结束:1954年7月,法国不得不与越南签订了关于在印度支那三国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目的
包围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和控制东南亚。
2.“特种战争”
(1)时间:1961-1964年。
(2)目的:妄图扑灭南越人民武装的游击战。
(3)特点:由美国军事顾问指挥、美国出钱出枪,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
(4)结果:失败。
3.局部战争
(1)开始:1965年3月,美军地面部队在岘港登陆,直接参与对南越人民武装的作战。
(2)特点:美军为主力“北炸南打”。
(3)过程
①南越人民的不懈抗战,使美军陷战争泥潭。
②1971年2—3月,美国在九号公路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其“战争越南化”政策的失败。
③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与越南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4)结果:1975年5月2日,南越全境获得解放,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4.历史影响
(1)越南战争是美国侵略者强加给越南人民的一场浩劫。
(2)美国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导致它在“冷战”格局中逐渐丧失对苏优势。
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1.局部战争的含义
它是指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和规模都比较有限的战争。
2.关系
(1)这些局部战争的发生,都以“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对抗为主要动因。
(2)这些局部战争的目的、手段和规模,都受到“冷战”格局的制约。
(3)这些局部战争的结局,反过来也对“冷战”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比较
项目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原因
朝鲜内战爆发和美国侵犯了中国主权
美国遏制共产党政权在东南亚扩展,并在军事上包围中国
时间
1950-1953年
1961-1975年
结果及影响
(1)1953年,交战各方签署停战协定(2)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3)“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1)越南实现统一(2)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3)苏联此时在军事上大体赶上美国
本质
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公开的军事较量
胜利原因
(1)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英勇斗争(2)中国、苏联等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援(3)亚洲人民的民族革命和正义斗争(4)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其必然失败
1.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进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当时朝鲜和越南都存在南北两个政权,因此①正确。美国侵朝打着联合国旗号而侵越则没有,因此②不正确。在两次战争中美国都提供了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朝鲜、越南都是中国邻国,战争都威胁中国的安全,③④正确。综合起来,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
格局的关系
1.朝鲜战争与“冷战”
(1)从战争的起因上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2)从战争的进程看,朝鲜战争由内战发展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
(3)从战争的结果看,以北纬38度线为界,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
2.越南战争与“冷战”
越南战争也可以说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1)从战争原因上看,美国向越南渗透力量是一种“冷战”思维,担心印度支那和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由此导致越南的国内统一战争发展为美国的侵越战争。
(2)从战争的过程看,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也被称为“冷战”在亚洲的又一次“热战”。
(3)从战争的结果看,美国的侵越战争及其失败,消耗了美国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并且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缓和”和“对话”。20世纪70年代,一度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2.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是美、苏两国的较量,也是(  )
①“冷战”在欧洲的具体表现 ②“冷战”中的“热战”
③美、苏之间公开的武装冲突 ④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得到苏联和中国的军事与物资援助。因此,越南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但美、苏之间并未进行公开的武装冲突,故②④正确,③错误,①存在常识性错误。
【答案】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鲜战争作为一次真正的国际暴力行动,自1950年6月25日始,至1953年7月27日止,历时3年之久。这场战争是在吞噬了15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的生命,并使250万人伤残之后才得以结束的。这是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由其产生的仇恨、怀疑和分裂的后果迄今尚存。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
材料二 朝鲜战争成了民族意志重大冲突的竞技场。在这一竞技场上,各级领导人都做出了决策。有的决策英明卓绝,有的则铸成了大错。因此,朝鲜战争亦是一部凡夫俗子在危机中依自己的见识而行动的人类传奇。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由其产生的仇恨、怀疑和分裂的后果迄今尚存”的理解。
(2)你是否同意“朝鲜战争成了民族意志重大冲突的竞技场”?为什么?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朝鲜战争
材料解读
材料一:朝鲜战争是一场国际暴力行动,造成了巨大伤亡与破坏。材料二:朝鲜战争成为民族意志冲突的竞技场,战争各方各级领导人都在为本民族意志而进行博弈
解答思路
第(1)题举出相应的史实即可。第(2)题在论证“朝鲜战争成了民族意志重大冲突的竞技场”时注意“民族意志”的含义。在组织语言时只要充分论证是不是“民族意志重大冲突的竞技场”,是民族意志的竞技场需要站在当时大的国际背景下回答;不是,则要站在朝鲜战争应该是内战这方面回答。要做到言之有理
【尝试解答】 (1)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理解:朝鲜半岛至今南北分裂;朝韩关系紧张。
(2)第一种看法:不同意。理由:朝鲜半岛南北居民为同一民族,双方分歧是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半岛分裂只属于国家政权分裂,而非民族独立。
第二种看法:同意。理由:朝鲜半岛分裂是“冷战”时期亚洲“热战”的具体表现;体现着美、苏两个大国大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竞争。
第三种看法:不完全同意。理由:从朝鲜半岛的历史看,朝鲜战争是朝鲜民族内部不同阶级间的政治斗争;从国际关系看,朝鲜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在亚洲实行的“热战”,是美苏的民族利益之争。
三种观点任选其一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一、选择题
1.下面这段文字摘自美国政府关于某场战争停火谈判的立场备忘录:
停火安排不得附有威胁联合国部队安全的条件,也不得以在其他问题上达成协议为条件,诸如台湾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等。
此外,还可能采取不断骚扰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鼓励中国内部的反共活动,包括利用国民党的潜在力量。
这次谈判涉及的战争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中国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解析】 从材料中美国的立场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之不符合;中国解放战争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以人民军队的彻底胜利为结果的,不是通过什么“停火谈判”而结束的;越南战争的时候美国并没有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因此不存在“联合国部队”的问题;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打着所谓“联合国军”的旗号干涉朝鲜的内政,在中朝人民的抗击下,美国被打败,所以美国在谈判的时候就制定了材料中的备忘录。
【答案】 C
2.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②双方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③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 ④双方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所以答案为B项。
【答案】 B
3.20世纪60年代,美国侵越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美军“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B.美军对越南北方狂轰滥炸
C.美国大规模派兵赴越作战
D.美国开始发动局部战争
【解析】 美军“特种部队”进入南越,意味着越南战争的正式开始,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解析】 图中的意思是美国的飞机与士兵纷纷坠入大海,筑起座座海中坟墓。从“越南发表漫画”的角度可知反映的是美国侵略者的悲惨下场。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美国侵略越南的B 52轰炸机  图二 战火中的越南儿童 
 图三 美国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请回答:
(1)美国对越南发动侵略战争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应属于“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
(3)图二反映了越南战争的什么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4)图三对越南战争的结局有何影响?
【解析】 第(1)题应从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来考虑。第(2)题中的“问题”从图片中可看出。然后通过分析“特种战争”与局部战争的区别,来判断应属于什么战争。第(3)题首先强调给越南人民带来的灾难,其次还可考虑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及美苏争霸态势产生的影响。第(4)题应从美
国面临的局面及战争的最终结局来考虑。
【答案】 (1)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需要。
(2)美国对越南的大规模轰炸。局部战争。
(3)越南战争使大量印度支那人沦为难民,包括大量的儿童。越南战争及其失败,消耗了美国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给美国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并且迫使美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尽快从越南“脱身”。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与苏联“缓和”与“对话”,战后一度呈现的美攻苏守的态势发生了变化。
(4)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侵略战争的失败。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朝鲜的分裂是由于(  )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C.南北朝鲜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D.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并划定分界线造成的
【解析】 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分区占领朝鲜半岛,造成分裂局面至今。A项错误,因为日本没有实行“分而治之”;B项不符合史实;C项是朝鲜半岛分裂的结果。
【答案】 D
2.历史上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
A.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国”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美国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解析】 关键是理解“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含义。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朝鲜战争演变成为国际战争。
【答案】 D
3.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朱宣咸时事漫画《侵略者的老路》1950年作
A.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B.朝鲜战争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C.志愿军抗美援朝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
D.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
【解析】 从图片信息及创作的时间可知是朝鲜战争(1950-1953),A、B、C三项符合史实。从漫画时间1950年可知朝鲜战争并未结束,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答案】 D
4.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战争也使中、美两国的关系更加恶化,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是对美国的影响,排除。
【答案】 B
5.美国在越南发动的“特种战争”的突出特点是(  )
A.美国在越南扶植傀儡建立分裂政权
B.美国提供军事援助,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
C.美国直接派军队赴越南作战
D.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发动越南战争
【解析】 “特种战争”是指由侵略国家派出特种部队进驻被侵略国,操纵那里的傀儡军队,协同对付进行反抗的人民游击运动的作战方法。
【答案】 B
6.下列有关越南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②吴庭艳首任南越总统
③美国侵越战争的开始 ④美国发动局部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解析】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于二战结束后初期;吴庭艳首任南越总统是在1955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开始于1961年;美国发动局部战争是在1964年。
【答案】 A
7.1964年,美国大规模派兵到越南作战。这说明(  )
A.美国势力已渗透到南越
B.局部战争阶段的开始
C.越南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D.美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
【解析】 1964年美国大规模派兵直接到越南参战,说明由美国人提供援助和军事顾问,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答案】 B
8.越南战争中的美军特种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却在越南战场遭到重大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越南有苏联人民的大力援助
B.中国人民对越南的大力支持
C.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D.越南人民军队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
【解析】 美军发动的越南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应从战争性质上分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军人迫使韩国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朝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朝鲜军队为了“解放”韩国,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了韩国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
【解析】 第(1)题仔细阅读材料,归纳材料中的信息,综合概括得出结论。第(2)题分别说明各材料中的观点,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材料一中强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材料二中说明“内战真的爆发”、朝鲜军队是“为了‘解放’韩国”;材料三“朝鲜军队‘入侵’韩国”“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等信息强调内战的特点;材料四着重强调因为“占领朝鲜”,所以“反抗”。第(3)题深刻理解历史研究中对待史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答案】 (1)朝鲜内战爆发,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
(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朝鲜要“解放”韩国;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内战;材料四认为是朝鲜反抗韩国的侵略。
(3)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两则材料就下结论;将上述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情感。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将美国视为一只纸老虎,并坚持认为,在自由世界的核防务和常规防务面前,通过缓慢而卓有成效的运动,越南就可以进行其“解放和统一”的革命斗争。因此,北京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时机,运用越南作为试验品来展现自己的新战略。北京认为,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
——麦克纳马拉(1964年3月)
材料二 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
——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1967年7月)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美国将如何应对越南局势?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观点与麦克纳马拉的政策有什么不同?指出尼克松这一观点形成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材料一中的关健信息“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说明美国认为越南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扩张提供机会,必须武力干涉,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遏制共产主义。第(2)题材料二中的关健信息“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说明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应对:将要公开干涉和介入越南局势,不惜使用武力(武装干涉)。目的:显示美国的力量,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制止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意识形态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
(2)政策:在亚洲开始实施逐步收缩策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原因:面临欧共体、日本的激烈竞争;经济发展日渐缓慢,霸主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与苏联的争霸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介入越南战争付出沉重代价。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组合。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为美苏争霸所代替;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4.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加强。
(1)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同时使多极化趋势的步伐加快了。
(2)“冷战”结束给西欧的联合发展带来机遇,欧盟的成立使欧洲经济政治进一步联合,欧元运行,经济一体化加快,西欧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
(3)日本更加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4)俄罗斯拥有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
(5)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这些都使多极化格局趋势加强。多极化格局趋势加强给世界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促进了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打破了“冷战”的束缚;多种力量的组合,有利于世界进步力量反对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1.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可以反映出当今世界(  )
A.“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解析】 从奥巴马的话语里面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中国、印度等新兴力量的逐步崛起,冲击了“一超多强”局面,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A、B、C三项的说法不准确。
【答案】 D
当今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
1.环境污染严重、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艾滋病的蔓延等,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对人类生存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2.少数西方国家固守传统的“冷战”思维模式,企图实现称霸全球的战略,在世界各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
3.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地区霸权主义的横行、宗教领土矛盾的激化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4.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完全打破,致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成为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潜在因素之一。
5.恐怖主义、走私贩毒、拐卖人口、武器走私、网络犯罪等非传统性安全威胁,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那么,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不包括(  )
A.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B.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
C.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 A项属于发展问题,不属于和平问题,故选A项。
【答案】 A
综合检测(六)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3年3月23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举行熄灯一小时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倡议,其目的是(  )
A.提倡节电    
B.纪念爱因斯坦
C.环保
D.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目的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答案】 C
2.排列下列文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人类环境宣言》 ②《21世纪议程》 ③《京都议定书》 ④《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 ①是1972年,②是1992年,③是1997年,④是1989年,故B项正确。
【答案】 B
3.近几年来大量出现右图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解析】 世界环境的恶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答案】 C
4.《参考消息》2010年岁末感言“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美国愿望转”,这表明(  )
A.美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世界霸权
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中国实力的上升
D.中美较量的结果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21世纪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B
5.“冷战”结束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根源是(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C.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主要是由于经济力量的变化而引起的。
【答案】 D
6.随着克罗地亚的加入,欧盟成员国扩大至28国。回首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这条道路虽铺满了荆棘,但却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走向联合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使欧洲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C.影响着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D.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欧共体及后来欧盟的成立产生的影响。它成立之后,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多极化中重要的一极。
【答案】 C
7.“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解析】 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对峙逐渐被经济合作所替代,这突出反映了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答案】 B
8.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用舞蹈的形式传达出了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愿望(见下图)。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平是一国的和平
B.发展是本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C.和平是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
D.和平与发展已经实现
【解析】 和平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还未实现。
【答案】 C
9.观察下面各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
水污染    大气污染
艾滋病祸及儿童    南斯拉夫难民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抵御和消除这些现象的根本途径。
【答案】 C
10.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二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核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10分)
(2)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6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炼材料信息。材料一的观点是战争能够揭示和显露“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材料二的观点是反对核战争,其影响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答案】 (1)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意图: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2)内容:反对核战争。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
——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材料二均摘自新华社索菲亚2000年4月24日电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6分)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危险”。对待这一问题,中国是怎样做的?(8分)
(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6分)
【解析】 第(1)题注意结合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态度以及“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冷战。第(2)题注意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的做法。第(3)题可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入手分析。
【答案】 (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势力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联合东欧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
(2)新的危险: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
对地区冲突,一是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解决做出积极的努力;二是重视维和领域的工作,派出维和部队。对恐怖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进行有力打击,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成立;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日本也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1.(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原则”的实施严重受阻。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严重受阻的原因。(7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1月”并联系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的举措、美国外交政策等多角度、多层面概括。第(2)题,结合“十四点原则”本身的局限性、当时列强之间的关系、美国实力及国内形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2.(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
【解析】 第(1)题提取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与对朝鲜战争的反思等角度来回答。第(2)题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
【答案】 (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3.(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解析】 第(1)题要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一战时期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第(2)题,一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战后西方国家与苏俄(联)的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罗曼·罗兰与苏联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 (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巴黎和会》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私下里,他承认:“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英国外相柯曾持相同的看法,他说:“这不会带来和平,这只是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
请回答:
(1)对于一战的责任问题,德国代表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一战爆发的背景加以分析。(8分)
(2)“这不会带来和平,这只是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谈谈你对此结论的看法。(7分)
【解析】 第(1)题首先概括材料中的观点,看是否与史实相符,然后做出判断,再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第(2)题主要考查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答出矛盾即可。
【答案】 (1)这句话有德国代表为推卸战争罪责而进行狡辩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原因看,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发动战争的罪人,德国是战争的挑起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祸首。
(2)凡尔赛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但是,凡尔赛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固的。该体系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的掠夺性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帝国主义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的任意宰割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激烈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激化,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5.(2016·武汉四调)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中部划了一条三八线,将之作为美苏军队对日作战受降和对朝鲜半岛分割占领的分界线。斯大林对美苏平分朝鲜半岛未持异议。它事先没有经过国际会议的讨论,朝鲜人民也不知道。……1948年,南方和北方分别先后建立不同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对抗状态。他们都有通过战争来解决统一问题的强烈倾向。
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一直把三八线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把“冷战”格局在朝鲜半岛上固定下来,一方是中、苏和朝鲜,对立的一方是美、日和韩国。而且朝鲜战争也让各方都牢记了一个准则:任何试图破坏朝鲜半岛平衡的努力,都将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三八线”出现的几种斗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斗争出现的原因。(9分)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一方是中、苏和朝鲜,对立的一方是美、日和韩国”入手,联系二战后国际政治的特点等进行分析归纳。第(2)题从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政治态势、地缘政治和“冷战”格局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 (1)朝鲜民族内部的斗争;美国和苏联的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斗争。
(2)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处于对抗状态;朝鲜地区斗争威胁到中国东北安全和国家利益;“冷战”的影响。
6.(2016·东北三校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实施的《日本国宪法》规定:
第一条 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政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九条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十一条 本宪法所保障的国民的基本人权,作为不可侵犯的永久权利。
这部宪法的核心是第九条,也就是这部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的原因。根据《每日新闻》在1946年5月做的民意调查,赞成“放弃战争(即宪法第九条)”的高达70%,反对的仅占28%。
——《留下的烙印远不止一部和平宪法:麦克阿瑟改造日本》
材料二 新安保法案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自卫队法》《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等10部法律的修正案综合构成的《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二是随时允许为应对国际争端的他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援的新法《国际和平支援法案》。
日本历届政府以宪法第九条为依据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但现任政府和执政党依据2014年7月做出的变更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制定了法案,于2015年5月提交国会审议。7月15日,在一片反对声浪中,日本众议院强行表决通过了新的安保法案。日本民众在国会门前抗议,要求撤回法案。
——《朝日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日本国宪法》内容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评日本新安保法案。(9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皇权力的变化、人民权利的变化和对战争态度变化等角度回答。第(2)题可以从日本新安保法案违背“和平宪法”、自卫队权力变化、加强日美军事合作和日本民众的态度等角度回答。
【答案】 (1)从天皇权力至上到人民主权;从限制到保障国民的基本人权;放弃战争。
(2)违背了《日本国宪法》;自卫队拥有了进攻的法律权限,扩大了自卫队活动的地理范围;有利于美日军事合作;谋求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违背民意。第三节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掌握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的基本史实。(重点)
2.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难点)
印巴之间的边界纠纷和战争
1.原因
(1)历史根源
①1947年6月3日,英印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公布《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②1947年8月,印度斯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自治领正式宣布成立。
③印度于1950年1月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1956年3月巴基斯坦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2)重要原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大规模仇杀和冲突。
(3)直接原因: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殖民者留下的祸患,埋下了印巴长期交恶的祸根。
2.概况
次数
时间
概况
结果
第一次
1947年10月
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
双方停火,未从根本上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纠纷依存
第二次
1965年8月
克什米尔的印度占领区爆发反印武装斗争,印度进攻巴基斯坦
签署《塔什干宣言》,双方停火,未从根本上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关系未实现真正缓和
第三次
1971年12月
诱因:东巴基斯坦问题。印度在苏联支持下,入侵东巴、西巴
印度在东巴取胜;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两伊战争
1.原因
伊拉克与伊朗两国之间既有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教派纠纷、边界和领土争端,也有在海湾地区竞相称雄所产生的对立和冲突。
2.过程
(1)开始爆发: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动攻击。
(2)四个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反攻;双方进入地面拉锯战和空中、海上袭击战;伊拉克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3.结果
1988年7月,伊朗被迫宣布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实现全面停火。
4.影响
战争给两国造成严重破坏,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受到极为惨重的损失,极大地削弱了两国的综合国力。
5.特点
(1)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地区冲突。
(2)是一场大量使用现代化武器装备、最终难分胜负的战争。
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1)历史根源: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
(2)现实原因: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训
(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
(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当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
(3)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
(4)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印巴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1.英国殖民者实行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与敌视,成为印巴国家关系中经常存在的因素,引发了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

2.印度和巴基斯坦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导致了严重的宗教排斥和对立,加剧了居民之间的不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同时宗教信仰不同的两国占有的自然资源极为不同,从而成为引发印巴冲突的又一个诱因。
3.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难以确定边界和领土的归属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地区,作为不同宗教信仰居民的混居地,其归属一直没有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同时认可,从而成为引发印巴战争的“火药桶”。
4.大国的介入与武器出售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苏两国加紧对南亚次大陆的争夺,但又尽量避免直接的武装对抗,以出售武器的方式支持印度、巴基斯坦,为印巴战争提供了军事支持。
 
1.印度总理尼赫鲁说:
“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顶上的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
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 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 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并不是美国蓄意制造的,故③错误,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C
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领土争端:矛盾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河的河界划分问题上。
(2)宗教纠纷: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伊朗95%的居民是什叶派穆斯林,而伊拉克境内虽有什叶派,却是由逊尼派掌权的国家,两国存在着尖锐的教派分歧。
(3)民族矛盾尖锐:伊朗居民主要是波斯人,而伊拉克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两国均有库尔德人。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引起民族矛盾尖锐。
(4)大国插手: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从而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5)两国领导人的恩怨: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和伊朗领导人霍梅尼的个人恩怨导致了两伊矛盾的加剧。
2.影响
(1)巨额的军费支出、沉重的兵役负担、互相攻击石油工业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国民经济的全面衰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残酷的战争手段、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现象,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而且给两国人民的心灵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3)中东国家分成了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三大阵营,形成更为复杂尖锐的矛盾,给本来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4)两伊战争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使中东国家认识到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开始谋求引入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致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5)美、苏两国为争夺地区霸权和世界霸权,趁机插手中东地区事务,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两伊战争与历史矛盾、现实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多种因素直接相关,是一场大量使用现代化武器装备、双方最终两败俱伤的局部战争。
 
2.伊朗和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战争的矛盾主要有(  )
①边界和领土争端 ②民族矛盾 ③教派纠纷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解析】 教材中明确提到①②③都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原因,故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打动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西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做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亚洲频发局部战争带给我们什么反思?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的比较
材料解读
材料一:尼赫鲁主张印度应在南亚次大陆和世界扮演重要大国的角色。材料二:伊拉克应统一整个阿拉伯世界,成为阿拉伯世界甚至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解答思路
第(1)题逐一分析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进行分析归纳。第(2)题迁移所学知识中关于印巴战争、两伊战争的原因和目的可知,都是为了争夺领土资源,都有西方国家的干预等。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从两场战争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一主题来谈反思
【尝试解答】 (1)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共同之处:地区霸权主义;大国(或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
(2)共同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导人的野心(或地区霸权主义);领土争端;大国的干涉;长期以来运用武力手段解决纷争。
(3)反思: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它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的后果;珍爱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强国之道。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巴分治的原则是基于(  )
A.自然地理条件    
B.宗教信仰不同
C.民族构成差异
D.历史传统区别
【解析】 英国《印度独立法案》是将印度按照印度教派和伊斯兰教派分别建立符合自己宗教的共和国实行分治,故B项正确。
【答案】 B
2.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
A.民族矛盾
B.宗教冲突
C.英国挑拨
D.克什米尔地区归属
【解析】 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导火索是双方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答案】 D
3.下列对两伊战争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B.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东国家的团结
C.战争造成了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
D.战争为中东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解析】 两伊战争使中东国家分成了三个阵营,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答案】 B
4.两伊战争的教训主要有(  )
①妥善处理边境争端 ②相互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③避免大国势力的介入 ④妥善处理国内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总结教训应从战争的起因和影响等方面入手。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在我们听见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材料二 
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4)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解析】 第(1)题主要结合材料分析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及严重环境污染。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争带来危害的原因及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第(4)题结合战争的危害及现实,深刻认识两伊战争留给人们的教训。
【答案】 (1)两伊战争使士兵遭到惨重的人身伤害,严重污染环境。
(2)是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袭城战、袭船战、对对方石油设备和基地进行攻击造成的。
(3)原因:领土争端是最主要的原因;两伊之间还存在着很深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教训:军事冲突使交战双方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当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解决国际矛盾时,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平等协商,和平解决。
一、选择题
1.在《蒙巴顿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实行“分而治之”政策,这样的结果是(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解析】 以宗教原则实行印巴分治,导致印度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大教派之间矛盾尖锐,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答案】 B
2.有人认为第一次印巴战争实现停火“只是暂时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B.苏联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C.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
D.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解析】 第一次印巴战争停火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的难解之“结”,必然导致新的矛盾和战争。
【答案】 A
3.1947-1971年间,三次印巴战争的主要相同点是(  )
A.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导火线
B.因联合国进行调解而停火
C.与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有关
D.没有最终解决印巴的矛盾
【解析】 三次印巴战争以后,两国之间小规模的冲突依然不断,且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第一、二次印巴战争的相同点,C项与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相关。
【答案】 D
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  )
A.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
C.印巴战争
D.两伊战争
【解析】 两伊战争持续8年,战争的消耗是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历史上罕见的。
【答案】 D
5.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争端
B.伊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两国居民宗教教派不同
D.两国之间民族矛盾严重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导致两伊冲突演变成战争的原因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6.两伊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伊朗反攻 ②伊拉克进攻 ③双方拉锯战 ④伊拉克再次进攻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 两伊战争耗时长达8年之久,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伊拉克进攻;第二阶段是伊朗反攻;第三阶段是双方进入地面拉锯战和空中、海上袭击战;第四阶段是伊拉克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答案】 B
7.两伊战争被称为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
A.战争使交战双方两败俱伤
B.战争最后以停火而告终
C.战争使美苏等国从中渔利
D.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
【解析】 两伊战争长达八年之久,交战双方死伤惨重,经济发展受到阻碍,都蒙受了重大损失。因此,这场战争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
【答案】 A
8.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对中东局势”。A、D两项是两伊战争对两国的影响,但不是对中东局势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2月20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在下议院发表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最迟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转让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蒙巴顿被选派来印度办理交接事务。来到印度后,他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回忆说: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炸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外,在我们眼前别无选择的余地。
材料二 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世界近现代史》有关资料
材料三 
图一 印度独立和分治示意图
图二 印巴战争后的克什米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巴分治的原则,并说明英国的重要目的。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蒙巴顿方案》的影响。
【解析】 第(1)题中的“现象”可依据材料一中“转让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等信息进行概括,“主要原因”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2)题中的“原则”应依据材料二中“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等信息进行归纳,“重要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题可联系材料三中“印度独立”“印度实际控制区”等信息,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 (1)现象:英国决定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原因: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实力;印度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2)原则:依据宗教信仰划分印巴领土,但允许土邦自由选择。目的:削弱印度力量,避免印度强大;继续保留在印度的政治影响。
(3)适应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但是,它具有殖民主义的烙印,造成了印度的民族分裂,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不利影响,埋下了印巴矛盾和冲突的种子,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的紧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名伊拉克妇女伏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杀死的
一名库尔德族父亲和他怀里的孩子
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
材料二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在双方展开“袭船战”“袭城战”之后。在纽约,美国中质石油每桶上涨近3美元;在欧洲,原油每桶上涨近5美元,涨幅最高时,一周之内,每桶油价就上涨了3.5-9美元。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促使两伊战争结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产生的国际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解决两国间矛盾的正确途径有哪些。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会概括归纳材料中心、实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中“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等信息去总结概括,或从对双方的影响、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第(3)题既要考虑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去概括回答。
【答案】 (1)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使人民厌倦战争;两伊作战过程中危及非交战国安全,遭到抗议;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进行协调。
(2)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设施,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
(3)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1.对于帝国主义战争,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
2.利用正当的经济手段促进自身的发展。
3.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4.应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5.应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1.美国历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
【解析】 由“使人们……漠不关心”可知,作者批评的是当时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而非自己的民族观念,C、D两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A
正确分析战争的性质及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1.正确分析战争的性质
(1)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是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的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和瓜分领土,明显体现了战争的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2)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性质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2.正确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分析这个问题要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切忌片面与偏颇。具体分析如下:
(1)科技对战争、和平的影响
①积极:科学技术的进步,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还能以暴制暴,维护人类和平。
②消极:科学技术进步也可以使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具有更大的毁灭性。
(2)战争、和平对科技的影响
①战争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发展。
②和平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飞机、飞艇和毒气弹等新式武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将坦克投入作战。这表明科技成果用于军事(  )
A.分别使德国和英国掌握战争主动权
B.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C.促进人们加快研制新式武器的步伐
D.引起了世界人民普遍的愤怒和谴责
【解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惨烈程度。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伤亡巨大,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当时,一战处于战争初期,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影响,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综合检测(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对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④英德矛盾激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19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列强迫切需要抢占更多的殖民地,以达到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目的。①②准确阐释了题干材料出现的原因,③④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A
2.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
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解析】 尽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一战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本质目的是相同的,即争夺殖民地及世界霸权。
【答案】 A
3.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  )
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1882年,德、意、奥结成了三国同盟;1892年,法、俄签订协定,这样欧洲大陆形成了两大军事对峙集团。
【答案】 A
4.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观点的理由是(  )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C.一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
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仅仅从一战在欧洲进行或给欧洲带来毁灭性打击得不出题干材料观点,排除B、D两项;C项说法错误,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故选A项。
【答案】 A
5.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等国的关系日趋紧张,欧洲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下列因素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动作用的有(  )
①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更加激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摩擦不断升级 ③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 ④“民族优越论”在欧洲各国普遍流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D项正确。
【答案】 D
6.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的一场战争”。“一把枪”寓指的是(  )
A.战场上首次使用坦克
B.德国人打响战争第一枪
C.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线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解析】 材料中“一把枪”寓指一战的导火线,即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 C
7.对下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所示三个帝国在战争中都最终垮台
B.主要反映欧洲战场东线的交战形势
C.1914年德国在此占有压倒性优势
D.1915年这里是一战的重心
【解析】 图片反映了一战时期欧洲战线的东线,故B项正确。一战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俄国都最终垮台,故A项正确。C项错误,应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1915年,德、奥匈的进攻重点是俄国,故D项正确。
【答案】 C
8.“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
700万。”上述材料与美国1914年8月奉行的“中立”政策大相径庭,这表明(  )
A.美国的政策是为其利益服务的
B.美国的“中立”是不偏不倚的
C.美国“孤立主义”传统是一贯的
D.美国远离欧洲,不愿参战
【解析】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
【答案】 A
9.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出战争的影响是(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解析】 据材料中“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遥远的国度……独立的意识”可知,材料反映出一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答案】 B
10.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可以毁灭世上现存的一切。战争对科技的使用,使科技成了杀人的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是战争的帮凶
B.科学技术是杀人的恶魔
C.科学技术是战争的根源
D.科学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是被什么人掌握
【解析】 从表面看,科学技术确实成了战争的帮凶,但这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决定的,故A、B两项不准确。战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说科学技术是战争的根源明显错误,故C项错误。科学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是被什么人掌握,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22分,第12题18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德国政府和平建议》(1916年12月12日)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做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协约国政府的答复》(1916年12月2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8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8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概括。第(2)题,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德国和协约国对当时的大战局势评价分别是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协约国的主张符合实际。第(3)题双方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德国认为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结合各国发动或参加战争的出发点分析。
【答案】 (1)出发点:“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目的:“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
(2)区别: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3)责任: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不可调和的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假如德国昨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因此更富的英国人。
——英国《星期天评论》
材料二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演说(1916年7月10日)
材料三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心愿足矣。
——威尔逊关于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分析美国参加一战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4分)
(3)材料三掩盖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4)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英、美在参战后,没有达到的目的各是什么?为什么没有达到此目的?(8分)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俾斯麦的话中可以看出,这两大敌对势力便是英、德两国,英、德之间为争夺财富等而引起的矛盾不可调和。第(2)题要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获取信息,从“款项”“管理这个世界”及“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得出其目的。第(3)题结合美国参战的目的和意图归纳其实质,得出认识。第(4)题中,英国的目的比较隐蔽,要从材料一中细细品味,而美国的目的只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实质问题: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2)直接目的是发战争财,最终目的是统治世界。
(3)实质问题: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认识:帝国主义总是用伪善的言辞来掩盖真实的目的。
(4)目的:英国没有因德国失败而更富,美国未能掌握世界霸权。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利用国际联盟控制世界各国的企图因英、法等国的反对而未能得逞。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比较项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相同点
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性质
均为分赃会议
过程
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
内容
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结果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不同点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列强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亚太地区列强矛盾尖锐、军备竞赛激烈
内容
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共同策划反苏
处理战胜国之间的关系,共同支配中国
影响
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非洲的新秩序
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B.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
C.英、法、美、意、日五大国都参加
D.是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
【解析】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践踏了中国主权,都有英、法、美、意、日五大国参加,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B、C、D三项都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华盛顿会议上没有战败国与战胜国之分,而巴黎和会恰恰是以惩办战败国为第一要务,二者的不同即在于此。故选A项。
【答案】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
(1)是列强之间实力对比的产物,并隐含着很多矛盾。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实力均势必然会被打破,所以此国际关系格局不会长久。
(2)带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3)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4)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开始向欧洲两侧延伸——华盛顿体系及苏联建立。
2.评价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它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它必将走向瓦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性因素是(  )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他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国际关系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根本因素是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暂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B、C两项本身不正确,D项不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1.形成
(1)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四个战败国的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安排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使列强建立起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该体系最大的赢家。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建立在战胜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
2.调整
(1)经济:鲁尔危机使美、英掌握了赔款主导权,1924年提出的“道威斯计划”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这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德国经济由此迅速恢复和发展,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渗透欧洲。
(2)政治: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签订了《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但也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利,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并加入国联,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这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3)外交: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非战公约》,强调用和平方法处理国际纠纷,反对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依据。但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为列强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3.“凡尔赛体系,由于它内在的不合理性,一直存在着对它的反对意见,对它进行调整也是势所必然的。”20世纪20年代,在对凡尔赛体系进行的“调整”中,不包括(  )
A.协约国集团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另订《洛桑条约》
B.中日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
C.欧洲主要国家缔结《洛迦诺公约》
D.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D项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而非“调整”。
【答案】 D
综合检测(二)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这说明他主张(  )
A.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建立欧洲大陆霸权
B.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C.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D.保留德国一定的实力,平息德国的不满
【解析】 克里孟梭认为仅靠领土条件无法使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罪责,必须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才能防止其东山再起。
【答案】 A
2.顾维钧指出:“日本志在侵略,不可不留意,不签字则令全国注意日本,民气一振。签字则国内将自相纷扰。”该言论是针对(  )
A.“二十一条”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非战公约》
【解析】 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的是巴黎和会,和会最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故中国国内一致反对,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二十一条”是袁世凯和日本签订的条约,与顾维钧没有关系,排除A项。《九国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排除C项。《非战公约》与“日本志在侵略”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A.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B.调整德国的疆界
C.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D.严格限制德国军事力量
【解析】 巴黎和会是一场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C项。
【答案】 C
4.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解析】 美国在《五国海军条约》中获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答案】 C
5.2016年是国联诞生96周年,国联虽在世界历史上只存在了26周年,但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的是(  )
A.初期在维护和平方面做了一定工作
B.在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等问题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是英、法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解析】 英、法操纵国联,是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应该属于国联消极作用方面的内容,故不是其进步性的表现,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6.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①符合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没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大获全胜;②符合英国;③符合法国,通过该体系,埋下了德国对法国的仇恨;④符合苏俄,苏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被排斥在国联之外。
【答案】 B
7.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解析】 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所以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缩小,排除C项;海外殖民体系受到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也缩小了,排除D项;A项包含B项。
【答案】 A
8.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道威斯计划”后,英、美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法国计划遭到重创。以上内容均符合史实。
【答案】 D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维护和平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主要表现为(  )
①建立国际联盟 ②法、比出兵德国鲁尔区 ③签署《洛迦诺公约》 ④签订《非战公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法、比占领鲁尔区激化了矛盾,其余各项均坚持维护和平的原则,故C项正确。
【答案】 C
10.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解析】 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宣布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这是该公约虚伪性的体现。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119条 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四 第一条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体现了巴黎和会的什么性质?(4分)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对多数人进行剥削”成为一种“权利”的原因。(3分)
(4)材料四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友邦”主要指哪国?(6分)
(5)材料四中“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3分)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关史实的考查。委任统治的实质是重新瓜分殖民地;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体现了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各自实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答案】 (1)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问题的规定。体现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性质。
(2)英、法、日。日本。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
(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国联盟约的规定为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出兵中国,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日本通过《凡尔赛和约》,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威胁到美国利益。美国。
(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2.(2016·海南卷)阅读下面材料:
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帕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和约》相比,《拉帕洛条约》性质上的不同。(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帕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0分)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帕洛条约》是处理两国关系的条约,而《凡尔赛和约》则是处理多国关系的条约;《拉帕洛条约》签约双方地位平等,而《凡尔赛和约》则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拉帕洛条约》体现了合作,而《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分脏。第(2)题主要从对俄国、德国及对凡尔赛格局的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 (1)是处理两国关系的条约;签约方地位平等;条约内容主要围绕合作。
(2)打破凡尔赛体系对苏俄的孤立;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压制;冲击凡尔赛体系。局部战争的特点
1.战争与政治联系更加直接
在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受政治因素的制约非常明显。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
2.局部战争的有限性
目的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上;规模有限,往往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一定的兵力;时间有限,力争避免旷日持久;空间有限,多发生在战略边缘区、争议地区或敏感地区。
3.局部战争爆发具有突然性
挑起战争的一方,力求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成果,不致使事态无限制地扩大。
4.大量使用新式武器
现代局部战争的现代化程度很高,消耗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局部战争的高技术性也随之增强。
1.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震动的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两伊战争
D.海湾战争
【解析】 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答案】 D
二战结束后世界爆发的局部战争的几种类型
1.超级大国和地区霸权主义国家直接挑起或操纵的战争,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2.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如印巴战争、中东战争。
3.发达国家集体制裁区域霸权国家,如海湾战争。
4.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战争,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
5.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武装冲突和苏联解体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如波黑战争。
6.大国霸权对弱小民族的战争,如美国轰炸南联盟等。
2.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  )
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阿富汗战争 ④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也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 A
综合检测(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组织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登陆,其根本意图是(  )
A.制止地区战争冲突
B.维护朝鲜与韩国并立局面
C.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
D.执行美国全球扩张战略
【解析】 一切外交政策都是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的,当时美国的总体战略就是全球扩张,争夺世界霸权。
【答案】 D
2.下列关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以“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对抗为主要动因
B.都受“冷战”格局的制约
C.都影响了“冷战”格局的发展变化
D.使苏联的实力受到削弱
【解析】 这两次战争使美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逐渐丧失对苏优势,故D项不正确。
【答案】 D
3.当年阿拉法特组织加沙青年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使阿拉伯人反抗以色列的斗争进入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新阶段。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
(  )
A.将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
C.建立尊重信仰、消除歧视的国家
D.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资源
【解析】 阿拉法特是阿拉伯人民的传奇人物,他领导的“巴解组织”是抗击以色列的主要民间力量,也是阿拉伯人的核心组织。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巴勒斯坦国家的建立,主张建立一个尊重宗教信仰、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答案】 C
4.观察右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  )
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以解决
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
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
【解析】 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反而给双方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第三国造成可乘之机,只有通过和谈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
【答案】 B
5.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进程
【解析】 A项1993年巴以在美国和谈,随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C项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是纳赛尔;D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与萨达特无关;答案是B项,萨达特于1978年在美国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结束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
【答案】 B
6.历史学家不无揶揄地说道:“两个疯子用先进武器打了一场低水平战争,旷日持久,拼国力,拼消耗。”历史学家所指的“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中东战争
C.两伊战争
D.越南战争
【解析】 两伊战争长达八年,对伊朗、伊拉克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只有C项符合题干信息。
【答案】 C
7.下列关于印巴冲突和两伊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因边界领土纷争而起 ②两次战争中美苏都曾直接出兵 ③两次战争都体现了美苏对地区事务的插手与争夺 ④与宗教问题毫不相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印巴冲突和两伊战争与宗教问题、领土纠纷及美苏的争夺有关,美苏未直接出兵。
【答案】 A
8.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世界将走向战争,永不停止
B.局部战争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C.说明“冷战”的结束
D.说明世界两极体制正在走向崩溃,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建立,世界格局的失衡将引发新的冲突和动荡
【解析】 注意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发生的时间,正好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际,这一时期世界格局暂时失衡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冲突。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且本身表述有误。
【答案】 D
9.海湾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依据是(  )
A.美国打败了伊拉克
B.海湾战争的胜利突出了美国的领导作用
C.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D.欧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影响
【解析】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海湾战争的胜利,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而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直接因素。
【答案】 C
10.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中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东和北非,17次在非洲中南部,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
D.世界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分布
【解析】 二战后的37年中应该是指二战后苏美“冷战”期间。在此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了世界,二者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从理论上讲,两个地方的局部战争应该较少。从给出的统计看,也符合这一理论。这说明“冷战”的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分布。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与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并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次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直接谈判自2008年年底以来,已停滞不前将近两年,各方一直在努力推动双方再度坐到谈判桌前。2010年8月20日,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天上午宣布,以色列政府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将于9月2日在华盛顿恢复直接和谈。希拉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中东问题有关各方的持续努力下,巴以双方将恢复建立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致力于实现全面持久和平的无条件和谈,和谈将在一年内完成,最终确定巴勒斯坦地位。
——2010年8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1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
【解析】 第(1)题先解释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带来的严重后果,再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其原因。第(2)题围绕中东和平进程阐述即可。
【答案】 
(1)“血和泪”指的是纠纷和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历史原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原因:巴以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2)说明了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降低伤亡的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热战”。
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
材料三 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8分)
(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如何?(8分)
(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种看法?(4分)
【解析】 第(1)题中“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诉诸战争;海湾战争的性质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第(2)题中的“说明了什么”,实际上要求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即可。第(3)题应结合教材相关观点分析概括。
【答案】 
(1)区别“冷战”与“热战”,应看其是否直接诉诸战争。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性。
(2)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第二节国际联盟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2.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1.国际联盟成立的史实和主要活动。(重点)2.结合国际联盟的活动评价其作用与局限性。(难点)
国际联盟的成立
1.提出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点原则”的演说,提出成立国际联盟的设想。
2.成立
(1)1919年巴黎和会上通过成立决议。
(2)1920年1月10日正式成立。
3.解散
联合国成立后,根据1946年4月18日的决定,国际联盟宣告解散。
4.美国与国联
美国是国际联盟的发起者,但最终没有加入,国联实际上被英、法控制。
国联盟约
1.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2.内容
(1)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和防御外来侵略、保持各国之间和平的责任。
(2)裁减军备和对发动战争进行制裁。
(3)规定处理争端的方法。
(4)与国联盟约不相符合的各国之间的条约均应废除。
(5)建立委任统治制度。
国联的主要活动和评价
1.活动:主要围绕维护《凡尔赛和约》、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等开展了各种活动。
(1)国际联盟全体会员国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
(2)行政院负责制定方案并监督执行。
(3)秘书处做了大量工作。
(4)常设机构等部门在发放贷款、禁止鸦片贸易和救济各国难民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2.评价
(1)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
(2)局限性:它只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一个工具,委任统治制度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实质。
美国拒绝加入国联,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国联拒之门外的原因
1.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
(1)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和国联盟约对美国没有利益,并借口不卷入欧洲的纷争,反对美国加入国联。
(2)美国利用国联控制别国称霸世界的图谋遭到英、法、日等国的强烈反对。
2.拒绝德国加入的动机
英、法担心如果让德国进入国联,会使受到它们掠夺的德国阻挠国联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作。
3.协约国阻止苏俄加入国联的原因
苏俄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政策,这一政策得到广大弱小国家的支持,如果苏俄进入国联,以其强大的国力和对弱小国家的号召力,将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
1.1920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  )
A.凡尔赛体系没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
C.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D.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
【解析】 国联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D项叙述不正确。
【答案】 D
对国际联盟的认识
1.国际联盟没能制止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
(1)在英国和法国的控制下,国际联盟成为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工具,中小国家在国际联盟中没有决定权。
(2)国联盟约规定也使国际联盟无法制止侵略战争。这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在形成决议时需要通过“全体一致”的同意,这就使制裁侵略者成为空话。
(3)国联提出的一些裁军计划,也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泡影。因此,到了20世纪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国联也成为它们推行这一政策的工具。最初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联盟,最终没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
2.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国际联盟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
3.国际联盟为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
(1)国际联盟在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方面为后来的联合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2)国联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必须坚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效制止战争和侵略。
(3)坚持各成员国平等的原则,防止大国操纵。
2.“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良,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国联进行初步的技术合作。”这段材料说明(  )
A.国联在某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国联是英、法操纵的政治工具
C.中华民国在某些方面听命于国联
D.国联控制了中国的文化教育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国联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英美之间及美国国内在国际联盟问题上的矛盾斗争及实质
材料解读
材料一: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材料二:国际联盟成员国的权利。材料三、材料四:美国国内对威尔逊计划的态度
解答思路
第(1)题实际上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美国冠冕堂皇的表面理由所迷惑。第(2)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英国和自治领之间的关系,由于英国拥有不少自治领,在国联大会上自然会占上风。第(3)题依据材料三归纳、总结,关键是理解“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第(4)题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英美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即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尝试解答】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目的: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2)国家:英国。原因:因为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因此掌握国联的支配权。
(3)理解: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未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和传统思想,使威尔逊遭到失败。
(4)实质:争夺世界霸权。
一、选择题
1.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部设于日内瓦万国宫
B.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召开期间
C.“促进国际合作”是其宗旨
D.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解析】 1920年1月10日,在威尔逊的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只是通过了国联盟约。
【答案】 B
2.国际联盟成立后被英、法操纵,这一史实说明(  )
A.英、法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B.美国无意操纵国际联盟
C.美国把注意力转向太平洋地区
D.美国还不具备争霸世界的综合国力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但综合国力尚不能与英、法匹敌,故美国控制国联、称霸世界的企图并未得逞。
【答案】 D
3.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的宗旨,为此它要求会员国(  )
①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②裁减军备 ③对从事战争者必须采取军事手段制止其行为 ④结束殖民统治以缓和国际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国联盟约规定对违反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国联只是向有关政府建议出动军队,而不是必须采取军事手段制止战争;盟约规定实行“委任统治”,并没有要求成员国结束殖民统治。因此,③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4.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  )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做出真正的贡献
【解析】 画中“车夫”背心上的英文为“国联”,他奋力挥鞭,驱赶着背上负有“和平”使命的马儿向“结束战争”的方向行进。但“国际事务”这辆大车分明是在冲向战争,“和平”马儿虽然竭尽全力,却寸步难行。这幅漫画揭示国联虽然标榜“和平”,但由于其本质不过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因此无法为和平做出真正的贡献,无法挡住战争的步伐。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所秉持的国际事务中的理想主张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阅读下面材料:
我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讨论中,都建议:现在必须有的不是实力均衡,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的强大的国家集团,而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
——1918年12月28日威尔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主张是针对哪一国际问题指出的。
(2)结合史实,说明威尔逊的主张是否能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 第(1)题材料的核心“建立一个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强大的国家集团,它是世界和平的委托人”体现了材料主张,结合演说的时间,可以判断该演说主要针对一战后国际关系问题,即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问题。第(2)题结合史实可知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威尔逊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后来宣布解散,国际联盟实际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
【答案】 (1)主张:建立单一的、强大的国家集团。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需要处置战败国、重建世界秩序。
(2)巴黎和会上各国接受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制定国联盟约。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威尔逊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联盟约,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20世纪30年代国联盟约多次被德国、日本所破坏,二战中宣布解散,国际联盟没有起到“和平委托人”的作用,威尔逊的主张未能实现。
一、选择题
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解析】 一战使欧洲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顺应了当时欧洲和平主义的思潮,故征服了欧洲。
【答案】 B
2.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攫取世界霸权。
【答案】 D
3.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 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联盟成立背景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史实可知,①②③④均属于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A
4.在国际联盟的问题上,列强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是(  )
A.维护和平的原则
B.实行集体安全
C.种族平等的原则
D.委任统治制度
【解析】 维护和平是国联的宗旨,实行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制度是国联盟约的内容,C项不可能在国联取得一致意见。
【答案】 C
5.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
D.公正民主原则
【解析】 关键信息“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注意限定词“主要体现”,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集体安全、委任统治和公正民主的最终目标都是和平,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6.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解析】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对战败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进行管理。
【答案】 D
7.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成立的一个重要国际组织,下列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B.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C.国联成立初期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D.国联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持久和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国联成立后尽管为世界和平做了很多努力,但无法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答案】 D
8.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解析】 国联大会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规定国联决议必须由所有国家一致同意才能生效,大大限制了国联的行动。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材料三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国际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国际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国际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何春良《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态度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后所发挥的真正作用。
【解析】 第(1)题可根据材料一中“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等信息,从约束战争、减少危害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题中的新变化应结合材料一中“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材料二中“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进行思考。第(3)题应结合国联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活动,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积极意义: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损害。
(2)新变化: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
(3)真正作用:国联成立初期,曾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国联抛弃了自身的基本原则,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渐暴露,无力制止战争危机和侵略战争,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作用的漫画:
——转引自香港教育图书出版公司《会考世界历史》
材料二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如宣布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军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请回答:
(1)漫画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解析】 首先要仔细阅读漫画,注意将材料的标题、漫画和漫画中的文字结合起来进行解读。一根细小的石梁支撑一座石桥,给人随时可能坍塌的感觉,说明国际联盟这座大桥是非常脆弱的。漫画表现的是,如果把“关键之石”放到桥梁中间,桥梁就显得结实坚固,而事实上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所以,漫画明确告诉读者,没有美国的参加,国际联盟的作用非常有限。其次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国际联盟是大国谋求利益的产物,而大国之间常常矛盾重重,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国际联盟作用的发挥。
【答案】 (1)主题:脆弱的国际联盟。(意思相近即可)
原因:国联内部矛盾重重;国际主要力量的对比发生新变化,必然引起国联内部结构的变化;美国没有加入,严重削弱了国联的影响力。
(2)国际联盟的作用前后有所变化:前期主要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等大国维护殖民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后期进行了一些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斗争,但由于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加之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矛盾重重,没有协调行动,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后期总的来说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第一节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对其评价。(难点)2.“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表现。(重点)
雅尔塔会议
1.雅尔塔会议
(1)背景
①从1943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重大转折,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先后召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讨论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问题。
②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2)召开: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战争期间第二次首脑会议。
(3)内容
①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迫使其无条件投降。
②战后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③划分波兰疆界和产生波兰新政府。
④成立联合国,举行由《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参加的会议。
⑤专门讨论了远东问题,签署的《雅尔塔协定》涉及中国主权的内容,侵害了中国利益。
(4)实质:按照力量对比、国家强弱、在战争中的贡献以及利益“平衡”等原则,对大国关系作出的调整。
2.波茨坦会议
(1)召开:1945年7—8月,美、苏、英三国在柏林波茨坦举行首脑会议。
(2)内容
①着重讨论了对德国实行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彻底摧毁纳粹主义、重建民主制度的决策。
②重新议定了波兰的边界划分,讨论了对战败国意大利等国的政策。
③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影响:基本确定了战后欧洲的新格局,也是造成东西方对抗的由来。
3.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形成:雅尔塔会议以及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的重要决策和文件,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的基本框架。
(2)标志:雅尔塔会议。
(3)评价
①积极: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成为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强大力量中心;比较彻底地清除了德国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为战后欧亚两洲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保证;成立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②缺陷:大国采取军事占领方式划分势力范围,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
1.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帝国主义体系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长期各霸一方,掠夺和压榨弱小国家,实行殖民主义统治。
2.二战后欧洲传统大国的衰落
(1)原因
①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②战争严重破坏。
③国际力量的重新组合。
(2)表现
①德国、意大利是战败国,退出大国行列。
②英国、法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3)结果: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彻底打破,美国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大国,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力量的日益壮大
1.战后欧亚两洲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世界意义。
2.苏联成为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大国,成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
美苏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斗争
1.原因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政策。
2.表现
(1)五国和约问题。
(2)德国问题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问题,1948年导致柏林危机的爆发,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的出现。
(3)日本问题: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本土,苏联出兵占领日本千岛群岛和北方四岛。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冷战”
局面的形成
1.美国的“冷战”政策
(1)含义: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用武力以外的种种手段“遏制”苏联的政策。
(2)“冷战”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的“铁幕演说”。
(3)三大支柱:美国于1947-1949年相继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军事上确立“冷战”政策的三大支柱。
2.苏联的针对措施
政治上帮助东欧国家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准确认识雅尔塔体系
1.含义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2.内容
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3.实质
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4.评价
(1)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与民主的原则,把苏联和美、英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地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个进步。
(2)由于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是苏联与美、英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由于美、苏社会制度和对外方针都有很大的差异,双方的国家利益又有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1.二战后初期,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初具雏形。该体系
(  )
①基本上按照美、苏两国的意志建立 ②违背了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 ③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合作来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④打破传统的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从总体上说,该体系符合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②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C
理解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
1.西欧衰落
(1)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摧毁,国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
(2)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用竭,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
(3)法国更是元气大伤,而战争中法国的投降使其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实力超群: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事实上确立了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金融的领导地位。
(2)军事上: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核武器。
3.苏联空前强大
(1)经历二战的苏联空前强大。
(2)反法西斯战争使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苏联在战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抗衡的国家。
2.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句话反映了(  )
①英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②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③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④美苏平起平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一边坐着……俄国熊,另一边是……北美野牛”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已重新划分世界,形成两极格局。“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说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①不符合材料之意,④体现不出来。
【答案】 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 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 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美、苏、英的对外政策。试分析其原因。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怎样?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苏联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世界战略的对立
材料解读
材料一: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材料二:苏联在二战后实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材料三:二战使英国遭到严重损失,失去世界霸主地位,追随美国。材料四:美、英、苏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对中国态度有所不同
解答思路
第(1)题由材料一“领导世界”可知美国意图,由材料二“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可知苏联意图,由材料三“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可看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各国政策变化的原因与其实力的强弱变化息息相关。第(2)题综合四则材料可知美苏实力壮大,西欧受到削弱,由材料四“中国的大国地位”可知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美、英对华政策不同是因为它们为自身利益着想,苏联对华政策则是因为对中国形势发展难以预料而摇摆不定
【尝试解答】 (1)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政策:美国,称霸世界;苏联,寻求自身安全,努力扩大影响,巩固大国地位;英国,依附于美国。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同时认识到来自美国的威胁;英国受战争破坏,担心失去传统大国地位。
(2)基本格局:西欧失去了传统的世界中心地位,美、苏成为一流强国,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原因:美国,为抗衡苏联,扶植蒋介石;英国,担心中国强大影响其在东方殖民地的利益。特点:苏联摇摆不定。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
①结束战争 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 ④组建军事集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④不属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B项正确。
【答案】 B
2.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和实质是(  )
A.反对法西斯主义、美苏战时同盟
B.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两分天下
C.谋求和平、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争夺霸权
【解析】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
【答案】 B
3.二战结束时,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国本土免遭战火洗劫
B.西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D.苏联经济实力不如美国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二战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答案】 C
4.(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这一举措是(  )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凯恩斯主义
【解析】 北约为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遏制苏联的工具,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其为欧洲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道路,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是美国发展经济的政策与理论,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在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悲剧重演。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发表的“铁幕演说”
材料二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丘吉尔和杜鲁门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冷战”的认识与理解,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同时题目的设问比较简洁明确,容易作答。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3)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美国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一、选择题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系(  )
①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
②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③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有一定积极作用 ④仍然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 B
2.下列说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不吻合的是(  )
A.成为债务国
B.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上升趋势
C.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
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说法与史实不吻合的是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诸国经济都大幅度衰退。
【答案】 B
3.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是(  )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
【解析】 通过对四个选项的对比分析可知,D项为外部因素,应予以排除。在东欧、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当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由其力量所决定。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在当时就不可能形成。
【答案】 B
4.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缔结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并强制东欧各国仿效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外交战略(  )
①是为了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②遭到美国的反对和英国的支持 ③必然成为美国世界霸权政策的障碍 ④阻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英国属于西方阵营,与美国一样持反苏立场;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5.“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实际上揭开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C.美苏“冷战”的序幕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序幕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选C项。
【答案】 C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
C.组建北约组织,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
D.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解析】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的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 D
7.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  )
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
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海报
C.丙: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发行的海报
D.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行的海报
【解析】 图片中有两把剑分别指向法西斯和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海报应该发行在既反法西斯又对抗社会主义时期,所以应该是二战后美苏“冷战”时期。
【答案】 D
8.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实行占领区货币改革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解析】 根据材料中“正以经济方式”指美苏在经济上的对抗,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杜鲁门怎样的政治意图?这同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解析】 第(1)题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通过“世界蓝图”一词,杜鲁门的政治意图显而易见;它与材料一之间是因果关系。
【答案】 (1)问题:二战后美国出口猛增,美国工业发达;西欧出口下降,工业较战前下降很多。原因:二战期间美国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而西欧遭受到了巨大的战争破坏。
(2)意图:体现了美国试图称霸世界、建立世界霸权的政治野心。内在联系:正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美国的世界霸权野心膨胀。
10.(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
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教材内容总结答案。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等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归纳。第(2)题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等归纳;第二小问应联系教材内容关于“冷战”的影响加以分析。
【答案】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