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模拟)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卷
(2017.6)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3分)
秋天的扬州城虽然不像春天那样到处姹紫嫣红,妩mèi(
)多姿,但同样美不胜收。高大挺拔的香樟绿得发亮,法国梧桐黄叶飘飞如同蝴蝶piān
piān(
)起舞,银杏枝头挂着累累硕果。夕阳西下,整个扬州城笼罩在一片霞光暮霭之中,显得异常温馨静mì(
)。
古诗词默写。(5分)
,欲上青天揽明月。(1分)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默写刘禹锡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2、3两题二选一,4分)
2010年的3月18日是一个值得金华人记忆的日子——首个“3·18金华名城日”,金华成功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周年纪念日,更是金华人翘首以待的金华博物馆开馆日。这个以灿烂的八婺文化著称、拥有骆宾王、吴晗、艾青、邵飘萍、陈望道、施光南等文化名人和无数名胜古迹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级博物馆!我校八(1)班举行
“走进金华博物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触摸历史。金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请你就金华历史文化特色的(如上图所示)的某一点,用30字左右的一段话加以介绍。(2分)
拜谒先贤。在博物馆序厅中,骆宾王,宗泽,
吕祖谦,陈亮,宋濂,李渔,黄宾虹,邵飘萍,陈望道,冯雪峰,吴晗,艾青,严济慈,施光南等14人的雕像严整有序,成了八婺大地俊采星驰的写照。请你仿照下面的文字介绍这14位名家中的一位。(2分)
示例
艾青:他是诗坛泰斗,一曲《大堰河——我的保姆》脍炙人口,魅力永存。
(3)唱响名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博物馆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展示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圣殿。请你为金华博物馆拟写一句广告语,邀请各方朋友走进博物馆,去亲近这座城市的历史,去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2分)
名著阅读。(6分)
(一)下面是对本学期名著阅读的内容或常识所做的介绍描述。请根据阅读印象,对其是否正确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海底两万里》中,“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尼摩船长说的。
(
)
《名人传》的作者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法国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
)
《沙乡年鉴》是作者利奥波德对在沙郡进行的生态平衡实践,在美国大陆各个肥润地带的游历经历,及其对土地伦理的所思所想的总结。书中有关于乡野生活的优美描写对美国自然文学的写作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
)
《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巴尔沃亚在不朽的事业中寻求保护原因是1.为了使自己的叛乱者的罪名消失,将功补过。2.害怕自己被佩德拉里亚斯谋害。
(
)
(二)在《俗世奇人》一书中,刻画了天津卫十八个“奇人”,在这些奇人中,你最喜欢哪个?说说理由。(2分)
例:我喜欢青云楼主,因为他就才多而不精。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托裱的事也行,就是“手糙了点儿”,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
我喜欢
,因为他(她)
。
根据语境,把下列标序号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3分)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怯懦(12分)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 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她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
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父亲的躲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4分)
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把第⑨段划线的句子删去,结构不变,文意不变,你的看法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小说内容,请你给上文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各补上一句话,以揭示小说的主旨。(4分)
链接材料一:(2013年3月6日
中国青年报)3月1日至3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大谷打工网进行“两会调查”:打工者最希望两会讨论哪些让自己忧虑的问题?民调发现首先是“房价太贵”(69.4%),其次是“工资增长慢”(68.6%),第三是“老家父母如何养老”(52.1%)。其他依次为:同工不同酬(47.9%);没有表达意见的渠道(42.9%);找不到对象,结不起婚(41.3%);工资被拖欠(39.7%);在打工的城市不受尊重(38.8%);不能在工作的城市落户(37.2%);子女不能在现居住地上学并参加高考(36.3%);老板不帮自己缴社保金(30.6%);找不到适合的娱乐项目(20.6%)。
链接材料二:(2013年3月6日
华西新闻网)昏暗的路灯下,一位环卫工母亲坐在街边石梯上,为身边的儿子辅导着功课……3月6日,这张母女温馨的照片在泸州市的多家网络论坛上迅速蹿红。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纷纷感叹:“路灯下不再有贫穷的家庭,只剩下富裕的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落叶也精彩(9分)
郑荣来
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
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
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
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
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
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
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
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 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
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
得自豪而有价值。
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有删改)
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的最后一段“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
(9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______________的特点。《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
的情绪。(2分)
为了发展旅游业,永
州地区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结合《小石潭记》全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缇萦救父
(8分)
齐太仓令淳于公①有罪当刑②,诏狱逮徙系③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④也!”其少女⑤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⑥,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⑦。妾愿没入⑧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除肉刑。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
【注释】①淳于公:姓淳于,名意,
因为担任齐国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太仓公。②刑:刑罚。这里指受肉刑。③狱:狱官。逮:逮捕。系:囚禁。④缓急:偏义复词,指紧急情况。⑤少女:小女儿。⑥属:连接。指被割断的肢体再接起来。⑦其道无由:指无法走向改过自新的道路。⑧没入:指被收进官府。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1)缇萦伤父之言(
)(2)齐中称其廉平(
)(3)今坐法当刑(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3分)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文中可看出堤萦是怎样的一个人 原文中最能体现堤萦孝心的一句话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40分)
2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40分)
题目一: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上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了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请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题目二: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就要发霉了。可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在古代,父母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而惹人遐想的名字:女儿红。
根据上述文字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