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各大洲特点。(重点)
3.指图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后的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和七大洲的分布状况,虽然内容也较多,但是和前面部分相比,难度降低了不少,更多的是读图记忆的内容,当然本课也是整个世界地理部分的基础内容,只有掌握好本节课,后面的学习才会水到渠成,有些内容后面还将涉及到,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当掌握的越来越熟练。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小学有所接触,学生感觉不是太难,更多地是靠读图和识记来掌握,为了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建议让学生多参与,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来突破七大洲分布这一重点内容。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小组讨论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应用,学会了阅读不同种类的地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能遨游太空,在空中拍摄出各种图片,真实反映地球表面的情况,请同学们欣赏我国神舟飞船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教师展示一组地球卫星图片,在学生欣赏美丽的地球之后提出问题:1.卫星照片中蓝色的部分代表什么?白色的部分代表什么?绿色的部分代表什么?2.为什么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说给地球取错了名字?
点拨:通过卫星照片发现,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分布很不均匀,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
学生欣赏美丽的地球图片。思考后回答左侧问题:1.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2.因为地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所以说给地球起错了名字。
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卫星地图,并观察得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引出海陆分布。
目标解读
教师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各大洲特点。(重点)3.指图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难点)明确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在目标引领下开展自学。
自主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第一目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要点拨
一、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数据看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核对地理助学学习过程部分题目答案。教师适时时行点拨指导。点拨:概略地说,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引导学生阅读图3—1—2地球表层的海陆分布图第一步:比较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海洋和陆地所占的百分比。第二步:比较东半球和西半球海洋和陆地所占的百分比。海第三步:比较陆半球、水半球海洋和陆地所占的百分比。强调:即便在陆地最集中的陆半球,陆地也只占48%,不到一半,所以说,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回答地理助学学习过程部分答案。北半球陆地39%,海洋61%。南半球陆地19%,海洋81%。东半球陆地38%,海洋62%。西半球陆地20%,海洋80%。陆半球陆地48%,海洋52%。水半球陆地10%,海洋90%。
让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衔接过渡
我们将地球表面浩瀚的海洋划分为四个大洋,将广阔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下面我们首先认识七大洲。
自主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自学课本第二目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要点拨精要点拨精要点拨精要点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位环球航行成功的航海家是谁吗?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一方面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证明了全球的海洋是彼此相通的,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这些块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二、七大洲1.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观察下图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2.学以致用以亚洲为例,出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说出哪里是大陆,哪里是岛屿,哪里是半岛、哪里是大洲?3.六步突破七大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找—看—描—拼—指—画六步让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其界线、轮廓等。第一步:找七大洲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在图中找到七大洲。点拨:亚洲和欧洲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其中亚洲和欧洲以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为分界线,请看下图,找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在地图上明确位置并强调两条运河强调:苏伊士运河——亚非界线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界线第二步:看七大洲轮廓引导学生观察七大洲轮廓,说出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并比较它们的相对大小。
点拨:用口诀引导学生记忆七大洲的相对大小。七大洲按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第三步:描重要经纬线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描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0°经线,描画时,注意观察分别穿过哪些大洲。强调: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0°经线穿过的大洲:欧洲、非洲。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和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第四步:指七大洲教师出示七大洲空白图,让学生到前面指图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并指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界线。第五步:拼图七大洲教师将准备好的拼图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比赛,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七大洲的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拼图。
注意:不同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要把握好。第六步:一笔画世界教师用电脑演示如何用一笔简要画出七大洲的布局。为了画图的方便,将七大洲轮廓进行简化处理,并要求学生一起一笔画世界,并标出大洲的名称。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大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指图说出亚洲的岛屿、半岛、大陆及其大洲情况。学生在图中找到七大洲,并在图上记忆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亚洲和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观察七大洲轮廓,并说出:亚洲像恐龙、南美洲象一只脚……亚洲——面积最大,且南部有三个半岛。非洲——从轮廓上看来,很容易和南美洲混淆,但它们有个最大的不同,非洲东侧有个小岛。北美洲——最典型的轮廓特点就是美国下面那个墨西哥,像是个小尾巴
。南美洲——大致成倒三角型。南极洲——像蝌蚪状。
欧洲——轮廓最破碎。大洋洲——大大的五边形。学生先描赤道,读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然后描画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北美洲、欧洲、亚洲;接着描画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最后描画0°经线,穿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南极洲。先自己指空白图练习,然后到前面指图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比赛。学生和老师一起画世界简图。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能在图上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等概念。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七大洲有全方位的了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并用歌诀帮助学生记忆。通过学生描画重要经纬线,让学生对各大洲的位置有准确的了解。通过让学生指图,让学生对七大洲的位置有更准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自主建构
课外探究
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有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在北纬30度附近;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
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也在北纬30度附近。想一想,为什么北纬30度附近会有如些多的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
当堂达标
1.(目标1)我们居住的星球之所以叫地球,你认为理由应该是
(
)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地球表面29%是陆地
C.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D.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
读右图,回答2~3题。
2.(目标2)0°经线穿过的大洲是(
)
A.大洋洲、南极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欧洲
D.欧洲、非洲
3.(目标2)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欧洲、北美洲
B.非洲、南美洲
C.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
4.
(目标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乌拉尔河
D.大高加索山脉
5.
(目标2)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
)
6.
(目标2)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我国位于
洲。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____
和
。
(3)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4)③⑤大洲的分界线为
。①②大洲的分界线为
。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虽然量大,但难度大大降低,通过找—看—描—指—拼—画六步突破七大洲这一重难点,让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运用数据说明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运用地图和数据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特点
描述
指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特点及界线
说出
运用世界地图
七大洲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