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七上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二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2、通过阅读“海和海峡”,了解洋、海、海峡等概念。
3、通过“活动”在图上说出大洋和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模拟演示、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课本地图、课件、地球仪、各小组准备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名称图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与导入
[练习导入]:读右边七大洲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大洲的名称:
①
、②
、
③
、
④
、⑤
、
⑥
、⑦
。
(2)大洲③与⑤的分界线
,大洲①与②的分界线是
,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
。(3)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
和
大洲。
通过练习,考察学生对七大洲的地理位置、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的掌握情况。
衔接与过渡
组织游戏:1、7名学生一组,分别代表七大洲,拿着七大洲的轮廓图板,进行“自述”,如“我的名字叫亚洲,块头居“七兄弟”之首,北美洲、非洲是我的左膀右臂,欧洲是我的连体兄弟,…2、分组展示面积大小,7名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大小迅速排队。3、拼图游戏
把学生分成男女生6组,进行接力赛。每组组长在黑板上画1个长方形,并用红粉笔标出赤道,把轮廓图放在课桌边。然后告诉学生游戏方法,以粉笔为接力棒,在指定的长方形内拼图。
读图与回答
活动一: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1、多媒体展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片:
(读图回答)太平洋:
万平方千米;大西洋:
万平方千米;印度洋:
万平方千米;北冰洋:
万平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域被陆地分割成四个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 ___。
通过读图比较,使学生了解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读图与填空
2、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找出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完成填空:
通过读图填空,使学生了解四大洋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让学生认识到四大洋的特点。
练习与过渡
学生读图填空: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读图与填表
活动二:海与海峡洋海洋的______(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______(远、近)例如:海海洋的______(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______(远、近)例如: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狭窄水道。例如:
(读图填空)1、海是洋的
部分,与洋相比,海的面积
,平均水深
。它们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洋隔离开来。2、海峡是
,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3、在图上找出直布罗陀海峡和土耳其海峡,写出他们分别沟通海洋。4、学生说出字母代表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
学生通过读图填表,了解海与洋、海峡的区别。
读图与探究
活动三: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部分大洲几何轮廓示意点拨:观察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这几条关键线与有关大洲的相对位置的关系。
(读图填空)认识图中各大洲的几何轮廓,以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1、在图中填写各大洲的名称。
2、在图中填写四大洋的名称。3、用彩笔描绘赤道、0°经线和180°经线,说出它们分别穿过的大洲和大洋。4、绘图比赛:学生绘制黑板上的几何轮廓图,看谁绘的准确而且速度快。
学生通过读图、绘图,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海陆分布特点,使学生形成空间意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学生读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关系,并且互相指图提问:大洲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濒临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西半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思考题: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南面,分别分布着哪几个大洲?原因是什么?除南极洲外,亚洲和大洋洲、欧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南北对称的分布特点。这种分布特点,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角色扮演:学生四人一组,分别表示四大洋,进行自我介绍。如“我是太平洋,世界第一大洋,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在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
构建与梳理
回顾所学的《海陆分布》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记忆并互相提问,做到堂堂清、课课清。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总结与回顾
课下迁移:1、在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和四大洋,记忆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找到南极洲,看一看是用什么颜色表示的,为什么?2、追寻航海家——郑和的足迹!
通过总结与回顾,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对本节内容有整体框架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当堂达标】
1.(目标1)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2.(目标1)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3.(目标3)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目标1)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捷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红海
D.马六甲海峡
5.(目标3)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
A.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大洋洲
C.太平洋、大洋洲
D.太平洋、亚洲
6.(目标1)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和
印度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北冰洋和太平洋
7.(目标2)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
)
A.
土尔其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曼德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8.(目标1、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____
半球,
乙是___半球。
(2)、写出甲图中字母和数字表示的大洋和大洲。
A___
洋B____
洋C____
洋D___
洋
①____洲②_____洲③____
洲④_____洲。
(3)、写出乙图中表示的大洲和大洋。
E___洋F___洋G____洋
③____洲④_____洲⑤
_____洲⑥_____洲⑦_____洲。
(4)、从图中找出七大洲中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是_____(填数字或字母),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填数字或字母)。
【教学反思】
四大洋的分布,课本的正文部分很简练,学生通过阅读对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有一定的了解,本课内容重在读图,学生在课本图上找到四大洋,通过读图、填表、指图互相提问、角色表演等形式,强化对四大洋海陆位置的认识,在本课设计活动3中,整合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使学生对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有进一步的整体认识,通过拼图、绘图游戏,让学生形成海陆分布的整体结构印象,成功的突破了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使用建议:教师把课标和教材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自己理解和掌握了才能指导学生,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后,在课堂上才能不绕圈圈,不忽悠学生。
打通“课标——教材——考点”三点,教的越准就越节约时间,课堂就越高效,学生课后负担就越轻,高效课堂是实现学生生命成长,知识成才的主阵地,是教师师德最好的表现方式。
行为程度
行为条件
海陆分布
四
大
洋
读图
说出
1.
地球仪
2.“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图
3.
“海和海峡”示意图
1.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2.了解洋、海、海峡概念。
3.
说出大洋和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
内容
行为动词
观察“四大洋面积比较图”,你能说一说它们的大小吗?
单位:万平方千米
世界第一大洋是________,位于太平洋西部的________深达11
034米,是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它周围分别有哪几个大洲?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
纬度位置最高的是___
,绝大部分位于_____内,这里终年冰封,面积最小,它周围分别有哪几个大洲?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北部多
,南部水域开阔,它周围分别有哪几个大洲?
世界第二大洋是________,形状呈______形,东西略
,南北
。它周围分别有哪几个大洲?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大洋?到达了哪个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