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上 1.2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版地理七上 1.2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10 17: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了解经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
3.通过观察00经线,1800经线、西经200经线、东经160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0经线和东经160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的太空照片,“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我们苦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学生讨论,发言;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利用地球仪来认识了解地球。
学生自己找到观察地球全貌的方法,认识到地球仪的重要性
衔接过渡
现在我们就用地球仪来认识地球(展示地球仪)
观察发现
探究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学生观察发现: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
问题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由哪些部分组成?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结构组成:①地轴---假想敌地球旋转轴②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④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地球仪的作用: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
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与探究
探究一:经线问题导学:看看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线,说说他们是什么呢?问题探究:1、什么是经线?2、观察地球仪,指出上面哪些是经线,分析经线有什么特点?3、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角度观察经线的形状,把你看到的结果用铅笔绘在下图中。
观察与探讨:学生观察发现探讨问题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作经线,又称子午线。经线的特点:①形状:半圆形弧线②长度:相等③指示方向:南北方向3、A、在赤道上空观察B、在北极(南极)上空观察
观察地球仪看什么是经线,发现经线的特点是什么,并且在不同的角度看经线又是什么形状
思考与探究
探究二:经度展示地球仪,指示经线问题探究:什么是经度?经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
学生观察,小组探讨,得出结论1、为了区分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叫做经度2、①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做本初子午线。②从0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0,分别属于东经和西经。18001350
900
450
00
450
90013501800向西度数渐(

向东度数渐()(
)经

)经代号
代号
东西半球的划分东半球:200W
向东
1600E西半球:200W
向西
1600E为了避免将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国际上统一用西经200经线和东经1600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中国位于东半球。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度数,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建构与梳理
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1、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了解地球的面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2、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轴经过地心
B、和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C、和经线所在平面垂直
D、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3、纬线的特征中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B、纬线等长
C、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D、所在平面和地轴垂直
4、有关00经线两侧的说法,正确是是


A、东侧是东半球
B、西侧是西半球
C、东侧是东经度
D、西侧是东经度
5、西半球的范围是


A、00经线向西至1800
B、200W和1600E之间
C、200W向西至1600E
D、200W向东至1600E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注明南、北极及东、西经。
(2)根据经度划分方法,标注图中各条经线的度数。
(3)西经300经线与
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4)请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注明度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在内容上主要利用到地球仪,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外貌,并且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外貌。
不足之处:练习的时间少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需要一些练习及时间。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我们在地球表面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也便于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概念
结构
用途
地球仪
地球仪和经纬网
概念
特点
经线
起点
划分
表示
半球
经线和经度
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