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课件(2课时 含音频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课件(2课时 含音频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09 23:03:43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1.会认本课的14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植 如 为 旅 备
纷 刺 底 炸 离
察 识 粗 得lízhírúwéilǚbèifēncìdǐ zhàchá cūshí dé植物 如果 四海为家 旅行
准备 纷纷 带刺 底下 炸开
离开 观察 知识 粗心 得不到zhí rú wéi lǚ bèi fēn cì dǐ zhà lí chá shí cū dé为降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这首诗歌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 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法fǎ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最后一笔是提。部首:氵组词:办法 用法造句: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音序:F结构:左右 如rú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撇点,口要写得小一些。部首:女组词:如果 假如造句: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图书馆。音序:R结构:左右 脚jiǎo 书写指导:月作为偏旁要写得窄长。部首:月组词:脚步 山脚 造句: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去上学。音序:J结构:左中右 它tā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右点,第二笔是左点,第三笔是横钩。部首:宀组词:把它 它们造句:它们是一群可爱的小鸭子。音序:T结构:上下 娃 wá 书写指导:女作为偏旁要写得窄些,最后一横比上面一横长。部首:女组词:娃娃 女娃造句:我有一个可爱的布娃娃。音序:W结构:左右 她tā 书写指导:女的最后一笔横,不要写太长。部首:女组词:她们 她家造句:她俩是好朋友。音序:T结构:左右 毛máo 书写指导:第三笔横要比第二横长些。部首:毛组词:皮毛 羽毛 造句:孔雀的羽毛非常漂亮。音序:M结构:独体 更gèng 书写指导:日要写得扁平,捺要写得舒展。部首:曰组词:更有 更好造句: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音序:G结构:独体 知zhī 书写指导:第二个撇要写得舒展,左边最后一笔是点。部首:矢组词:知识 求知造句:我知道了这道题的做法。音序:Z结构:左右 识shí 书写指导:口要写得小些,最后一笔是点。部首:讠组词:知识 常识造句:多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音序:S结构:左右 四海为家:

旅行: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 作自己的家。课文形容“孩子”离开“妈 妈”后在外地生活。
造句:他长年旅居世界各地,可以说是四海为家。
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 到另一个地方。本课指植物的种子从一 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造句:暑假期间,我们准备去香港旅行。纷纷:
细致:
①多而杂乱。②接二连三地。
造句:演出就要开始了,大家纷纷入座。
仔细查看。本课指仔细察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造句:他对狗的生活习性观察得很细致。出发 启程两个词都表示“准备外出”的意思。
“出发”对象大多指集体,指考虑问题或处理问题时的着眼点。“启程” 着重于“起”,开始上路,一般指较大的远行队伍。
1.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明天早晨七点钟出发。
2.代表团即将启程来北京访问。相同点:不同点:造 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了植物传播种 子靠什么办法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分别 讲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题,指出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交流分段情况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多探索。1.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n fǎ rú ɡuǒ yǒu jiǎo tā jiā
wá wɑ pí máo ɡènɡ hǎo zhī shi
办 法如 果有 脚她 家娃 娃皮 毛更 好知 识2.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底  低
(1)小毛(  )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2)下雨了,快跑到妈妈伞(  )下。
娃  洼
(3)秋天,田野里,山(  )里,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
(4)看,这个女(  )多漂亮呀!低底洼娃3.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把带点的词写到相应的圆圈内。
(1)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2)蒲公英妈妈为娃娃准备了
降落伞。
(3)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4)豌豆妈妈更有办法。..........蒲公英 苍耳 豌豆牛 马 鸟4.填一填。
植物名称 植物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靠什么传播种子


蒲公英降落伞风力苍耳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豌豆豆荚自己弹射课件46张PPT。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
2.从课文中用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
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听录音回顾课文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从这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孩子”指植物的种子。“长大”指成熟。“四海为家”指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诗歌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阅读方法解密:拟人的修辞方法概念: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动作和性格等。
作用:文中把植物种子都当成了娃娃来写,很亲切。
效果:使所写事物更生动、形象。
效果: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1题。2.“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本文介绍植物告别妈妈,为什么要提牛马鸟?文中提牛马鸟是为了激发小朋友思考:难道植物也有脚和翅膀吗?3.“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从“纷纷”你体会出了什么?“纷纷”写出种子们欢快出发的样子。蒲公英的种子藏在伞一样的绒球里,风一吹,就飞到其他地方,是借助风的力量。拓展: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好多,你能仿照本节诗写一写吗?
榆树妈妈准备了薄薄的翅膀,
把它送给________________。
只要____________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扇动翅膀,飞向_________。 微风自己的娃娃远方4.“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带刺的铠甲”用了比喻,是指苍耳种子外面带刺的硬皮。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最后一小节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小节是诗歌的总结,告诉小朋友平时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粗心的孩子只会白白错过。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才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本文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说一说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都有哪些?蒲公英、苍耳、豌豆。串珠问题:2.从课文中画出植物妈妈都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的语句。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了带刺的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3.文中的三种植物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苍耳挂住动物皮毛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裂滚落到地上传播种子。4.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植物妈妈有办法
(传播种子)蒲公英苍耳豌豆—风吹—挂动物皮毛—太阳晒……—办法多仔细观察
发现更多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蒲公英的由来
相传,从前村里有户人家里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唤作公英。一家人平静而幸福地生活着。可有一天,不幸从天而降,打破了这个美满的家庭。原来,女儿得了一种疾病。在旧社会里,一个未婚女子得了这种疾病,的确是莫大的打击!家长也十分气愤,将公英逐出家门。公英有口难辩,羞辱难忍,遂投河自杀。却说天不该亡公英,河的下游住着一个一打鱼为生的老人,公英被老人救起。得知公英的不幸后,老人就到田野里找来一种开黄花的药草,内服外敷,没过几天,公英的病就好了。公英非常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遂拜老人为义父,因老人姓蒲,故自称蒲公英。后来传于乡里,乡亲门用这种药治疗疮痈肿毒,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亲切地称之蒲公英或公英。植物的“感情”
有人说“草木无情”,但是仔细观察,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
含羞草像小姑娘一样怕羞,用手一碰,它就羞答答地闭起了叶片。向日葵特别爱太阳,脸儿总是跟着太阳转。西红柿很喜爱音乐,每天为它播放三个小时乐曲,能促进它迅速生长。
更奇怪的是,有的植物碰到合不来的伙伴会委靡不振。所以,有经验的农民就给它们安排能够和睦相处的邻居。
大豆和玉米是一对好邻居。大豆根瘤能共给玉米营养,而玉米根扎得较浅,绝不跟大豆争夺养料。棉花特别欢迎大蒜在它身边,因为棉花怕蚜虫,而蚜虫又特别怕大蒜分泌出的气味。
黄瓜讨厌西红柿。这两位做邻居,黄瓜会越长越瘦。如果让菜豆角和黄瓜做伴,黄瓜会变得水灵灵的。娇嫩的花儿脾气就更大了。铃兰花和丁香花“势不两立”,铃兰发出的香气会使丁香窒息而死。如果换成勿忘我做铃兰的邻居,它们就竞赛似的,花儿开得又大又鲜艳。
植物的果实也会互相闹别扭。一艘混装了谷子和水果的货轮,经过长途运输后,谷子烂了,水果干缩了。原来,谷子堆在一起容易散发热量,而水果受热就蒸发出水分,变干瘪了。反过来,谷子吸收了水果蒸发的水分就会霉烂。
植物有“感情”,不是因为它们有产生感情的大脑,而是由于生长的本能。它们有时为了争夺阳光和土壤中的养料而“打架”,有时别的植物分泌的东西恰恰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植物分泌的却是邻居们的致命毒素。至于有的植物听了音乐能促进生长,这是他们吸收了声音的能量,加快了新陈代谢的结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谜语】绒毛轻又轻,飞舞像伞兵。随风到处飘,安家把根生。(打一植物)
(谜底: ) 蒲公英这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大自然。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点拨:多读几遍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在课文中画出来,再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教师点拨:介绍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这三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种子,苍耳是靠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豌豆是靠自己弹射传播种子。3.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教师点拨:柳树妈妈准备了小翅膀,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随着柳絮飞扬。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音节。
de  děi   wéi   wèi
因为 孩子长大了就得 告别妈妈,四海为 家,所以蒲公英的种子飞得 很远。wèiděiwéide二、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月+却= (   ) 矢+口= (   )
女+圭= (   ) 女+口= (   )脚脚步知知识娃娃娃如如果三、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为______    ____________出发
______着______着    许许____________海  家纷 纷蹦  跳多 多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许许多多的办法。
1.孩子们离开了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阵风吹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们高兴地离开了妈妈。一阵风轻轻地吹过。孩子如果已经________,
就得告别妈妈,________为家。
牛马________,鸟有翅膀,
________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
~~~~~~~~~~~~~~~~~~~~~~~~
~~~~~~~~~~~~~~~~~~~~~~~~~~~~~~~~~长大四海有脚 植物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告别(   )   办法(   )  
如果(   )   准备(   )
3.仿照短文中画“   ”的句子写拟人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帮助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选择题)
A.太阳  B.动物的皮毛  C.风  D.雨~~~~~~道别方法假若预备 莲蓬妈妈准备了小船,把它送给莲蓬宝宝,只要到了水里,孩子们就成为远航家,去寻找美丽的港湾。C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物。把看到的景象写一写吧,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200字左右。优秀示例:
我爱百花齐放的春天,我爱鸟语蝉鸣的夏天,我更爱硕果累累的金秋。
挺拔的柿子树上,柿子你挤我碰,好似小灯笼。柿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儿,好像害羞了,也像在说:“看,我穿着红如火的裙子!”远处的田野里,一大片又一大片的稻子笑弯了腰,小女孩拿着枫叶,在田野旁的小道上悠闲地散步。
秋天最有代表性的要属菊花了。菊花挺直腰杆,理理花瓣,像是美丽的少女,在秋风里频频点头。一、问问植物妈妈。
1.填空。
牛马要旅行靠的是__________。
鸟儿要旅行靠的是__________。
人们要旅行靠的是__________。
2.读一读,选一选。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这句话应读出(   )语气。
A.惊讶  B.疑问  C.肯定脚翅膀交通工具B二、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3.填一填。
(1)蒲公英妈妈靠______传播种子。
(2)苍耳妈妈靠______传播种子。
(3)豌豆妈妈靠______传播种子。风动物太阳三、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读句子,完成练习。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4.按要求找出短文中的词。
反义词:     ——     
近义词:     ——     
5.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的原因是(  )
A.粗心的小朋友不喜欢植物。
B.粗心的小朋友不善于仔细观察。仔细粗心很多很多许许多多B一、延伸小阅读。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田里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
此外,还有会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1.短文中重点介绍的植物有(   ),简单介绍的植物有(   )
A.山芋藤  B.水稻  C.水葫芦  
D.毛毡苔 E.漆树
2.短文中写的植物奇妙在哪儿?用“——”画出来。
3.文章末尾用了省略号,其作用是(  )
A.表示奇妙的植物让人回味无穷。
B.表示奇妙的植物还有很多。BDACE能吃虫  会听音乐  会预报地震 
能净化水  会“咬人”B二、百字练笔。
蒲公英离开妈妈去旅行,会去哪儿呢?苍耳离开妈妈去旅行,会去哪儿?豌豆离开妈妈去旅行,又会去哪儿?展开想象,任选一种写写他的旅行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蒲公英飞呀,飞呀,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树林,来到一棵梨树旁,他停下脚步,看了看,发现满树梨花雪白雪白的,他非常喜欢,就落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