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10 2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七上
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原因。
4.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5.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6.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策略】
1.通过读图分析活动,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通过讨论分析,对人口过多.过少的影响进行评价。
3.动手动脑:以图释文.以图释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意识。
●【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一)展示漫画:世界70亿人口日:叙述:2011年10月31日,我们迎来了“世界70亿人口日”,人类大家庭第70亿个成员在这一天降生了。看完漫画后,你有何感想?(二)总结: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再次敲响人口警钟,警示人类要时刻关注和反思人口问题。那么世界人口的现状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课“世界的人口”。
(一)观看漫画,思考漫画的含义。(二)七嘴八舌谈感想:1.人口多。2.人口增长速度快。3.要实行计划生育。4.人口多,产生的垃圾多,环境污染严重。5.人口多,力量大,创造的财富多。6.人口多,导致交通拥挤。……(三)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通过漫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世界人口总数多,增长速度快。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通过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
展示目标,并指出重点。
齐读,明标启思。
明确目标
学案导学
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课本知识,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并在书上标注知识点,圈出关键词。2.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课本,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到: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在课本上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标记,以待解决。
通过导学案来自学,能初步了解世界人口的现状。
人口的增长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
(一)读图归纳
(一)出示课本图5-1-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二)明确:1.目前部分国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人口增长有所下降。2.虽然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三)出示表格:人口(亿)时间(年)时间间隔(年)10~2020~3030~4040~5050~6060~701.让学生计算说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有何变化?2.归纳说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一)明确图5-1-1的读图步骤:第一步:阅读图名,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达的信息。第二步:查看图中红线上各点人口数值及对应的年份。明确,人口曲线的倾斜度大小,可反映出人口增长的快慢。第三步:读图分析归纳。(二)读图分析总结得出: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表现在:1.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9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三)计算感悟: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四)结合表中数据,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引导学生按步读图,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自
主学

(一)总结过渡:世界人口的增长有快有慢,应该怎样进行定量分析呢?(二)介绍:1.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出生—死亡)与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之比,它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是研究地区人口自然变动和未来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2.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等于0、或小于0三种情况对世界人口数量的不同影响。(三)我们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由缓慢到加快。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课本89页第一段回答:(一)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二)分析讨论1.
造成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战争.灾荒.疫病.医疗条件差.生活水平低等。2.造成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快。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
以致

(一)出示课本90页活动:计算德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三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他们的差异。(二)提示:德国属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家。印度和尼日利亚属于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
(一)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德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15.4‰.23.4‰。(二)得出结论: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通过计算,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四)图文转

(一)总结过渡:不同的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不同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也不相同。(二)出示课本图5-1-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2010年)示意”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不同的大洲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的差异。(三)明确:1.欧洲.北美洲中的国家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2.亚洲.非洲.南美洲中的国家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读图得出以下结论:(一)不同的大洲人口数量不同:1.亚洲人口数量最多。2.澳大利亚人口数量最少。(二)不同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同:1.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其中欧洲最低;2.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其中非洲最高。
通过读图训练,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

接过

世界各地区的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
承上启下
二.人口的分布
(一)讲练结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这种差异。(二)讲述由定义得出人口密度公式:强调单位:人/平方千米(三)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人人口密度A地B地(四)强调:人口密度是由某区域人口数和该区域的面积共同决定的。
(一)自学课本90页第一段,说出并标注“人口密度”。(二)记住并理解人口密度公式,明确单位。(三)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A地的人口密度为:80人/平方千米B地的人口密度为:160人/平方千米(四)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结论: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五)专题训练: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让学生从实际演算中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读
图归

(一)出示课本图5-1-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引导学生读图分析:1.世界人口稠密区。2.世界人口稀疏区。3.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二)出示课本图5-1-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及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指导学生分析: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什么共性?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稀疏地区的原因。(三)补充总结:除此之外,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生产方式.经济方式.交通.军事.宗教信仰.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读图分析得出: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2.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亚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地区和中国的青藏高原。南极洲和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更是无人定居区。3.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均匀”。(二)回忆:1.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利用深浅不同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形类型。2.高、中、低纬度的范围。3.半球的划分。(三)读图归纳: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的:①纬度位置方面:中低纬度②海陆位置方面:沿海③地形方面:平原2.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适宜人类居住。3.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原因:①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极端干旱的沙漠。②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过于湿热。③亚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地区——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④中国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交通不便.气候寒冷⑤南极洲——世界的寒极,终年严寒。
通过阅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四)世界人口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人口分布均匀呢?
结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少。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等。5.回答:不能。
(三)趣
味地

安排课本91页活动——“家”的选择。出示景观图片:平原、极地地区、沙漠、草原、高原和海滨。
结合景观图所反映的地理环境,说说愿意把“家”选在哪里,并说明原因。
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总结过渡
世界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都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人口问题。
承上启下引入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一)合作探

(一)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2页后回答。(二)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带来一系列问题。那么乡村人口为什么大量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过多产生哪些问题?(三)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人口问题。要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应该怎样去做?(四)介绍“不同的国家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国家实行了生育控制政策。例如: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
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的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一)阅读课本,同位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二)谈论后总结: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导致资源被破坏甚至枯竭,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2.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生活孤单等问题。(三)结合身边生活,分析: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原因。(四)阅读课本93页及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问题图片,回答产生的问题: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五)讨论后回答: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通过同位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思
维拓

追问:我们知道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人口问题。那么,人口数量多有没有好处呢?
小组讨论后回答:有好处。1.人口越多,力量大。2.人口越多,劳动力也就多,创造的财富多。3.人口多意味着人才多。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建构与梳理
通过建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1.(目标2)人口的增长的快慢是由( )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经济发展水平 D.出生率与死亡率
2.(目标2)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北美洲
B.拉丁美洲.亚洲
C.非洲.欧洲
D.拉丁美洲.北美洲
3.(目标1.2.3.4)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必定人口总量也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减少。
D.人口密度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
4.(目标4)枣庄市2010年总人口数约391万人,面积4550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大约为( )
A.33.5平方千米/人
B.859.3人/平方千米
C.0.0029平方千米/人 D.290人/平方千米
5.(目标5.6)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B.人能创造财富,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的多少与资源.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
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目标3.4.5)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人口的疏密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_来形容。
(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⑥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据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洲。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
(6)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与世界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产生的问题,引发学生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图表以及课本中的插图,采取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同时,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的进行学习,紧张而又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