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七上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概念、形式及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气象部门对降雨等级的划分规定。
2、运用青岛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掌握判读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重点)
3、运用济南是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4、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空间的差异。(重点)
【教学模式】读图分析。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图
导入
图片导入:提问:导致这两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追问:什么是降水 过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8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降水不同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下雨。
让学生感受由于降水的差异导致两种景观的差异大。
自主学习
板书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讲述: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降水及降水的形式。投影展示问题:1、什么是降水?2、降水有哪些形式?降水的主要形式是哪一种?3、我们枣庄有哪几种降水形式?在哪个季节降水量较多?过度:降水量的多少是如何测量而来的?前面我们认识了降雨的天气符号,那么气象部门是如何划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69页降水量的测量。要求:1、观察认识雨量器的构造。2、填写表格:气象部门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降雨分为四个等级。指导学生填写表格。过度:降雨的多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深刻的影响。2011年北京城郊暴雪
2012年7月北京城特大暴雨干旱的土地
暴雨导致崩塌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回答:学生1: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学生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主要形式降雨。学生3:枣庄的降水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夏季降水量较多。回顾雨的天气符号阅读69页并观察图4-3-1回答:1、降水量的测量工具是
,它由
、
、
、
组成,把收集到的雨水或雪水倒入
中,从其上读出的刻度数(单位是
)就是该时段的降水量。2、填写表格
降雨分为四个等级24小时降水量(mm)降水级别24小时降水量(mm)10mm>小雨25mm>中雨≥10mm50mm>大雨≥25mm暴雨≥50mm读图体会,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人们期待风调雨顺的好日子。
结合生活实际,说出降水的主要形式,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回顾而知新了解降雨的四个等级,能对生活中的降雨做出等级判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图片感受降水的过多和过少都不好。
衔接过渡
我们枣庄一年四季降水量一样多吗?哪个季节降雨量较多?(生:不一样,夏季)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量是有差别的,不同季节降水量不同。
读图与探究读图探究
板书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1、读课本图4-3-2青岛2009年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009年青岛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不同地区降水量季节变化也不同
北京
罗马
新加坡
比尔马
伦敦3、活动: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指导:一般用铅笔绘图,横纵坐标要规范,间隔要一样,写上图名。读图回答:根据绘制的“济南是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2)济南市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3)说出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4、投影展示五个城市在世界的位置
1、读图探究:(1)青岛年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2)
个月降水量较多,其中最多的是
月,大约
毫米。(3)
个月降水量较少,其中最少的是
月,大约
毫米。(4)青岛市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
2、读图说出各城市降水量的季节特点。北京
夏季多雨罗马
夏季少雨新加坡
全年多雨比尔马
全年少雨伦敦
全年湿润3、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动手绘制,认真细心。读图回答学生1:7、8月降水量较多,最大月降水量是212毫米。学生2:11、12、1、2月降水量较少,最小月降水量是2.6毫米。学生3:济南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4、读图体会: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降水量的多少也不同。
读图回答,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世界各地降水的差异。
承转
这说明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多少也不同,如何能全面的了解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呢,世界降水量的分布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先回顾这两种地图。
读图探究
板书三:降水的空间分布投影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图
等温线图投影展示:提问:什么叫等降水量线?投影展示:读图回答:1、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2、南、北回归线附近,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3、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质疑:为什么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迎风坡降水多的原因。
回顾等高线地形图和等温线图。读图回答:A处降水
mm
B处降水
mmC处降水
mmD处降水
mmC和D处降水为什么相同?学生:把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叫等降水量线。读图回答: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大约是2000毫米,极地地区降水量大约是500毫米。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3、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降水多总结规律:赤道附近降水
,极地地区降水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阅读课文72页世界的“雨极”与“干极”。讨论:为什么迎风坡降水多?
总结: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回顾旧知识,联系新学知识感悟它们的相通之处。培养学生观察读图能力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
知识构建
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
1、降水的最主要形式是(
)
A.
雪
B.
雨
C.
冰雹
D.
雾
2、测量降水的工具是(
)
A.百叶箱
B.温度计
C.雨量器
D.量杯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与生活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交通的关系
4、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多雨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温带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较少
D.极地地区终年寒冷,降水少
5、赤道附近的全年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右
D.3000毫米左右
6、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一定夏季多,冬季少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7、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是指北京(
)
A.当年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
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
C.各年的年降水量都是664毫米
D.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是664毫米
8.根据下面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图。
(2)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大的是_______图。
(3)B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
C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让学生感受到降水差异导致的景观差异很大,从而引入降水的概念,学习降水概念和形式时通过学生分析家乡的降水的形式体会生活中的地理。本节课的重点一是读图说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我是指导学生分析各月降水量然后总结季节降水量的特点,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二是归纳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去发现总结,老师指导补充即可。
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