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版地理七上册第四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版地理七上册第四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11 15: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二课时)



】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阅读“等温线图的判读”图,了解等温线的含义,知道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的表示方法和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水平变化的关系。(重点)
2、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重点、难点)
3、运用“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同纬度地带陆地和海洋冬、夏季气温的差异。(重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实验:学生准备沙子、水、温度计、分别在早上、中午、傍晚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与导入
[练习导入]:
读图,请回答以下的问题:
通过练习,温故知新培养学生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获取信息、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衔接与过渡
通过选择合适的衣服,使学生初步体会气温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绘图与发现
活动一:等温线的判读: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65页文字和“图4-2-4”等温线图的判读”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提问:线段①和②两端气温分别相差了多少摄氏度?总结: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__;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__。
(自主学习)任务一、1.绘制等温线图,学生用平滑的曲线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2.A点的气温是多少?B点呢 为什么A点和B点气温一样呢?3.C点的气温是多少?
从A到C,再到甲地,气温发生怎样的变化?4.甲地的气温明显高于周围的地区,这样的地方叫做
,乙地的气温明显高于周围的地区,这样的地方叫做
。任务二、线段①和线段②是等长的线段,把它们放在了等温线图上不同的位置。线段①经过了几条等温线?线段②呢?
通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从而总结出等温线判读规律。
衔接与过渡
我们知道,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温线,现在我们在每两条等温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再和地图结合起来,就是等温线图,这样的等温线图,看起来就更形象直观了,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观察分析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了。
读图与思考
活动二: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纬度因素:低纬度(赤道地区)气温
,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用红色笔在图中描画20℃等温线,找到赤道、南北回归线,明确这个范围之间的气温在20℃以上。2.用蓝色笔在图中描画0℃等温线,找到南北极圈,观察这个范围的气温在0℃以下。3.等温线与纬线大致是什么关系?
同样的夏季,不一样的感觉
通过读图描画思考,让学生体会总结出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因纬度的不同而造成的气温上的差异。
读图与探究
海陆因素:北半球陆地上,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___月,最高值出现在___月。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1: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冬季海洋气温
陆地。总结2:冬季的等温线稠密,说明温度差异
,夏季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度差异
。总结3:受
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
,南半球比较

(生活体验)夏天白天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
,把脚伸进海水,感觉海水
;夜晚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
,把脚伸进海水,感觉海水
;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作学习)任务一、1.1月,同纬度地带,陆地A与海洋B比较,哪里气温低?2.7月,同纬度地带,陆地A与海洋B比较,哪里气温低?任务二、1.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有何差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对比线段①和②可知:冬季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
。任务三、学生看课本图4-2-5分别找到南北半球的0℃等温线,10℃等温线和20℃等温线,比较它们的弯曲程度。
通过北半球不同月份等温线图的对比,从具体的生活体验中导入,设置探究问题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读图与思考
构建与梳理
回顾所学的《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记忆并互相提问,做到堂堂清、课课清。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关注与朗诵
关注全球变暖:
【当堂达标】
1.(目标1)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A、气温差别大
B、气温差别小
C、高温中心
D、低温中心
2.(目标2)冬季时我国南方的气温比北方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纬度较高
B、南方地势较高
C、南方纬度较低
D、南方靠近海岸
3.(目标3)右图所示的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中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则图中所表示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目标2、3)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的分布由低纬度向极地逐渐升高
B、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总是高于海洋气温
C、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较高,平原气温较低
D、世界最炎热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
5.
(目标2、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6.(目标2、3)下图为等温线示意图,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
二、(目标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____

(2)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__________之间,属__________带。
(3)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__,其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__以下。
(4)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等温线相比较,较平直的是__________;此现象是受__________的影响,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造成的。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直接对应课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在教学设计上从等温线图(学习工具)的判读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工具应用),从而说出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紧接着通过阅读世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气温的季节差异。由于学习内容较为抽象,特别是一月和七月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我在课前设置实验,学生准备沙子、水、温度计、分别在早上、中午、傍晚测量温度并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在本节课难点突破上,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有效信息,然后交流、评价共享学习成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案使用建议:1.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2.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包括先问后教,先考后教,先练后教,先自学后教等多层含义。3.基础知识要当堂达标,做到堂堂清;4.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分析
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图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判读
归纳
说出同纬度地带陆地和海洋冬、夏季气温的差异
“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内容
等温线含义
陆地和海洋冬、夏季气温的差异
读图
说出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水平变化的关系。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行为程度
1.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寒带地区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3.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一年四季分明的是(

A.A地和B地
B.B地和D地
C.C地和D地
D.A地和D地
5.一年气候寒冷,长冬无夏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气温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的地方,气温是否一样呢?
请根据A、B、C三地的气温选择合适的衣服。
0℃
B
A
10℃

10℃
A
B
20℃

地形因素:
同学们爬过山吗?有什么感受?谁来描述一下?
爬山时,在山脚下穿短袖衬衫还觉得热。到达山顶,感觉冷,还要加衣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温的差异还和什么有关系?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观测
含义
影响
年平均
气温分布
概述
日变化
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
差异
气温
变化
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