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8-10 16: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基础演练
1.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3.
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
)。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4.
右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无机盐
6.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标号___________。
(2)图中标号④末端内的液体与标号③内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_____。
(3)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L是由于图中标号①的作用,而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是由于图中标号[
]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作用。
(4)在某病人的尿液化验结果中,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你认为可能是图中[
]___________出现了病变。如果病变非常严重,造成了肾衰竭,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保证尿液的正常形成和排出。
二、拔高过关
7.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A.血浆、原尿、尿
B.血液、原尿、尿
C.血浆、原尿、原尿
D.血液、原尿、尿
8.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排出废物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平衡
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
9.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囊
B.收集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10.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的缺氧血(

A.上腔静脉
B.肾静脉
C.肺静脉
D.下腔静脉
11.下表是正常人血液、原尿、尿液中的主要物质常数的比较表,请据表分析作答。
成分
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蛋白质
0
7~9
微量
葡萄糖
0
0.1
0.1
尿素
2.0
0.03
0.03
无机盐
1.6
0.91
0.91
(1)样品________是原尿,它与样品B比较,几乎不含________。
(2)样品________是尿液,它与样品B比较,________和无机盐的浓度明显要高。
(3)样品A与样品C中的物质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造成的。
三、真题链接
1.(2014娄底)右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④⑤合称为肾小囊
B.图中④⑤⑥合称为肾单位
C.图中①④⑤合称为肾小球
D.图中①②③合称为肾小管
2.(2014湘潭)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丁结构中的液体叫原尿
C.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血液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在丙处被重吸收
3.(2014威海)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
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4.(2014贵阳)
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  )
①水分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蛋白质
⑤葡萄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⑤
5.(2014株洲)图1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内的器官,图2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1中的①--⑥代表生理过程,其中⑤代表重吸收作用,则图1中的B代表______,C代表______.
(2)通过B器官进入血液的物质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______中,其作用是______.
(3)图1中的⑤和⑥这两个生理过程主要与图2中的什么结构有关?请在图2中标明相关结构名称.
(4)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图1中哪个过程发生异常?______.(填标号)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A
2.D
3.A
4.C
5.C
6.
(1)①③④(2)葡萄糖
(3)【④】肾小管
重吸收
(4)【①】肾小球
肾脏移植
二、拔高过关
7.B
8.C
9.C
10.B
11.
(1)C
蛋白质
(2)
A
尿素
(3)重吸收
三、真题链接
1.B
2.A
3.A
4.B
5.
(1)肺;皮肤;(2)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3)
(4)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