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曹冲称象 教学课件(2课时 含音频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曹冲称象 教学课件(2课时 含音频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11 11:54:30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没有今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曹 员 根 议 论 重 砍 秤 线 止 量chèng cáoyuángēn yìlùnzhóngkǎn xiànzhǐliàng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
柱子 议论 多重 杆 秤
砍树 画线 为止 重量cáo yuán zhù yì lùn zhó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chēng gēn 重杆称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称chēng书写指导:“禾”窄些,“ 尔”稍宽。部首:禾组词:称象 自称造句:曹冲称象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音序:C结构:左右 柱zhù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主”三横分布均匀。部首:木组词:柱子 柱石造句:小狗被拴在屋外的柱子上了。音序:Z结构:左右 底dǐ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撇舒展,最后一笔点起笔在竖中线上。部首:广组词:到底 底层造句: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音序:D结构:半包围 杆gǎn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木”做偏旁捺变成点。“干”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部首:木组词:一杆 笔杆 造句:爷爷给我做了一杆红缨枪。音序:G结构:左右 秤chèng 部首:禾组词:大秤 秤杆造句:原来这是一杆大秤啊!音序:C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短,“平”两点方向相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做zuò 书写指导:左中右写紧凑。末笔捺舒展。部首:亻组词:做秤杆 做衣服造句:奶奶会做衣服。音序:Z结构:左中右 岁suì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短,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上,舒展。部首:山组词:七岁 周岁 造句:我今年七岁了。音序:S结构:上下 站zhàn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立”做偏旁横变提。部首:立组词:站出 站立造句:明天我要站出来竞选学习委员。音序:Z结构:左右 船chuán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一笔撇短。部首:舟组词:大船 轮船造句:爸爸是这艘大船上的船长。音序:C结构:左右 然rán 书写指导:上部左右紧凑,“灬”略宽托上。部首:灬组词:然后 当然造句:奶奶给弟弟做好早饭,然后叫他自己来吃。音序:R结构:上下 官员:
议论:
称:
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造句:春运期间在车站做义工的多数是政府的官员。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意见。
造句:大家怎么还对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呢?
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称、弹簧秤等多种,本文特制杆称。
造句:现在超市里一般用台称来称重。船舷:
果然:
船两边的边。
造句:这艘大船的船舷上写着“中国制造”。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造句:果然像她说的一样,菊花有绿色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曹操带他的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提出很多称象的方法,但是曹操都不满意。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曹冲提出了称象的办法,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 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交流分段情况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zi chuán dǐ chènɡ ɡǎ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lì
柱 子船 底秤 杆然 后七 岁站 立2.比一比,再组词。
做(    ) 底(    ) 柱(    )
作(    ) 低(    ) 住(    )做人作文底下高低柱子住下3.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又大又圆又高又壮又白又胖又红又甜4.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像   ②象 
(1)大(  )的腿(  )四根柱子。
(2)王老师很(  )我的妈妈。
(3)弯弯的月亮(  )一条小船。②①①①5.照样子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1)姐姐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2)我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唱歌跳舞看书写字课件45张PPT。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串珠问题:
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一个官员提出了什么问题?
2.文中官员们说了几种称象的方法?这对写曹冲称象有什么作用?
3.曹冲如何称象?
4.这件事对你有何启示?
听录音回顾课文1.“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句话交代了大象的来历。大象是作为一种礼物送给曹操的,说明了对曹操来说,大象是一种稀有、珍贵的东西,人们对大象并不熟悉。这就为下文有人提议称象做好了铺垫。2.“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可以看出大象什么特点?“又高又大”说明了象的体型庞大,“……像……”运用比喻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说明大象又高又大,把象描绘得生动形象。拓展:
用“……像……”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3.“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了解大象的重量,于是他提出“称象”的问题,这句话点明了文题。4.“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从这里可以看出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众人想出的称象的办法,对曹冲想办法起到了提示、引导的作用。这个方法既不损坏大象又能称出大象有多重,值得赞叹!可见曹冲是个聪明、自信的孩子。拓展:
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天上的云多姿多彩,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兔子,也有的像花朵, 真可谓千姿百态。阅读方法解密:巧用对比概念: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作用: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模式:这句话(或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某某与某某相对比,突出了某某的某某特点。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曹冲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一个官员提出了什么问题?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一个官员提出的问题是: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串珠问题:2.文中官员们说了几种称象的方法?这对写曹冲称象有什么作用?文中官员们说了两种称象方法,这对曹冲称象起到了对比描写的作用,在对比中看出曹冲的办法妙。3.曹冲如何称象?曹冲先把象请进船里,记下船下沉的高度,让象上岸。 再向船里放石头,等船下沉到与原先一样高度时停止。 最后把石头分多次称出,石头的重量即为大象的重量。4.这件事对你有何启示?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曹冲称象曹冲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造大称宰大象曹操摇头 赶上船象 ——画线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称石头——知象重曹操笑着点爱动脑
会观察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谜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水缸又高又大,小孩儿很快就会被淹死。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很勇敢,他急中生智,抱起地上一块大石头狠劲儿向水缸砸去,水缸破开了,水哗哗的流了出来,缸中的小孩儿得救了。司马光机智勇敢的举动,受到了大家夸奖。 数量词儿歌
一只鸭子两头牛,
三只小龟水里游。
四条大鱼五只虾,
六个娃娃乐哈哈。
七只公鸡八条狗,
九头小鹿地上走,
十只猴子在挠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短歌行》曹操)【曹操的名言】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谜语】历史上哪个人物跑的最快?
谜底( )曹操(说曹操曹操到)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1.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出的几种称象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长句的断句。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官员和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这两段除了长句需要断句之外,还要注意“一”的读法。
参考答案: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把大象赶到一条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里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曹冲的办法既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又不会伤害大象,既方便又科学。2.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给下面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参考答案:1.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
2.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3.称石头重量。3.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参考答案:第一组句子,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和第一句相比强调曹冲的年龄小,只有七岁。
第二组句子,用上“到底”在疑问句子起到了强调深究的作用。
才……哥哥才比我大一岁。
到底……你到底有几本漫画书啊?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轻重 zhònɡ(  ) 秤杆 ɡān(  )
chónɡ(  )    ɡǎn(  )
重量 liánɡ(  ) 倒立 dǎo(  )
liànɡ(  ) dào(  )....√√√√二、看拼音,写词语。
ɡuǒ rán zhàn lì dào dǐ

ɡǎn chènɡ shànɡ chuán zuò shì

果 然站 立到 底杆 秤上 船做 事三、巧填量词。
一(  )大象    一(  )大秤  
一(  )墙 一(  )官员
一(  )柱子 一(  )线
一(  )办法 一(  )大船头杆堵位根条个艘四、选字填空。
象   像
1.妹妹的脸(  )苹果一样红。
2.曹冲称出了大(  )的重量。
再   在
3.小刚(  )操场上做游戏。
4.我先做作业(  )出去玩。
做   作
5.姐姐正在(  )手工。
6.我的(  )文得奖啦!像象在再做作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头(   )    浮(   )
2.用“______”画出官员们的称象办法,用“   ”画出曹冲的称象办法。【方法】
~~~~~点头沉3.曹操在听到官员们和曹冲的称象办法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在听到官员们的办法后摇头表示反对。曹操在听到曹冲的办法后点头表示赞成。小朋友请看图画,图中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操场上都玩什么呢?运用排比手法,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段通顺的话。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秀示例:体育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有的打球,有的跳高,有的拔河,还有的在拍球。大家做着各自喜欢的活动,玩得开心极了!一、曹冲是谁?
①曹冲 ②曹操 ③儿子 ④才 ⑤的 ⑥七岁
1.排列词序,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的意思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也能用“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⑤③①④⑥只有曹冲年龄很小示例:直到下午,太阳才出来。二、大象多大?
4.连一连,填一填。
身子    像四根柱子 
腿 像一堵墙  
大象真是又________又_________。高大三、称象办法。
5.说说他人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示词,画一画曹冲称象的办法。
(1)大象 船  (2)石头 船  (3)石头 大象
  不好。这样的大秤太难做了,很不方便称出大象重量。略。四、称象结果。
他叫人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7.“他”指的是__________。
8.“果然”一词说明曹冲称象的办法_________。
9.用自己的话夸夸曹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很好示例:曹冲,你真聪明,这么小,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真了不起!一、延伸小阅读。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摸一摸就知道了。”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第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道:“象和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辩,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这时,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得对呢?”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了(  )个盲人摸象。
2.连一连。
大象的身子     绳子
大象的牙 棍子
大象的腿 柱子
大象的尾巴 墙
3.读了短文我明白了(  )
A.不能与别人争吵    B.看问题要全面三四B二、讲故事。
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