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编课后作业-第六章6.2密度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编课后作业-第六章6.2密度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8-11 10:54:56

文档简介

物体的密度课后作业
1、(湘西州中考)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  )
A.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m甲=m乙,则V甲<V乙
D.若V甲=V乙,则m甲<m乙
4、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若V甲=V乙则m甲<m乙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5、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
A.a物质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7、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81g则(  )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2.7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不变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无法判断
9、在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座标图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围成的面积等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如图所示的两个图象中所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运动的速度
10、一只烧杯中放有一块冰,冰的密度是0.
9×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将烧杯放在阳光下,等冰全部熔化完后(不考虑水的蒸发),水和原来的冰比较,质量
,密度
,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铝块的密度是2.7×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块铝板,测得它的体积为2cm3,则它的质量是
g,将铝板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g/m3。
12、(扬州中考)“十一”黄金周,张敏和妈妈到桂林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茶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张敏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参考答案
1、C
解析: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余下半瓶,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仍是水,所以密度不变。
2、C
解析: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应该这样说:在体积相等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要大.即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3、D
解析:A、由图示图象可知,两物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ρ甲<ρ乙,故AB错误;
C、由图示图象可知,m甲=m乙时,V甲>V乙,故C错误;
D、由图示图象可知,V甲=V乙时,m甲<m乙,故D正确。
4、C
解析: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所以该图象反映的是质量随体积变化图象,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该图象也是密度图象.
A、若V甲=V乙则m甲>m乙,选项A错误;
B、若m甲=m乙,则V甲<V乙,选项B错误.
C、在体积相同时,甲和乙的质量不同,则甲和乙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选项C正确;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即为甲的密度,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的密度比乙的大,选项D错误。
5、A
解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m3时,a的质量为4×103kg,b的质量为2×103kg,c的质量是1×103kg,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a物质的密度最大,且a物质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故A正确,符合题意。
6、D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但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7、ABD
解析:A.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正确;
B.此固体的密度ρ=m/V=81g/30cm3=2.7g/cm3,故B正确;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只改变此固体形状,质量会不变,故D正确。
8、A
解析:比较A和B,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10cm3时,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由ρ=m/V可得,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大于C的密度,即:ρA>ρB>ρC。
9、A
解析: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则图象的斜率m/V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正确;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不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错误;
C、图b是v-t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即vt,s=vt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错误。
10、解析: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冰熔化成水时,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由公式V=m/ρ知,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不变;变大;变小
11、解析:
①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铝的密度的物理意义就是: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
②因为ρ=m/V,
所以2cm3的铝板的质量是m=ρV=2.7g/cm3×2cm3=5.4g;
③当铝块截去2/3后,其质量和体积均减小,其比值不变,故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2.7×103kg/m3=2.7×106g/m3。
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铝的质量是2.7×103kg;5.4;2.7×106。
12、《密度知识的应用》课后作业
1、(2015秋 定陶县期末)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2、(2016 十堰模拟)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3、(2016 深圳)小萱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已经调节好,搬到另一地方直接使用
B.在称量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她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直接将小石块投入到量筒内
D.她觉得如果先量体积,再称质量,会使测量的密度偏大
4、(2016 武汉)某实验小组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测量步骤为: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③算出烧杯中液体的质量;④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⑤利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测量步骤合理,结果准确
B.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质量测不准
C.测量步骤不合理,结果偏小
D.测量步骤不合理,原因是烧杯里的液体的体积测不准
5、(2016 武汉校级二模)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如图是将液体倒入量筒后,并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测量液体的质量,先要测出干燥空烧杯的质量
B.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先发现指针仍然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如果原来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6g,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1.13g/cm3
D.如果俯视量筒读数,则测量密度将偏小
6、(2013秋 滦南)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刻度尺、细线、烧杯、水
B.天平和砝码、量筒、细线、水
C.溢水杯、天平和砝码、烧杯、水、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7、(滨湖)学了密度知识,某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课题,其中可行的研究是(  )
A.测量土豆的密度
B.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纯铅制作
C.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D.鉴别某未知合金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8、(2015 邵阳)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满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2)
D.都不能省去
9、(2015 武汉校级模拟)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②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
③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此时水的体积
④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⑤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①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2016 怀化)小冯在实验室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请同学们根据正确操作过程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冯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
①第一步应该是将天平放在

②甲图是小冯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罝,
则小冯接下的操作是:

③小冯在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出如图乙所示测得其质量是
g。
(2)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24cm3,则小石块的密度
ρ=
kg/m3。
(3)假设小冯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则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小石块真实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2016 姜堰区校级二模)(1)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
②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③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2、(2016 山西一模)小李同学为了测量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下图甲所示,
错误之处是: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李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份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
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茶油的密度是
g/cm3。
参考答案
1、D
解析: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2、A
解析:A、图甲中矿石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38cm3,矿石的体V=38cm3-20cm3=18cm3,故B正确;
C、矿石的密度ρ=m/v=46.8g/18cm3=2.6g/cm3=2.6×103kg/m3,故C正确;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D正确。
3、D
解析:(1)调好的天平移动位置必须重新调节,称量的过程中也不能再重新调节平衡螺母,故A、B错误;(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是可以的,但不能将小石块直接投入到量筒内,这样做是错误的,故C错误;(3)后侧质量,质量的值测大了,密度测大了,故D正确。
4、D
解析:由实验步骤可知,所测液体的质量是准确的,在测量液体体积时,由于烧杯内壁有残留的液体,会使所测液体的体积偏小,由ρ=m/V可知,测量结果偏大;为防止烧杯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ρ=m/V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本题中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5、CD
解析:A、实验中最合理的步骤是:先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用第一次测量的质量减去剩余部分的质量,就是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这一过程中,倒出的多少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必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A错误。
B、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先发现指针仍然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在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而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3.4g,则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56g-33.4g=22.6g,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20cm3,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m/V=22.6g/20cm3=1.13g/cm3,故C正确。
D、如果俯视量筒读数,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被测液体的密度将偏小,故D正确。
6、A
解析:A、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但缺少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工具,也就无法求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符合题意;
B、用天平可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得金属块密度,不符合题意;
C、(1)用天平和砝码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
(2)在烧杯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1;
(3)把金属块用细线拴好,缓缓放入烧杯内浸没在水中,当水溢出后,称量此时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2;
(4)溢出水的质量为m溢=m+m1-m2;
小石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V=V溢=(m+m1 m2)/ρ水;
小石块的密度:ρ=m/V=mρ水
/(m+m1 m2)。利用选项中的器材可以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不符合题意。
7、A
解析:A、用天平测量出土豆的质量,用量筒、细线、水测出土豆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土豆的密度;符合题意。
B、铅球的体积、质量都比较大,因此无法用量筒、天平测量铅球的体积和质量,利用量筒和天平无法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纯铅制作的;不符合题意。
C、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他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符合题意。
D、由于密度表中没有合金的密度,因此没法鉴别合金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A、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1)不能省去;
B、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2)或(4),所以B正确;
C、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3)不能省去;
D、由以上分析可得,D不正确。
9、A
解析: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②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③用细线拴好石块,并将石块投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④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其中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是多余的。
10、解析:(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0刻线处;
②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说明该砝码质量太大,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③由图可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因此游码所对刻度值是2g,小石块的质量是m=50g+20g+2g=72g;
(2)已知小石块的体积V=24cm3,
因此小石块的体积ρ=m/V=72g/24cm3=3g/cm3=3×103kg/m3。
(3)因为是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砝码粘有污垢,砝码本身的质量变大,但读数时读的是砝码上标的克数,称得的质量值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小.由于物体体积不变,由ρ=m/V可知,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小石块真实密度将偏小。
故答案为:(1)①水平台上;②取下最小的砝码,适当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③72;(2)3×103;(3)偏小
11、解析:
①如图所示,砝码质量为20g+20g+5g=4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4g,因此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4g=49g;
②由图乙中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该液体的体积为30ml,由于将液体从烧杯中向量筒中倒入的过程中,总有部分液体吸附在烧杯壁上,没有完全倒入量筒中,所以导致了测量值偏小。
③由图象知,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5g,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
液体的质量为:m=m2-m1=45g-25g=20g,液体的密度:ρ=m/V=20g/25cm3=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1)49;(2)30;偏小;(3)0.8×103
12、(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
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3)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砝码20g+10g,游码刻度1.2g,共20g+10g+1.2g=31.2g;根据题意,量筒里茶油的质量是:m=60g-31.2g=28.8g。
由图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v=32cm3,则茶油的密度ρ=m/V=28.8g/32cm3=0.9g∕cm3。
故答案为:(1)水平;零刻度线处;左;(
2)测量时调节平衡螺母;(3)32;28.8;0.9。密度课后作业
1.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铁比棉花重
B. 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密度与温度有关
C. 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
D.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2.
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越大
C. 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越大
D. 密度是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3.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 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4.
(烟台)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5.
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 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6.
将一铝块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铝块的密度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少
D. 无法确定
7.
(庆阳)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8.
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3
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 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9.
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30dm3
B. 60dm3
C. 100dm3
D. 120dm3
10.
一体积为0.2m3,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块,计算它的质量是多少?
11.
一个瓶子能装2kg的水,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大?用这个瓶子能装多少煤油?(煤油的密度0.8×103kg/m3)
12.
红岩牌自卸汽车的额定装载货物质量是14000kg,车厢容积为15m3,如果车厢装满泥土,试计算此时该车所载泥土的质量,并判断是否超载?(泥土的密度取2.0×103kg/m3)
密度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相同体积的铁和棉花,铁的质量大于棉花.此选项错误;
B、一定质量的物体,热胀冷缩导致体积发生变化,由公式知,密度相应发生变化.说明物质密度与温度有关.此选项正确;
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此选项错误。故选B。
2.D
解析:A、水银是一种液体,其密度比很多固态的物质的密度大许多,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密度是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解析: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
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
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
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A
解析:当三种物质的体积都为50cm3时,m甲=50g,m乙=35g,m丙=25g,因为m甲>m乙>m丙,所以ρ甲>ρ乙>ρ丙。故选
A。
5.B
解析: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此说法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
B、如果是气体在密闭容器内,体积始终不变,质量减小了,密度肯定会变小,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在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密度是保持不变的,故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体积较大的物质的密度就较小.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铝块截去一半后,仍然是物质铝,故密度不变.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C
解析:分析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由图知,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
则,由以上计算过程知ρA>ρ水>ρB。
故选C。
8.B
解析: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故A不正确;
B、此固体的密度;故B正确;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故C不正确;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B。
9.B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约m=60kg,密度ρ=1.0×103kg/m3,
中学生的体积
故选B。
10.解析:由则铝块的质量:m铝=ρ铝V铝=2.7×103kg/m3×0.2m3=540kg。
答:铝块的质量是540kg。
11.解析:(1)∵
∴瓶子的容积:
(2)∵
∴瓶子最多装煤油的质量:
m=ρ煤油V=0.8×103kg/m3×2×10-3m3=1.6kg。
答:(1)该瓶子的容积是2×10-3m3;
(2)用该瓶子装煤油,最多能装1.6kg。
12.解析:由得m=ρV,
则一车厢泥土的质量:m泥土=ρ泥土×V=2.0×103㎏/m3×15m3=3×104kg,
因为3×104kg>14000kg,所以汽车已经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