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一 无机物间的转化 元素及其化合物 (原卷)
1.【2017海南卷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2.【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3.【2017北京卷6】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2017天津卷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5.【2017海南卷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CO B.SO2 C.HCl D.CO2
6.【2017海南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7.【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FeFeCl2Fe(OH)2
B.SSO3H2SO4
C.CaCO3CaOCaSiO3
D.NH3NOHNO3
8.【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9.【2016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10.【2016海南卷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11.【2016上海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
12.【2016四川卷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3.【2016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
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 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
14.【2016江苏卷】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15.【2016上海卷】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S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16.【2016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 ==N2↑+2H2O
17.【2016新课标Ⅱ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18.【2016新课标Ⅲ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19.【2015上海卷】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
A.HClO B.NH4Cl C.HNO3 D.AgNO3
20.【2015新课标Ⅰ卷】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21.【2015上海卷】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 D.酸性
22.【2015江苏卷】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粗硅 SHAPE \* MERGEFORMAT SiCl4 SHAPE \* MERGEFORMAT Si
B.Mg(OH)2 SHAPE \* MERGEFORMAT MgCl2(aq) SHAPE \* MERGEFORMAT Mg
C.Fe2O3 SHAPE \* MERGEFORMAT FeCl3(aq) SHAPE \* MERGEFORMAT 无水FeCl3
D.AgNO3(aq)[Ag(NH3)2]OH(aq) SHAPE \* MERGEFORMAT Ag
23.【2015山东卷】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21·cn·jy·com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24.【2015安徽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5.【2015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26.【2015重庆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27.【2015福建卷】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28.【2015新课标Ⅱ卷】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29.【2015北京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30.【2015浙江卷】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21教育网
SHAPE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21cnjy.com
Cl2
高温
H2
高温
盐酸
电解
盐酸
蒸发
NH3·H2O
蔗糖
△
NaOH溶液
控制pH
试剂X
足量酸
烧渣
固体1
溶液2
固体2
FeSO4·7H2O
溶液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一 无机物间的转化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1.【2017海南卷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
蔗糖有甜味,可作调味剂,故A正确;
B.铁粉可与氧气反应,吸收氧气,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正确;
C..双氧水有强氧化性,使得蛋白质变性,可作消毒剂,故C正确;
D.氢氧化钙和水不反应,不能做干燥剂,故D错误。
故选D。
2.【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
B.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
C.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
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
3.【2017北京卷6】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2+2Na2O2=O2+2Na2CO3,CO2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A错误;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2=2KCl+Br2,Cl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正确;
C、乙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元素化合价降低,Br2被还原,乙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被氧化,C错误;2·1·c·n·j·y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NH3化合价没有改变,D错误。
正确答案B。
4.【2017天津卷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C
【解析】
石灰、碳酸钠都是碳酸盐,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故A正确;
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B正确;
C.氯气无法将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变成沉淀,故C错误;
D.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分解放出氨气,故D正确。
故选C。
5.【2017海南卷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CO B.SO2 C.HCl D.CO2
【答案】B
【解析】
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
B、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3S↓+2H2O,故B正确;
C、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
D、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
6.【2017海南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
【答案】CD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Cu排在H的右边,因此金属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HI氧化,故B错误;
C、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可以制备氧气,故C正确;
D、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AlCl3,故D正确。
7.【2017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FeFeCl2Fe(OH)2
B.SSO3H2SO4
C.CaCO3CaOCaSiO3
D.NH3NOHNO3
【答案】C
【解析】
A.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B错误
C.均能实现,故C正确
D.NO与H2O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8.【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答案】C
【解析】
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故A正确
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故B正确
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故C
错误
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故D正确
故选C。
9.【2016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D
【解析】
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其与某些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是氧化性,二氧化硫
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单质和水,表现氧化性,A错误;
B、NH4HCO3用作氮肥是因为其中含有氮元素,易被农作物吸收,与热稳定性无关,B错误;
C、Fe2(SO4)3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净水,C错误;www.21-cn-jy.com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正确。答案选D。
10.【2016海南卷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答案】B
【解析】
氦气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填充飞艇,正确;
B.硬水的软化指的是除去水中的Ca2+、Mg2+,加入氯化铁只能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用于水的净化,错误;【来源:21cnj*y.co*m】
C.石英砂为SiO2,可用碳还原得到粗硅,经提纯得单晶硅,正确;
D.聚四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故一般用于不粘锅的涂层,正确。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11.【2016上海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A
【解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 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
由于酸性HCl>H2CO3>HClO, 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 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 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C 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D.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12.【2016四川卷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
变化,错误;
B、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C、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13.【2016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
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 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
【答案】AC
【解析】
H2和N2制备NH3是可逆反应,反应物始终不能消耗完;
B.可以加入过量的浓盐酸,使二氧化锰彻底反应完全;
C.浓硫酸随着反应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
D.18mol/L的浓硫酸与锌开始反应产生S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再与锌反应产生H2。
故选AC。21教育名师原
14.【2016江苏卷】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答案】C
【解析】
SiO2与盐酸不反应,错误;
B、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3,错误;
C、N2+3H22NH3、NH3+HCl==NH4Cl,正确;
D、金属镁的冶炼方法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错误。
15.【2016上海卷】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S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答案】AB
【解析】
A.O和S是同族元素,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正确;
B.C和Si,Se和S都分别为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都为分子晶体,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来比较,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因I2的氧化性较弱,故与铁反应生成为FeI2,错误;
D.浓硫酸氧化性很强,会将HBr氧化为Br2,错误。
故选AB。
16.【2016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 ==N2↑+2H2O
【答案】B
【解析】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www-2-1-cnjy-com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2-1-c-n-j-y
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NO+NO2+2NaOH=2NaNO2+H2O,所以要使气体中的一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应该通入空气,使部分一氧化氮变成二氧化氮,且不能过量。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
C.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
答案选B。
17.【2016新课标Ⅱ卷】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答案】C
【解析】
A.NaHCO3、Al(OH)3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B.AgCl不溶于水和酸,加入水后,碳酸氢钠溶解,而AgCl不溶,再加入足量稀盐酸,AgCl仍然不溶,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错误;
C.亚硫酸钠和碳酸钡中加入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正确;
D.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错误。
故选C。
18.【2016新课标Ⅲ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答案】B
【解析】
A.Al2(SO4)3和NaHCO3反应生成的Al(OH)3和CO2可灭火,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是利用盐类的水解:
Al3++3HCO3-=Al(OH)3↓+3CO2↑,A项正确;
B.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利用金属性强的制取金属性弱的,如Fe+Cu2+=Fe2++Cu,说明Fe比Cu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产生FeCl2和CuCl2,利用的是Fe3+的强氧化性,B项错误;
C.漂白的原理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如HClO、O3、H2O2、NaClO(漂白液的有效成分)、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等;二是结合性的,如SO2;三是吸附性,如活性炭,前两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漂白衣服织物常用氧化性的,但注意不能和洁厕剂混用,会产生氯气;SO2漂白纸张等,不能用于食用品的漂白;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C项正确;21*cnjy*com
D.雕刻玻璃常用氢氟酸,因为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因此氢氟酸常保存在塑料瓶中,D项正确;
19.【2015上海卷】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
A.HClO B.NH4Cl C.HNO3 D.AgNO3
【答案】B
【解析】
HClO见光分解为HCl与氧气,故A不选;
B.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见光不分解,故B选;
C.硝酸见光分解为二氧化氮、氧气与水,故C不选;
D.硝酸银见光分解Ag、二氧化氮、氧气,故D不选;
故选B.
20.【2015新课标Ⅰ卷】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B
【解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21*cnjy*com
21.【2015上海卷】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 D.酸性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故答案的A。
22.【2015江苏卷】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粗硅 SHAPE \* MERGEFORMAT SiCl4 SHAPE \* MERGEFORMAT Si
B.Mg(OH)2 SHAPE \* MERGEFORMAT MgCl2(aq) SHAPE \* MERGEFORMAT Mg
C.Fe2O3 SHAPE \* MERGEFORMAT FeCl3(aq) SHAPE \* MERGEFORMAT 无水FeCl3
D.AgNO3(aq)[Ag(NH3)2]OH(aq) SHAPE \* MERGEFORMAT Ag
【答案】A
【解析】
A.Si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l4,SiCl4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Si和HCl,该反应可用于工业提纯硅,故A正确;21·cn·jy·com
B.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故B错误;
C.氯化铁易水解,加热溶液生成氢氧化铁和HCl,蒸发时应在HCl环境中进行,故C错误;
D.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
23.【2015山东卷】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答案】A
【解析】
AlCl3可由单质Al与Cl2反应制得,AlCl3与Ba(HCO3)2反应生成CO2和Al(OH)3沉淀,同时有气
体和沉淀产生,正确;
B、Na2O与Ba(HCO3)2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2CO3和H2O,没有气体生成,错误;
C、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Cl2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Cl3,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错误;
D、SiO2不与Ba(HCO3)2反应,错误。
24.【2015安徽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Na2CO3固体受热不易分解,故A错误;
B、Fe(OH)3胶体是红褐色,故B错误;
C、以上三种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
D、SiO2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此题选C。
25.【2015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答案】C、D
【解析】
稀盐酸与MnO2不能发生反应,不能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错误;
B、NaOH与玻璃中的SiO2会发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产生的Na2SiO3有粘合性,将玻璃瓶与玻璃塞黏在一起,因此不能使用玻璃塞,要用橡胶塞,错误;21教育网
C、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Ag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AgNO3,达到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的目的,正确;
D、煮沸自来水,Ca(HCO3)2不稳定,受热会发生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达到除去Ca(HCO3)2的目的,正确。
26.【2015重庆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答案】B
【解析】
非金属性Br>I,则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A错误;
B.非金属性P>Si,则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B正确;
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
D.SO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3)2氧化成硫酸钡,则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D错误;
答案选B。【出处
27.【2015福建卷】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答案】A
【解析】
A.X+Y→Z,Z电解生成X、Y,说明电解电解质本身,所以X可能是金属铜,Y可能为氯气,反应为:X+Y→Z,Cu+Cl2CuCl2,Z为CuCl2,电解CuCl2溶液:CuCl2Cu+Cl2↑,故A正确;
B.X+Y→Z,Z电解生成X、Y,说明电解电解质本身,所以X可能是氯气,Y可能为氢气,反应为:X+Y→Z,H2+Cl22HCl,Z为HCl,电解HCl溶液:2HClH2↑+Cl2↑,故B错误;
C.Z可能是氯化钠,X、Y只能为氢气、氯气中的一种,X+Y→Z,2Na+Cl22NaCl,Z电解:2NaCl+2H2O2NaOH+H2↑+Cl2↑,不符合Z电解生成X、Y条件,故C错误;
D.Z可能是三氧化硫,X、Y只能为二氧化硫、氧气中的一种,X+Y→Z,2SO2+O22SO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H2SO4生成硫酸,电解硫酸本质为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符合Z电解生成X、Y条件,故D错误;
28.【2015新课标Ⅱ卷】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解析】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因此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
B.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可采用沉淀法除去,所得氯化钠溶液可采用重结晶等过程提纯,B正确;
C.工业生产常选用来源更广泛、价格更便宜的石灰乳作为沉淀剂,用氢氧化钠不经济,C错误;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氧化,因此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D正确,
答案选C。21·世纪*教育网
29.【2015北京卷】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A
【解析】
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21cnjy.com
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
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21·世纪*教育网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
故选A。
30.【2015浙江卷】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SHAPE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硫铁矿的烧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SiO2、Al2O3,根据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的设计流程分析可知:第一步骤是在烧渣中加入足量酿的目的是用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可溶性的盐,除去不溶酸的SiO2。硫酸可与Fe2O3、Al2O3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盐,而不与SiO2反应,通过过滤可从溶液中分离出SiO2,进入固体1,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所以溶解烧渣可选用足量硫酸;过滤后的溶液1中的主要溶质是硫酸铁Fe2(SO4)3和硫酸铝Al2(SO4)3 ,Fe可与Fe2(SO4)3反应,还原生成FeSO4 ,而 Fe与Al2(SO4)3不能反应,然后用NaOH溶液,控制pH,把Al3+ 转化为Al(OH)3沉淀,进入固体2除去,从而达到分离FeSO4和Al2(SO4)3,所以试剂X选用铁粉;故A选项正确、B.同上分析可知:B选项正确。C.溶液2是FeSO4溶液,通过加热,蒸发,浓缩溶液,制得较高温度下的FeSO4饱和溶液,再冷却结晶可制得粗制的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晶体。由于制取过程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Fe2+具有较强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化,且FeSO4 ·7H2O受热能分解成Fe2O3 、SO2 、SO3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7H2O,所以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C选项正确。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Al3+ 转化为AlO2-,Fe3+转化为Fe(OH)3沉淀。得到的Fe(OH)3沉淀,用硫酸溶解,则生成硫酸铁 Fe2(SO4)3;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不能得到FeSO4·7H2O,故选项D 不正确 。
Cl2
高温
H2
高温
盐酸
电解
盐酸
蒸发
NH3·H2O
蔗糖
△
NaOH溶液
控制pH
试剂X
足量酸
烧渣
固体1
溶液2
固体2
FeSO4·7H2O
溶液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