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导学案(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导学案(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8-11 21:18:25

文档简介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自学导航
㈠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诵读感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之情以及为国献身的精神。
㈡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二、自主学习
1、读标题,先猜一猜这是表达什么主题的诗歌?
2、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歌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
。这首诗以(
第一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诗人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该种诗歌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等。
2、为加点的字注音。
干瘪(

驳船(

蜗行(

胚芽(

迷惘(

隧洞(

绯红(

淤滩(

纤绳(

3、根据解释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非常疲乏。

疲惫

(2)极新(多指服装)。

簇新

(3)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迷惘

(4)鲜红。

绯红

(5)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喷薄

文本理解
1.选词填空。
疲惫
疲倦
(1)、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
)。
(2)、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
)。
悲哀
悲痛
(1)、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
(2))、人们心情非常(
)。
挣脱
挣扎
(1)、被压迫人们(
)枷锁求得解放。
(2)、贫困人在死亡线上(
)。
深思
沉思
(1)、我们做事前要(
)熟虑。
(2)、他(
)了片刻,立刻做出答案。
3、文意理解
(1)全诗选用了意象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感受朦胧诗的韵味。
之一:“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之四:“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之五:“花朵”,给人以轻松而美丽之感,但“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又告诉我们“花朵”很遥远,无从触摸。但“花朵”毕竟是“花朵”,它代表我们古老的祖国的希望,即使有些微茫,但只要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之六:“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满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之七:借“乳房”一词,把祖国比拟为母亲,“我”则是母亲翼下的一个渐趋成长的孩子,表现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这些意象都有了象征意义,具有朦胧诗的韵味。
(2)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2、诗中有很多过去与现在的强烈的对比,你能选择诗中的词语回答你的过去是怎样的,你的现在是怎样的吗?如:你的过去是破旧的,你的现在是簇新的。
你的过去是干瘪的稻穗,你的现在是古莲的胚芽。你的过去是熏黑的,你的现在是雪白的。你的过去是熏黑的,你的现在是绯红的。你的过去是蜗行,你的现在是起跑。你的过去是悲哀,你的现在是笑涡。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如: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自主反思1诗两首
一、自学导航
㈠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两首诗,感受诗歌的旋律和节奏美;
2、把握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4、掌握诵读方法、理解诗歌意象及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
㈡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二、自主学习
1、自读两首诗,猜猜两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2、再读诗歌,作者是怎样表达主题的?与你以前读到的类似主题诗歌有何不同?
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艾青
,原名
蒋海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乡愁》的作者是
余光中
(姓名),他是我国
台湾
(省名)诗人。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家国之思

2、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hóu( 喉
)咙
悲fèn( 愤

lí( 黎
)明

( 腐
)烂
坟mù( 墓

海xiá( 峡

解释下列词语。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悲愤:悲痛愤怒。
激怒:刺激使发怒。
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深沉:①形容程度深;②(声音)低沉。
(二)文本理解
1、整体把握,按原文填空。
(1)假如我是一只鸟,/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
……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
(3)小时候/乡愁是
/我
/母亲
(4)长大后/乡愁是
/我

在那头
(5)后来啊/乡愁是
/我
/母亲
(6)而现在/乡愁是
/我

在那头。
2、文意理解
《我爱着土地》
①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旋律和节奏美。(
读准字音、停顿、重音、节奏、情感)。
诵读提示:课文及朗读节奏处理(“|”:句间停顿;“/”:句内停顿;“-”:表舒缓或重音)
②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不仅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乡愁》
①美读《乡愁》。尝试比赛(边赛、边切磋诵读技巧与表现方法,达到能够“摇头晃脑”至成诵为止。)
(用上首诗阅读方法赏读。读准字音、停顿、重音、节奏、情感)(示范、课堂展示。)
②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抒发爱国之情的?(自主摘录,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等。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身在孤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我爱着土地》
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们象征着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所谓“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意象: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作者要表达一些内心的情感,借用一些物象来表达,那就是意象。)
“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土地:遭践踏的国土,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中国人民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光明与希望的象征,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通过具体、真切的形象,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乡愁》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2、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这些意象,形式上看起来是并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层层推进。邮票、船票、坟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末节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具有以往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构思精巧、结构整饬、旋律优美。
拓展延伸
1、仿写。
《乡愁》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2、创作一首盼望台湾回归的小诗。
六、自主反思2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自学导航
㈠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能背诵全诗;
2、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感彩的变化,理解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㈡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二、自主学习
1、读标题,先猜一猜作者会写什么?会怎么写?
2、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
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锦幛(zhàng
)
荇藻(xìng
zǎo
)
蓬蒿(Péng
hāo
)
憔悴( qiáo
cuì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 lóu
yǐ):“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文本理解
1.按原文填空。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________,/那一角________;/我触到________________;/这长白山的雪峰________________,/这黄河的水________________;/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________________;/岭南的荔枝花________________,/尽那边,________________……/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______________
__,手掌________________,/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上面,________________轻抚,/像________________,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________,________,/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已变成灰烬
只是血和泥
荇藻和水的微凉
冷到彻骨
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只有蓬蒿寂寞地憔悴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沾了血和灰
沾了阴暗
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恋人的柔发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将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2、用“/”为下列诗句划分朗读停顿
(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1)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3、文意理解
(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2)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
“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

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象征手法,象征祖国。
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
自主(合作)探究
1、这首诗形象众多,但是一点儿不乱,作者是怎样做到的?
(1)巧妙运用对比手法;(2)在想象中展开诗歌的内容,突出手掌的触觉作用,把广泛的描写对象集中起来,贯穿在“残损的手掌”的感受这条主线上,使他们多而有序、有情。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
(3)“堤上繁花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
(5)“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6)“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
3、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从感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以下出现的一系列词语,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在前半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拓展延伸
作者借助具体形象、展开丰富想象,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请你也用这种方法创作几句富有诗意的句子。
六、自主反思4外国诗两首
一、自学导航
㈠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平实中见真情、深邃中显自豪。
㈡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二、自主学习
1、自读两首诗歌,看看你能否自己读懂情感?
2、静静地、慢慢地读课文,比较一下它和中国诗歌的异同点?
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并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填空。
⑴、莱蒙托夫是 ( 俄罗斯和苏维埃
) 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 民族诗人

。除此之外,还有先与他、被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以及后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我们曾经学过的后面两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和 《夜》
。莱蒙托夫的〈〈 诗人之死
〉〉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这首诗宣告了反对暴政的伟大诗人——莱蒙托夫的诞生。莱蒙托夫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
⑵、兰斯顿·休斯,是 美
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虔信( qián

慰藉( ji è

镶嵌( xiāng qiàn

晨曦( xī

瞰望( kàn )
深邃( suì

河水潺潺(chán )
黝黑( yǒu

3、解词。
慰藉:安慰。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
深邃:深;深远。
晨曦;清晨太阳初升起时的微光。
沐浴:比喻沉浸在某种美好事物中。
瞰望:从高处向下观看。
虔信:虔诚的信念。
黝黑:
黑,黑暗。
文本理解
1、选词填空。
虔信
虔诚
⑴、破除迷信,(
)科学。
⑵、许多人都(
)地相信佛教。

惦记
惦念
⑴、老人(
)孩子。
⑵、老师总是(
)着班级。

混浊
污浊
小河里的水十分(
)。
排污管内排出(
)的城市废水。
2、文意理解
整理归纳两篇诗歌的结构,理解爱国情怀。
(1)《祖国》第1节: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
第2节:诗人通过描绘(草原、森林、河流),表达对祖国的爱。
第3节:诗人又通过描绘(农家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祖国的爱。
(2)《黑人谈河流》
第一层(1—2):我了解河流。
第二层(3):紧扣河流,抒写(我的身影经过的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地方),表达对家乡的爱。
第三层(
4—5):呼应第一层,(强化主题)。
自主(合作)探究
1、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等,声色兼备地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舍,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隐藏在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当中,化为一体;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这种爱是真实的,最感动人的。
2、《黑人淡河流》的艺术构思比较跳跃,但又很严密。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A.“河流”是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历史的追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B.“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C.我了解河流——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诗歌在深邃中彰显自豪。
3、比较两首诗写作的异同点。
(1)《祖国》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人们的活动;《黑人谈河流》从时间入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2)《祖国》把对祖国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黑人谈河流》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己民族历史的自豪。
拓展延伸
仿写。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中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像天空中没有了太阳,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群峰,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自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