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拔高训练
一、单选题
1.亚洲地势特点(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四周低,中部高
D.东西低,南北高
2.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地区,溶洞多;地表崎岖。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山间小盆地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小兰的家乡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山南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4.下列山脉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天山
B.祁连山
C.雪峰山
D.武夷山
5.读图1,回答下面小题。
在我国各类地形中,所占而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6.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A.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7.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雪峰山
8.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成网格状分布
9.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A.淮河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
A.5℃
B.8℃
C.-4℃
D.16℃
11.右图山脉西侧和东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12.下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13.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不仅沟通了东西的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是因为(
)
A.山区面积广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成网络状分布
14.太行山的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1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以下哪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
A.蒙古族
B.藏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
1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7.读下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不同地理界线,完成下列各小题
(1)表示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今年国庆假期,杭州某中学的晓梦同学计划乘高铁去北京旅游,结合“南京周边主要高铁线路分布图”,完成以下小题。
(1)晓梦此行的高铁线路可能是(
)
A.宁杭-沪汉线
B.宁杭-京沪线
C.沪汉-京广线
D.杭甬-宁杭线
(2)晓梦乘坐高铁的图中,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广阔的平原
B.辽阔的草原
C.连绵的雪山
D.无垠的沙漠
19.左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太行山脉
(2)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3)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20.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二、综合题
21.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__
奔流入海,沟通了
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__________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
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
__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______级阶梯;福建位于第________级阶梯上。
22.读“中国略图”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代表二、三级阶梯界线的是____。
(2)黄河、长江均注入_________洋,其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
(3)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上游地区稠密,请从地形、气候、交通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三、连线题
23.将盆地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塔里木盆地
①纬度最高
a.新疆北部
B.准噶尔盆地
②海拔最高
b.新疆南部
C.柴达木盆地
③面积最大
c.青海北部
D.四川盆地
④人口最多
d.四川东部和重庆
24.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
A.山区多,平原少
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地形多种多样
②耕地资源不足
C.地势西高东低
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阶梯状分布
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A
6.A
7.C
8.B
9.(1)A
(2)C
10.(1)A
(2)C
11.C
12.D
13.B
14.B
15.A
16.C
17.(1)C
(2)B
18.(1)B
(2)A
19.(1)D
(2)B
(3)A
20.B
21.(1)自西向东
东西部
内陆
交界
水能(2)一
二
三
22.(1)②
(2)太平
自西向东
西高东低
(3)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23.A一③一b;B一①一a;C一②一c;D一④-d
24.A一②;B一③;C一①;D一④《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基础训练
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丘陵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形复杂多样
D.地势西高东低
3.我国有
“世界屋脊”
之称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4.宿迁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5.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地反映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
A.
B.
C.
D.
6.柴达木盆地最著名的矿产是(
)
A.钾盐
B.石油
C.铁矿
D.铅锌矿
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汶川特大地震,该次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该地震可能会引发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其中不包括(
)
A.崩塌
B.雪崩
C.滑坡
D.泥石流
8.三明市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是(
)
A.寒潮、地震
B.洪涝、崩塌
C.干旱、火山
D.沙尘暴、泥石流
9.一般说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副业
10.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11.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2.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对图中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塔里木盆地
1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14.依据“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我们应站在什么地方才能看的最远(
)
A.站在蒙古高原上
B.站在德干高原上
C.站在珠穆朗玛峰上
D.站在东北平原上
15.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16.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17.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
A.海拔高低的影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河流多少的影响
18.西北地区因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9.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联系,又蕴藏着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山脉纵横交错
20.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地表坦荡,一望无际
B.黄土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C.内蒙古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青藏高原--雪山连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B
6.A
7.B
8.B
9.B
10.B
11.A
12.D
13.B
14.C
15.A
16.B
17.A
18.D
19.C
20.D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一、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下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3.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4.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读我国沿40°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5.有关D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钾盐和铁矿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D.该地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为昆仑山脉
B.E河在该河段的流向自北向南流
C.B为淡水湖泊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17.有关F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B.平原广阔,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西进,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图回答下题。
19.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0.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二、连线题
1.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
A.山区多,平原少
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地形多种多样
②耕地资源不足
C.地势西高东低
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阶梯状分布
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2.将盆地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塔里木盆地
①纬度最高
a.新疆北部
B.准噶尔盆地
②海拔最高
b.新疆南部
C.柴达木盆地
③面积最大
c.青海北部
D.四川盆地
④人口最多
d.四川东部和重庆
三、综合题
1.读图
2.1-11“我国沿北纬
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
数字
①
②
③
④
⑤
地理事物名称
(3)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
特点,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
2.读某高原观图(如图2.1-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
(1)这是一幅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
、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
,在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故此图的
与
是不一致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D
5.C
6.C
7.A
8.A
9.B
10.C
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C
18.A
19.B
20.C
二、1.A一②
B一③
C一①
D一④
2.A一③一b
B一①一a
C一②一c
D一④-d
三、综合题
1.(1)略
(2)
数字
①
②
③
④
⑤
地理事物名称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海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2.(1)黄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窑洞
蒙古包
内蒙古,景观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