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
词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的意境,领略毛泽东的伟大胸怀和伟大人格。
2、学习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难点】1、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与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提高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目标
1、反复朗读这首词,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2、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这首词的主题。
教与学过程:
背景资料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诗与词的一般知识
1、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以诵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词,诗歌的一种。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句子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歌唱的,因此都有词牌,即曲调名称,用来规定词的曲调和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按照词的长短体式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种。
三、预习反馈
1、给加黑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3、给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惟余莽莽( )
A.只有我 B.只剩 C.只有
(2) 惟余莽莽( )
A.景色迷茫 B.草木茂盛 C.无边无际
(3) 顿失滔滔( )
A.立刻 B.停顿 C.安顿
(4) 须晴日( )
A.必须 B.须要 C.等到
(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A.弯腰 B.折服 C.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
(6)稍逊风骚( )
A.文学才华 B.妇女举止轻佻 C.指“国风”《离骚》
四、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1、整体感知:《沁园春
雪》中,“沁园春”是
,“雪”是
,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
。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
。置身于毛泽东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
2、新词理解。分(fèn)外:
。
竞:
。
惜:
。
俱:
。
数(shǔ):
。
3、本首词分为上下阙,上阕从空间角度,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分为三层。请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
三层:
下阕从时间角度,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分为三层。请写出层意:一层:
二层:
。
三层: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自主学习
1、读、记——“诗、词知识”
2、背诵本首词和内容学习
教与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与学要点:继续学习本首词,品析重点词句含义及作用。
教与学过程:
一、上节课后自主学习反馈
1、填空:
(1)《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____
__,“沁园春”是_______,“雪”是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二、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1、从上阕的写景,你是否感觉到有一种“逆境”存在
2、“望”是什么意思 领起哪些内容 能不能与“看红装素裹”的“看”对调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何内涵和作用
4、“惜”字领起哪些内容 “略输”、“稍逊”、“只识”好在哪里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意义和作用
6、
感悟下面几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好处。
(1)“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与“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欲与天公试比高”
(4)“只识弯弓射大雕”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巩固练习
教与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与学要点:学习效果与提高训练检测。
一、基础题
1、《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2、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江山如此多娇,……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
,
句中指______
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
_,
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
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二)品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文
《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乙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 试各写出一句。
2、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 谈谈自己的理解。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你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 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说说好在哪里 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
4、乙诗的内容兼及咏雪和送别两个方面。描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致描画,鲜明地再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大笔挥洒的诗句如:“瀚海阑千百丈冰”等,细致描画的诗句如:“狐裘不暖锦衾薄”等。写送别,以结尾两句最妙,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如果你是诗人,看着雪地上的马蹄印,会想些什么呢
(三)课外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
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沁园春 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的气势,________的风格。
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 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 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4、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
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 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
____
___,
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
___。
三、展示、评议
错题纠正
第一课
沁园春
雪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三、预习反馈
1、qìn mǎnɡ ɡuǒ zhé shū xùn hán zhāo
2、装 滔滔 娇 骄
3、(1)B 点拨: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剩下,剩余”。
(2)C
(3)A
(4)C
(5)C
(6)A 点拨:“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章中特指文学才华。
四、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1、词牌名
题目
抒情诗
对象
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
2、格外
竞相
惋惜
都
称得上
3、上阕。一层:概括写北国风光;二层:具体写北国风光;三层:想象雪后日照的壮丽景色。 下阕一层:承上启下过渡句,由写景转入评论历史人物;二层:具体评论历史人物;三层:歌颂当代革命英雄。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后自主学习反馈
1、(1)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1)对偶、夸张
(2)比喻、拟人
3、D
二、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1、没有。面对冰雪有一种眼界为之一开、心境为之一振的感觉,充满了欢悦、豪迈之感。在冰雪的意象中把寒冷的感觉淡化,把精神振奋的感觉强化,创造了一种壮美的境界,发出对无垠冰雪的赞美。这是一种压抑不住的鼓舞的感觉。
2、“望”有登高远眺之意,领起下面七个分句。在空间上眺望千万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是诗人壮志得酬的心比天高的感觉,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宏图大展、主动挑战的豪情。
不能,一个
“看”字,承“望”而来,诗人像是端详眼前的壮丽和辉煌,又像是情不自禁地呼唤人们一起观赏。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如果把“望”“看”对调,会因用词不当而有损诗的磅礴之气、豪迈之情。
3、“江山如此多娇”是承上,对上阕描写景物总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古典文学中,“折腰”含贬义,有屈服、献媚之义。这里贬词褒用,是因爱慕而倾倒。“折腰”的形象鲜明、跃然纸上,概括了一代代英雄人物奋斗的动机和姿态。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这个过渡句使全词浑然一体。
4、“惜”邻起下面七个分句,作者站在中国历史的时间高度和人类精神的境界高度,委婉地评点历代帝王,句句饱含惋惜之情。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虽都有辉煌业绩,流芳千古,却都又美中不足。“略输”、“稍逊”、“只识”,用词富有变化,而又十分贴切,恰如其分地评论了历史人物。着一“惜”字,表现了何等的大气,在时间上历数千百年。
5、这都成为过去了,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还是今天的无产阶级。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因此,这三句是词的主旨所在,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奋起主宰祖国未来的豪情壮志。这对于当时的抗日救国、争取民主、和平运动是个巨大鼓舞,对于反动派则是无情的嘲讽。
6、(1)构成对偶,句式整齐优美,脍灸人口。(2)把群山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形象又富有动感。(3)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4)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借代指军事武功,具体可感,并含有对人物的戏谑之意。
第三课时
一、基础题
1、D
2、C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1、《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文学才华
2、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3、D
4、嬴政 刘彻 李世民 赵匡胤
(二)品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毛: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王: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歌颂的不仅仅是雪,还应该包括具有雪的精神品质的人们。毛泽东的“飞雪迎春到”。梅花。
3、严酷的风雪是一种逆境意象,但诗人把它当作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感情的豪迈变酷寒为美,没有逆境的感觉。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世界,在诗人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朱自清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a.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
b.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
c.因朋友归京而羡慕;
d.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
(三)课外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2、雄壮
豪放
3、写景
叙事
南国雪
4、行军
工农红军
祖国山河的壮丽
豪情壮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