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8-15 22: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单项选择题
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西汉前期在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先后顺序是(  )
A.汉景帝、汉高祖
、汉文帝
B.
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
C.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D.
汉高祖、汉景帝、汉高祖
3.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发展 
 C.优先发展商业 
 D.休养生息
4.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措施(  )
A.让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5.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材料三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 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 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举例说明汉代实践这种思想的措施。并分析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C
2.C
3.D
4.D
5.B
6.D
7.(1)西汉初年。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2)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农本思想)。“文景之治”。
(3)措施: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和兵役,提倡以农为本,等。
影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4)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