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 小狗包弟 巴金 (1904.11.25—2005.10.17 ) “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走近作者1983年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散文集《新声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1981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巴金与妻子萧珊合影巴金一家相关图片 旁边的小狗就是巴金作品中的“小狗包弟” 巴金上海武康路一一三号旧居2、走近特殊时代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
──(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关于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间,中国进行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中国共产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大字报红卫兵批斗会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红卫兵”,意即毛主席的红色的卫兵。最早只是北京的一些中学生自发成立的一个群众组织,而且还是被视为非法的地下组织。但在毛泽东对其造反精神表示肯定和赞扬之后,红卫兵组织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风靡全国,并几乎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但是,让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卷入成人的政治生活,这一超越常规的做法注定不能长久并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大鸣 大放 大字报批斗会批斗会这种形式自中共成立便伴随着大小运动而产生。不过论及会次之频繁、开展之普及、手段之野蛮、斗争之残酷,则是历次运动所不能比拟的。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据知在当时部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最早在批斗会上被殴打致死的,是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而究竟有多少人死于批斗会,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许多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统计,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共有1600多万人,安置经费超过100亿元。虽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但是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这一代人被强行剥夺了对教育、就业、居住乃至幸福生活的选择权。他们的青春,就这样被荒废在“战天斗地”之中了。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 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彭德怀 邓小平 刘少奇张志新烈士 中国人民大学
女教师老舍走进了大明湖文革中受迫害而死的名人:
刘少奇 国家主席 1969
彭德怀 国防部长、元帅 1974
贺龙 国家体委主任、元帅 1969 陶铸 国务院副总理 1969 许光达 国防部副部长、大将 1969
田汉 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党组书记 1968 赵树理 作家 1970 周信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75
郑君里 导演
时传祥 掏粪工,著名劳动模范 1975
……文革中自杀的名人:
老舍 1966年著名作家老舍投湖自杀
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1966.8.2 跳楼身亡
傅雷 1966年9月3日翻译家傅雷夫妇双双自杀身亡
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 闻捷 著名诗人 1971.1.13 用煤气自杀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杨朔 著名散文作家 1968.8.3 服安眠药而死。
翦伯赞 著名历史学家1968年自杀
吴晗 著名历史学家1969自杀
郭世英 郭沫若之子,北农大学生。1968.4.22 一个直接的 导因是他跟女朋友打电话时用了英语,当时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结果被同学听见,说他里通外国,把他抓了起来关押在学校里。遭批斗后从关押处跳楼身亡。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1968年8月,弃掉小狗,被关进牛棚改造;9月被抄家,经受大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劳动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癌症进步了医院治疗,病逝。此时,儿子在农村已三年半,好多公民权被剥夺,变得极其内向,又学会抽烟,患肝炎。这一年巴金69岁。
1973年,回上海,在四平方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
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病中》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二、整体把握
带着问题读课文1、标记:标记好段落,给陌生字注音, 标出关键句和“文眼”;
2、梳理:全文讲了几条狗的故事?主题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熟悉字词,读准划横线字的读音:
揪回来( ) 头破血流( )
满身是血( ) 血迹( )
脚爪( ) 作揖( )
租赁( ) 倘使( )
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 )
解剖( ) 堕入( )
绿草如茵( ) 创伤( )lìnyīpōuduòfèngjiūtǎngzhǎoxuèxiěxuèyīnchuāng字 词 积 累作揖 编辑 修葺 缉查 租赁 凭证 yī jí qì jī lìn píng舔盘子 舐犊情深 堕落 坠下叱骂 解剖 包袱满 目 疮 痍chuāng
tiǎn shì duò zhuì chì pōu fu
学生快速默读 然后复述情节 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把握情节把握情节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那一句?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思 考(一)把握情节楔子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1) 开端 小狗包弟的来历(2) 发展 包弟与我们亲密相处(3—6) 结局 痛别包弟(7—10)
尾声 “我”的忏悔(11—13)情感发展线索 —— 悲伤
—— 欢快
—— 忧虑
—— 轻松
—— 沉重
—— 歉意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与小狗的亲密接触 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送走了包弟 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至今不能释怀(事)(情)虚写实写(二)把握感情三、具体探讨(一)阅读“?楔子?”部分(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楔子”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故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对照:? 写狗的忠诚 写人的背弃? 重在写现象惨烈? 重在写内心悲哀? (二)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思考:? 1、找出写“包弟” 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2、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1、包弟的经历——“我”的感情? (见整体把握部分)
小狗包弟的经历作者感情变化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明确2: 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特点是: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用意: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
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在客厅里和客人作揖聊天拍摄包弟的镜头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 侧面?守候亲热正面 明确3: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
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四旧”嫌疑);
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三)阅读“尾声”部分(11-13):真心忏悔。 思考:? 1、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11-12)
? 2、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13)? 印证:(个读)?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 ?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 一个人 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 忏悔 走向理性
全人类 和平发展荒谬的时代 矛盾的情感1、“狗性”与“人性”的矛盾。
2、包弟“讨人喜欢”和“被送上解剖桌”的矛盾。
3、巴金的“轻松”与“沉重”的矛盾。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对话作者,提升自我
思考:学完本文,你认为巴金是怎样一个人?
“媒体”评巴金 “套用托尔斯泰评价卢梭的话“十八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来形容巴金先生,那是一点没错的。生涯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他曾是多少代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是巴金先生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质与基调。《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随想录》……这永远代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之作,势必如行星常运,放射出他永不熄灭的光芒! ”(张放 2003年11月25日《四川日报》)
“我”评巴金 勇于自我解剖 敢于讲真话
勇于自我反省 为人真诚正直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
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颁奖辞四、总结课文学完全文后,思考:? 1、说说你学完课文后,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2、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总结文章主题:
——揭露文革的罪恶;? ——表现作家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呼唤:? 这里有对生命的尊重,有对反省历史的呼号,有对光辉人性的呼唤。自责,忏悔,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是从另一方面对这种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在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 ——①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②朴素情真:语言朴素,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③巧用对照:? (1)狗与人的对照:(序幕)? ——狗:忠诚,可爱,有人情味
人:冷漠、 残忍、背弃
? (2)两条狗的故事的对照:? 故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对照:? 写狗的忠诚 写人的背弃? 重在写现象惨烈? 重在写内心悲哀? (3)前后情感的对照。(略)? 德国眼中的二战: 在反思中实现灵魂救赎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关注社会 德国总理施罗德说:“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 1 在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一件小事,使你心存歉疚?(当面或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伤害的同学、亲人、老师或朋友表示歉意。)
2 课外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难忘的故事延伸拓展结束语
当我们今天在欢庆祖国建国62周年的时候,不该忘记那个年代的惨痛教训;当我们面对一件错误的事情的时候,不该忘记有一位老人曾勇敢地拷问自己的心灵;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虽然小狗包弟没了”,但我们却拥有一个民族最崇高、最善良的灵魂!一个不反思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