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稳步发展的农业(2课时)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稳步发展的农业(2课时)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16 10:02:11

文档简介

《发展的农业》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掌握主要的农业部门,并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主要农业部门:_______、林业、_____、_______等部门。2.我国的

、油料、

、肉类、
等产量居世界前列。3.下列图片反应了什么农业部门?
二、农业的地区差异
1.我国农业东、西部的分布差异:
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的天然林区及_______的人工林区渔业_____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____地区淡水渔业发达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西部地区以______为主四大牧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_____、_____和_____造成东西部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导致的降水差异2.我国农业南、北部的分布差异: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豆、花生、棉花、_____等界线:______岭—______河一线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蔗、棉花等造成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导致的气候差异【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教材图4.4,结合下图说出我国农业分布与地方传统饮食的联系。【达标检测】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基础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2.下列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①在地里种植庄稼②在草场放牧牲畜③在海上捕鱼④在山上
开山采矿⑤在山坡上植树造林⑥把树木加工成家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3.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C.林业
D.渔业4.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属于(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C.绿色农业
D.外向型农业5.“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中的“熟”字,是就哪一种农作物的收成而言的(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玉米
【拓展阅读】
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
无机农业又称石油农业、高能农业。主要靠输入农业以外的无机能量和无机物质,以推动农业生产中物质能量循环的速度,来提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其特点是以石油、煤等作为能源和原料,大量生产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及机电动力。无机农业对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作用。但如果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忽视有机肥料,会使生产成本上升,易造成对土壤、大气、水源和农产品的污染,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危害人畜健康,并对水土保持、土壤结构、土壤肥力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一些学者强调,无机农业要与有机农业相结合。
有机农业主要或完全依靠来源于生物的有机物质和有机能量提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其特点是尽量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主要靠改善植物和动物的内在生育力以及外在生育环境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如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实行轮作,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注重水土保持,采用生物防治等。有机农业对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有良好效果。但由于有机农业全靠生物本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转化效率较低,如果无大量土地或其他措施提供有机物质,则难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因此,有机农业应该和无机农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发展的农业》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发展生态农业对视线农业可持续发杂的重要性。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发杂农业要遵循
、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1)充分利用当地_________优势,如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2)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如_________、交通运输、_________、国家政策等。四、我国农业的发展1.阅读教材P80,完成下表。产区自然条件主要产品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华南地区2.阅读教材p80,完成下图。【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四地,其中A为城市近郊,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2.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达标检测】1.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C.丘陵山地,适宜发展林业D.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能发展种植业2.“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耕地少,人口多,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垦荒地,陡坡修梯田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③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④围湖造田,开垦湿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下列工厂布局在喀什合理的是(  )A.海产品加工厂
B.天然橡胶加工厂C.棉纺厂
D.甘蔗加工厂4.小华今年从农业大学毕业了,准备回家乡湖南自己创业。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放牧细毛羊
B.栽种甜菜C.饲养生猪
D.种植咖啡5.某同学家住农村,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去年,棉花又获得丰收,该同学家乡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  )A.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
用于农产品育种B.改草原为耕地C.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D.大量开垦荒地
【拓展阅读】
“精确农业”
“精确农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工程,即将卫星、遥感、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这项国际先进的农田耕作技术成熟后将向全国推广,以解决我国地少人多的农业发展瓶颈,减少污染和浪费,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精确农业”是最近几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它的特点是“精确”,它利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做到精确作业、精确施肥和精确估产。波特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农民,他驾驶拖拉机在田里工作,表面上看他和别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的拖拉机上装了一部电脑,从屏幕上可看到面积达700公顷(100公顷=1千米2)的玉米和大豆田的地图,计算机还会告诉他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如果再装一个卫星信号接收器,就可以收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出的遥感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进行精确的土壤调查、合理施肥、作物估产、农业环境监测和土地合理利用等。土壤调查和合理施肥可减少用肥量,降低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土壤调查首先要采集土壤样品,如在播种之前,农民驾驶适合地形的车辆在土地上行驶一遍,采集土壤样品数据,并输入计算机;同时全球定位系统精确记录下样品采集地的位置,绘出土壤成分分布图。另外,存入计算机的施肥软件就能根据不同土壤、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作物的施肥标准,推荐最佳方案,做到合理施肥。作物估产不但能较准确监测产量,还能绘出产量分布图。当农民驾驶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时,玉米棒就碰动收割机上计数器的开关,从而计算出收割的玉米棒子数;与此同时,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记录收割这些玉米棒时收割机所处的地理位置,这样就可画出产量分布图和计算出每块土地的产量,根据产量分布图也可判断出何处缺肥,需要施多少肥。精确农业能针对各条块农田的土壤结构、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情况等因素的精确测量和计算,提出种子、化肥、生长剂、除草剂、杀虫剂等的合理用量。美国农业生产部依阿华州艾姆斯土壤耕作实验室制订了一项“卫星指导农业生产联合计划”,在种植大豆、玉米、燕麦和苜蓿的450公顷农田上进行试验,每隔13米搜集一组农田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并同时在拖拉机上安装了无线电信号接收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并确定自身位置。拖拉机即可根据联合计划,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活动。